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创作中肌理创新的探索

2017-02-04季凡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肌理昆曲颜料

季凡

宋代蔡襄《荔枝谱》曰:“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淫,虽无酢味,自亦下等矣。”指的是植物果实表面自然的质感与纹理。由此可知,“肌理”普遍代表的都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可以感受到的,物质形态本身带有的平展、起伏、粗糙、光滑、坚硬、柔软、轻盈、沉重、整齐、杂乱等一系列不同的视觉知觉感受。

在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效果是一种肌理,利用不同的材质,泼、洒、刮、印出来的纹理效果也是肌理,这些给人或立体或平面的视觉感受的技法语言就是画家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是否正确掌握了这种语言特性来表情达意,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实践创作的重要环节。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说过:“材料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件作品所具有的感人力量,并不仅仅取决于材料。”然而,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想更精确地总结当代工笔人物画肌理表现技法语言样式,除了结合创作主体重新解读线描、色彩的全新表现形式之外,还要怎样搭配使用非笔绘的肌理进一步完善画面的效果?每次成功的、不成功的经验都是一次新的感悟。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创作实践来谈谈我对表现技法的运用体会。

首先来讲讲我创作的缘起。我与昆曲结缘纯属机缘巧合。一次去平江路采风,无意中逛到了昆曲博物馆,正好里面在演昆曲的经典剧目《牡丹亭》片段。剧中杜丽娘温婉清丽的唱腔、精美绝伦的扮相深深吸引了我,我被它优雅动人的神韵所折服。后来我了解到昆曲的发源地正是在苏州。虽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可是现在的昆曲依旧面临几近失传的境地。面对这份珍贵的中华瑰宝,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昆曲艺术,因此选择了昆曲作为创作题材,创作了这幅《昆曲传承》(图1)。创作初稿经过反复地修改,并征询了导师黄老师的意见,最终敲定了终稿:画面的主角是一个热爱昆曲的小姑娘,刚入行不久的她初登舞台,努力追逐自己的昆曲梦。背景是五个昆曲里的名角,隐没在历史舞台的云烟当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厚重斑驳的历史苍茫感;前景的人物采取高调的方式处理,背景处理则暗一些,朦胧一些,通过明暗对比突出主体的小姑娘,体现的就是一种昆曲文化的传承关系。

因为我的创作构想是要在画面中营造一种厚重斑驳的效果,所以需要用一种底纹丰富的纸张来进行创作。经过对纸张材料的反复实验我找到了一种半生熟的麻纤维纸。这种麻纸底纹丰富,质地厚实,韧性很好,非常适合勾勒渲染和预先在画面上做出肌理效果。做底在绘画中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为了统一色调,即把白纸先变为一个有色的空间再绘制,这样画面就有了一个稳定的色彩基调而不容易出现色彩搭配不协调的情况;第二为了预先制作肌理底纹,即是通过揉制、叠加等手段将白纸变为—个有凹凸起伏变化的平面。这样一个充满空间感和情节感的底纹会更有益于表现画面情境,后期描绘的人物形象也会更能融入背景,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因此在背景效果的处理上我做了多个色稿,如图2背景运用了揉纸法和干画法,用干笔皴擦,营造出斑驳的效果;图3采用了泼彩(加剂)法,趁颜色半干未干时洒入酒精和金粉,产生一种金碧辉煌的舞台效果;图4运用的是粗砂法,背景由粗颗粒堆砌而成,效果厚重且有一种微晶的闪光感。背景设计经过了反复多次地调整和修改,最后综合运用了以上几种技法。在突出主体人物的同时能够体现出昆曲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厚重感。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我选择强化线的美感,在人物造型中突出笔绘线条的柔韧和韵律。背景人物先撞水撞色出来大片色域之后再洒上矾粉,色遇矾则退,让背景沉稳而透气。然后再根据底色的肌理效果细细描绘背景人物,并借鉴了山水画中的皴擦手法,通过局部的皴擦营造出斑驳的效果。因为麻纸本身材质粗糙的关系,选用粗颗粒的矿物质颜料或者日本颜彩撞色,干后还会流动沉淀出非常美妙的自然纹理。

除了试用各种材质的纸张之外,我还尝试了不同产地的矿物质颜料。以色相来说,不同厂家生产的矿物质颜料,由于原料产地不同、粉碎提炼的工艺不同制成后的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国产的石绿原料是孔雀石但是品相偏黄而且结晶不如非洲产的明显,有种群青加热后会出现类似黑群青般的颜色,还可以根据加热程度不同分为浓口和淡口,但是不像某些颜料冷却后会回归本色,而是一直保持加温时的色相等等。效果各异,根据特性和使用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天然矿物色、高温结晶色

这两者一般买来的时候都是呈颗粒或粉末状(锡管颜料除外),大部分不含胶,所以必须调胶使用。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日本产的三千本胶,一般来说用融化好的明胶粒或者瓶胶也就可以了。做法是先取适量颜料倒进碟子里,再慢慢加入少许胶液并用手指研磨调和至充分均匀就能使用了。这样调出来的颜料质地粘稠覆盖力强,而且因为本身是颗粒状的(根据番号不同颗粒有粗细之分),所以具有质地粗糙、色彩明艳、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

二、水干色

是用蛤粉着染高级耐光颜料和植物色素而成的颜色,由于制作需要用水研磨染色,待水自然干燥后形成色块,所以称为水干色。其品相呈不均匀的小块,本身不含胶,使用时需要将小颜料块捣碎研磨充分以后加胶液方可使用。这种颜料可加水溶合,溶出来的水色清亮透明,沉淀的颗粒也非常细腻,整体效果比较柔和,适宜三矾九染,细细描绘可使画面效果丰富,层次分明。

三、蛤粉、珍珠粉

蛤粉和珍珠粉性质相同,使用方法比较复杂,要先将颗粒状的蛤粉研磨至更加细腻后加胶液揉捏成团,然后像和面一样把蛤粉团摔打五十次左右,直至蛤粉团像耳垂一般柔软,再加五六十度的温水慢慢浸泡成酸奶一般浓稠的糊状物后使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蛤粉浆比钛白厚重,适宜“脱落法”的使用,剥落的效果也非常自然。珍珠粉色相略暗,但有细腻的反光效果,适合表现雪景、水光。

四、金箔银箔

贴金箔银箔需要在门窗紧闭、无风的室内进行,并在短时间内完成。而要将金箔贴得平整,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和技巧。这里说一种简便的贴箔法:先在所需贴箔处刷淡胶液,再在箔的四角点上清水,揭起箔后对上底子已涂胶的位置,先固定一角然后缓缓地顺势放下,使箔平整地黏附在画面上。除了整齐地平贴以外,还有贴碎金箔、洒金粒、切金丝等各种方法,每一种都有各自独特的装饰味。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在画面上能营造出富丽、高贵的气氛。

在塑造小姑娘这一主体形象的时候,我就综合运用了上述的材料。首先用蛤粉打底,为了使后面的上色效果更加鲜亮厚重;然后用植物色进行层层分染以及罩染,接着用石色分染和罩染。对人物的头部和手部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刻画。特别是脸部,为了表现小姑娘作为昆曲新人,初登舞台的稚嫩青涩,我故意只给她施以淡彩,来凸显她灵动有神的眼睛(图5)。为了更好地展现昆曲的美感,我使用了不同材质的颜料对昆曲的点翠头面,服饰,折扇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绘。再搭配柔韧有力的线条,细劲的线条在层层叠加的颗粒中若隐若现,整个画面形象细腻生动而不显繁杂。

由于“肌理”制作本身具有的不可控性,设想的肌理效果十有八九不会如愿呈现,这种时候就要看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掌控能力和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调整了。我以往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次实验结果,注意观察色块之间、构图之间、自然痕迹之间的构成美,看看怎样才能把各种关系均衡到位。生搬硬套的肌理效果并不一定适合实际画面的需要,这时候就需要改动一下当初的布局构想,找找看有没有偶尔出现的意外效果会更加适合画面。随调随整,不钻牛角尖,甚至可以经常逆向思维找找看有没有不和谐的美感,往往会有意外惊喜的发现。“大气做底、小心绘制”,在选对材质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描绘、精致画面效果才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者应有的创作态度。

综上所述,“肌理”是一种形式美感强烈又丰富的绘画语言,需要画家耐心研究反复试验才能掌握其特性。若理解得透彻巧妙则有助于形成画家的个人风格,合理地运用会使画面形式美和意境美都得到提升,更容易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使画面具有与众不同的格调。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展示材料与技法的“炫技”上,效果则完全相反。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肌理”表现语言的应用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它是为主题、为创作而服务的。如何发掘“肌理”的艺术价值而不盲从于“肌理”的视觉价值,不滥用、不模仿肌理,是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肌理表现技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江苏盐城)

猜你喜欢

肌理昆曲颜料
打翻了颜料瓶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颜料抹在了脸上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