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垃圾的现状、组成及处理技术

2017-02-04赵凌川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3期

赵凌川

摘 要: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已成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建筑垃圾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借鉴国外垃圾处理经验,提出了垃圾综合利用可从削减源头开始运用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28

1 建筑垃圾组成及处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垃圾主要组成

所谓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新建、改扩建,以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垃圾产生根源可以将建筑垃圾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其中,前者是指在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后者是指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两类建筑垃圾一般由废渣土、弃土、余泥、剔凿过程中产生的砖石碎块以及拆除搭手架留下的竹木材、废金属、在装修装饰中产生的废料、包装废料等弃料组成。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但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建筑垃圾数量是巨大的,根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建筑垃圾500~600t/万平方米,我国建筑垃圾可达4000万t/年。

1.2 建筑垃圾处理重要性

近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超前发展,建筑垃圾犹如城市建设中留下的“疮疤痕”,由于无序的堆放,时间一长,不仅侵占土地,而且产生的废气、废渣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带来围城之患。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垃圾要么采用就地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而且在清运堆放中遗散和粉尘、灰砂等又对沿途造成了新的第二次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开始出现与人争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对建筑垃圾处理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要求,尤其通过科学合理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在减少占用掩埋土地同时,还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建筑垃圾处理经验启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垃圾废弃物如废气金属、木材、砂浆等往往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经过相应的处理,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使用。关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美国、日本、德国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对建筑垃圾采用微博技术,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旧沥青面料达到100%回收利用,且成本降低1/3。而日本把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政府于1977年、1991年分别制定实施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其目的就是将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德国西门子公司对垃圾处理经验启示:利用垃圾再生产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对先期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经过再资源化处理中心的处理,以及分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用干馏燃烧法有针对性再对垃圾焚烧物进行工艺处理,使可再生材料分离,最后进行回收利用,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燃气用于发电,一方面解决垃圾占用耕地的问题,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成本,实现了良性循环。

总体来讲,这些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通过一定科学方法减少建筑垃圾数量,同时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

3 建筑垃圾处理

3.1 建筑施工技术处理

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和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法。其中,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是以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为基础,选择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土性较好且层位稳定土层做加固对象,结合多桩基地施工,把建筑垃圾作为填料,借助特殊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反复夯击垃圾填料,通过挤压改造土层,而且夯击到不同阶段填充不同性质垃圾,最终形成一个“人造特力层”,“人造持力层”的产生既扩大桩端的承载面积,消除了端庄的应力集中现象,也消除了桩端及以下土层的大部分的变形。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简称DDC技术),利用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其技术处理就是通过机具成孔,将垃圾填料注入成孔深层部位,然后进行冲、砸、挤压处理,进一步加固地基,达到消纳垃圾、渣土的目的。整个施工过程采用由深及浅,自上而下均匀加固地基,利用夯锤进行处理时,与地基承载力相比,孔内加固料单位面积可提高3~9倍,桩体直径可达0.6~2.5m,复合地基的整体刚度均匀。

3.2 回收利用处理

利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破碎站进行垃圾处理。它是一种专门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破碎的新颖的破碎筛分设备,通过它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建筑垃圾以及砖石、木材等废料进行分拣、剔除或粉碎,一部分回炉处理,另一部分加工制造成各种钢材、砌筑砂浆等建材制品。它整合了振动筛,给料机,皮带输送机,一级、二级、三级破碎机而成。该产品可大大缩短破碎工期,降低了物料、工时消耗,同时也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设备的机动性、灵活性,以及提高室外作业的适应性。

以上建筑垃圾施工技术和回收处理方法都有着适用范围广,适用条件低,技术用料标准低特点,并可就地取材,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巨亮,王宇静,邰秋等.建筑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垃圾产量分析与处理建议[J].绿色科技,2014,(12).

[2]权宗刚.地震后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及其在重建中的应用探讨[J].砖瓦,2008,(09).

[3]韩选江,陆海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产业链构思[J].未来与发展,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