APP下载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研究

2017-02-04茂,傅

福建茶叶 2017年7期
关键词:闽西歌舞民间

杨 茂,傅 强

(张家口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研究

杨 茂,傅 强

(张家口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采茶扑蝶》是传统艺术的组成部分,其在音乐、舞蹈、情节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之后的艺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采茶扑蝶》的基本概况,感受到他的艺术特色,以及对现在社会、公众以及青少年的价值,感受到我们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加强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艺术研究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工作中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体现在文字、科学中,还存在于很多民歌民谣。众多的民歌民谣展现出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其中《采茶扑蝶》就体现出了乡村劳动人民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乐于劳动的精神。

1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概述

1.1 创作背景

劳动创造人类,同时也孕育了文化,人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发现生活的乐趣,《采茶灯》便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起源于福建省龙岩市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描述了在满园春色的时候,采茶的姑娘们在山间采茶,在山间扑碟的场景,歌颂劳动人民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精神。其曲调活泼、轻快、婉转悠扬,被人们广为传唱,代代相传后来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由于《扑碟》是《采茶灯》的高潮部分,后将《采茶灯》改名为《采茶扑蝶》,参加重要演出并获得奖项。《采茶扑蝶》的发展见证了民间艺术工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2 作品分析

《采茶扑蝶》是福建的龙岩民歌,这首曲子描述了茶农们愉快采茶的场景,曲子婉转悠扬。这是民歌,是大家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早已不知道作者是谁了,很多作曲家从中提取了一部分编为钢琴曲、二胡曲、古筝曲等等。《采茶扑蝶》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正采”、“倒采”、“扑碟”。

2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特色

2.1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民族特色

从古至今我国的国土辽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这就造成了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很多艺术作品就是在吸收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采茶扑蝶》就是根据福建省的采茶的场景,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2.2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音乐调式

这里所说的音乐调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民族旋律元素、民族合声元素、民族节奏元素。其中民族旋律元素中提到,旋律是音乐不可或缺的元素,一部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和民族特征都能从旋律中得出,所以旋律就奠定了整个乐曲的基调。而《采茶扑蝶》是民间歌舞,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和声作为声部音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强大的形象色彩的感染力,受到很多音乐家的青睐。很多音乐家和艺术家将《采茶扑蝶》改编成钢琴曲、舞曲等等。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贯穿整个音乐的始终,其实节奏是把整个音乐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有很多艺术家将其他乐器的元素融入到《采茶扑蝶》的节奏正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颖的音乐作品。

2.3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民族精神

精神是一个事物的核心,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在《采茶扑蝶》这首乐曲中充分展现了我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向我们展现了在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季,一群积极向上,青春阳光的姑娘在山间采茶的场景,展现了我们国家自然、善良、勤劳、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精神。

3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现代价值

古时候的人们的淳朴、勤劳、善良值得我们学习,在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受到很多信息的冲击、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多多少受到影响。通过对《采茶扑蝶》的欣赏和解读能够感受得到被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的熏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传统音乐经常是对崇高优美境界的追求,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而现在很多流行音乐都大多追求音响效应,追求舞台效应,与传统音乐的价值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现代音乐成为了一个快餐文化,让人们还来不及消化就已经忘记了,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现代音乐应该既有对传统音乐传承,还要对现代化元素的注入,传统音乐对现代音乐的民族精神的感染也是相当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音乐的追求水平也越来越高,现在文艺界的元素比较多元化,各种庸俗作品和纯消费作品的出现降低了艺术水平,腐蚀着大众健康,这就需要传统音乐的渗透,现在网友所说的“复古风”,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经常会有人说,你OUT了,也就是过时了,意思是过去的东西,但是过去的东西就不好了吗?越是经典越是能够流传到现在,供大家欣赏和感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提升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传统音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传达了积极向上、勤劳勇敢的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对现在的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要重视音乐的传承,营造一种和谐的音乐氛围,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高雅的素质。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比较喜欢听歌,都有自己的偶像,甚至模仿偶像的行为举止,所以音乐和偶像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采茶扑蝶》这首民歌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展现的也是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场面,鼓励着后人勤劳勇敢、自尊自强,是艺术风格和民族精神的完美融合,对艺术的思考和音乐的追求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在现在这个纷繁的社会,有很多因素在我们身边干扰和影响着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价值观充斥着这个社会,甚至让我们一度觉得这个社会变了,变得越来越可怕,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就需要一个正确的东西来指引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复杂的因素、各种各样的人以及良莠不齐的信息,人们生活的非常自然和质朴,所有人都勤劳的干活,男耕女织,一片和谐的场面,整个社会都是温暖美好的。而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正是描述的这个温馨和谐的场面,而且流传至今,这种传统艺术的传承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是有很好的作用,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要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并继续流传下去,造福我们的后代。

[1]陈志强.试探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之“扑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116-119.

[2]詹士华.析福建闽西“采茶灯”的历史演变、音乐形态及发展[J].艺术教育,2006,(12):92.

[3]邹碧恒.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闽西民间童谣有效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14-115.

[4]曾立毅.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33-140.

[5]赖凤腾,赖才芳.论闽西民歌在地方高师声乐教育中的应用[J].龙岩学院学报,2011,(06):90-93+100.

杨 茂(1978-),男,河北怀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傅 强(1982-),男,河北张家口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闽西歌舞民间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歌舞爷爷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一起歌舞吧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