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86的选育与应用

2017-02-04李小刚王俊义王保军周凯王业文涂强陈耀楠闫理峰沙志鸿

中国稻米 2017年3期
关键词:杂交稻秧田汉中

李小刚王俊义王保军周凯王业文涂强陈耀楠闫理峰沙志鸿

(1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中723000;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0;第一作者:zimugang@sohu.com)

高产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86的选育与应用

李小刚1王俊义1王保军1周凯1王业文1涂强2陈耀楠1闫理峰1沙志鸿1

(1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中723000;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0;第一作者:zimugang@sohu.com)

中优186是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9A与自育恢复系R186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中熟杂交水稻;中优186;选育;应用

水稻是陕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2.0万hm2左右,其中,浅山区丘陵稻区种植面积在3.5万hm2左右[1]。目前,陕南山区和关中稻区稻瘟病发病频率、发病程度逐年增高,随着品种的抗病性退化速度加快,生产上抗病、高产品种极为匮乏[2-4]。因此,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陕南山区水稻生产现状,开展了以水稻高产为核心,培育抗稻瘟病材料为重点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于2009年测配出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性强于明优06的高产中熟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中优186,该组合2015年1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稻2015004)。

1 选育经过

2008 年以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中9A为母本,与R186变异株系进行杂交稻新组合测配,同年冬季在海南进行有关性状和杂种优势鉴定,其中“中9A×08-186-1(R86变异株系)”组合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突出、稻米外观品质较好,同时进行复测;2009年在宁强对测交组合进行抗稻瘟病加压选择,并对该组合安排制种,组合命名为中优186;2010-2011年该组合在汉中市农科所宁强试验点参加中早熟杂交稻新组合品比试验;2012-2014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5年1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012 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早熟G组),平均单产7.64 t/hm2,居9个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明优6号增产7.2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6个试点均增产;2014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早熟G组),平均单产7.64 t/hm2,比对照明优6号增产7.76%,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6个点均增产;2014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早熟SZ2组),平均产量8.62 t/hm2,比对照明优06增产7.83%。

2.2 农艺性状

中优186株型直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分蘖力较强,剑叶长度适中、叶片半直立、稍宽,叶色绿,耐寒性较强,叶耳、叶舌、叶鞘、叶缘无色,穗型较大、镰刀形下垂,穗层整齐,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谷粒秆黄色。株高96.0 cm,穗长23.4 cm,每穗总粒数153.4粒,每穗实粒数126.6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6.8 g。在陕南作中熟品种种植时,全生育期平均152.5 d,比中早熟杂交稻对照明优6号长2.8 d,适宜在陕南汉中、安康海拔700~830 m及关中海拔650 m以下稻区推广种植。

2.3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中优186出糙率79.3%,整精米率51.5%,垩白粒率41%,垩白度5.7%,直链淀粉含量22.6%,胶稠度72 mm,长宽比3.1,蛋白质含量7.5%。

2.4 抗病性

据陕西省水稻研究所植保研究室2年多点诱发鉴定,中优186对稻瘟病抗性为7级,表现感病;对纹枯病抗性为7级,表现感病;对稻曲病抗性为1级,表现抗病;对白叶枯病人工接菌抗性为5级,表现中感。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中优186在陕南适宜生态区种植时,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适时安排播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汉中山区一般在4月15日左右)可以播种,育秧方式采用地池育秧、薄膜育秧或露地育秧,秧田播种量100~150 kg/hm2,种子经浸种、消毒、催芽后,播种在已做好的秧畦上,播种时注意匀播、稀播。秧田应增施农家肥、腐熟绿肥;育秧期间应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拔除杂草,适时施用“断奶肥”和“送嫁肥”,培育出单株带蘖2~3个的壮秧。5月20日前后及时带肥带药移栽。

3.2 合理密植,奠定有效穗数

由于中优186属于大穗型品种,因此适宜宽行窄株栽培,以利通风透光,形成大穗。按照8.25 t/hm2的目标产量水平设计,大田插植密度为22.5~24.0万丛/ hm2,栽插规格26.7 cm×16.7 cm,每丛插2~3粒谷苗,插植基本苗150万/hm2左右,这样就为构建300万/hm2有效穗数奠定了基础。

3.3 科学水肥管理,培育高产群体

中优186叶片半直立,略宽大,在水肥管理上应适当减少氮肥,平衡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底肥一般每hm2施腐熟农家肥15 t、纯N 75 kg、P2O560 kg、K2SO460 kg、在犁、耙田时混合后一次性施入;插秧后5~7 d每hm2施尿素75~113 kg作追肥,其后不再施用氮肥。为提高结实率,可在水稻破口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

分蘖期应浅水灌溉、寸水换衣、薄水分蘖;坚持“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晒田原则。7月初当田间分蘖达到有效穗数的80%时及时掏沟退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调节群体通风透光能力。幼穗分化期及时复水,进入灌浆结实期应干湿交替管理,收获前7~10 d断水。

3.4 综合防治病虫

水稻移栽后5~7 d,结合追肥用杀虫丹粉剂、苄磺隆等杀螟虫药剂和大田除草剂拌肥撒施,以防治二化螟及秧田杂草;7月中旬重点防治稻蓟马、稻蝗等害虫;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稻苞虫、稻蓟马等病虫害,在穗颈瘟重发区应增加稻瘟病的防治次数。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通过近4年试验资料统计及制种试验观察记载,父本R186播始历期117.2 d,主茎总叶片数16.8叶,母本中9A播始历期67.1 d,主茎叶片数12.0叶。中优186在汉中制种,R186应在4月5日播种,采用两段育秧、露地育秧,并起拱盖膜20 d以上,增加积温。中9A可在5月25日左右播种,采用露地育秧。父、母本播差期为50 d左右,叶差6~7叶,可确保花期相遇。

4.2 定量匀播,父本适时早插

父、母本播种前应用“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父本秧田标准播量为120~150 kg/hm2,母本播种量为180~ 225 kg/hm2,父本大田备种量9~12 kg/hm2,母本大田备种30 kg/hm2。采用一期父本播种,为保证花期安全相遇,亦可采用两期父本,两期父本相差5 d播种,且Ⅱ期父本不盖地膜。秧田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绿肥作底肥,做畦前施入。当秧苗生长到3叶期,及时追施“断奶肥”、4叶期和移栽前分别追施“分蘖肥”及“送嫁肥”;父本于5.0~5.5叶、秧龄30~35 d时及时移栽;母本于4~5叶,秧龄20~25 d时移栽,期间要注意防治叶瘟、螟虫等病虫害。

4.3 合理确定行比,培育多蘖父本

根据近4年中优186制种试验经验,中优186制种父、母本行比以2∶(14~16)为宜,父本插植规格26.7 cm×16.7 cm、每丛插2~3粒谷苗,母本插植规格16.7 cm×13.3 cm、每丛插3~4粒谷苗,父母本间距0.3m;父本插植后,采用浅水灌溉,少量多次追施氮肥,促进早“换衣”、早分蘖,搭建强壮父本骨架,为父本有充足花粉量奠定基础。

4.4 加强制种田肥水管理,创建合理群体

制种田应做到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适当补施穗肥,在父本移栽前每hm2用腐熟农家肥30 t、磷肥375 kg、锌肥15 kg作底肥,整田旋耕时一次性施入;父本移栽后,用尿素少量多次偏施父本,母本移栽前每hm2施用尿素150 kg、氯化钾150 kg,移栽后5 d每hm2追施尿素150 kg。制种田采用浅水灌溉,干湿管理,在父母本幼穗分化初期开始晒田,晒天时间15~20 d,当进入幼穗分化V期及时复水,看苗情及时补施穗肥。

4.5 采用多种辅助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

由于R186叶片稍长,为改善扬花授粉及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在父、母本见穗时需割父、母本剑叶的1/3。

中9A对“九二○”反应比较敏感,近5年中9A制种“九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母本抽穗10%~15%时,每hm2喷“九二○”45~60 g,次日再喷90 g,基本可以解决母本包颈问题,隔日根据母本出穗情况,每hm2可适当补喷“九二○”30~45 g,但总量应控制在180 g以内,避免母本穗颈过长,后期倒伏;父本对“九二○”亦敏感,可在父本见穗10%时,每hm2一次性喷“九二○”30~45 g,提高父本穗层,有利授粉。

4.6 综合防治病虫害,除杂保纯,适时收获

秧田期应做好叶瘟、螟虫、稻瘿蚊的防治工作,父母本移栽后,及时防治二化螟、稻蝗、稻蓟马,并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孕穗期着重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苞虫。在父母本生长的各个阶段,及时拔除田间杂株,保证种子纯度,收获后把好质量关,严防机械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1]张文明.水稻[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2]张羽,王胜宝,冯志峰,等.陕西省近3年水稻区试材料稻瘟病抗性与基因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2):624-630.

[3]李朝红.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5):127-130.

[4]陆小成,刘刚.陕西汉中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33-35.

Breeding and Utilization of Zhongyou 186,a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w ith High Yield and M edium M aturity

LIXiaogang1,WANG Junyi1,WANG Baojun1,ZHOU Kai1,WANG Yewen1,TU Qiang2,CHEN Yaonan1,YAN Lifeng1,SHA Zhihong1
(1Hanzho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zhong,Shaanxi 723000,China;2Hanzhong Vo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zhong,Shaanxi 723000;1stauhtor:zimugang@sohu.com)

Zhongyou 186 is a new three-linemedium hybrid rice combination,derived from Zhong 9A and R186,bred by Hanzho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strong and comprehensive disease resistance.It was certified and released to commercial production by Shaanxi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praisal Committee in 2015.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breeding process,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seed breeding techniques.

medium maturity;hybrid rice;Zhongyou 186;breeding;utilization

S511.2+1

:B

:1006-8082(2017)03-0103-03

2017-01-1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83)

猜你喜欢

杂交稻秧田汉中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感怀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汉中仙毫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