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植被对PM2.5调控研究的分析

2017-02-04邵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空气质量颗粒物大气

邵静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大气中的PM2.5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现代社会如何调控PM2.5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PM2.5特征及检测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森林植被对于PM2.5的调控作用,希望能为我国的大气质量的改善提供可行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森林植被;PM2.5;调控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19

0 前言

大气PM2.5由于其对环境、气候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备受关注。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森林在吸收大气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因此增加森林覆盖面积,能有效的起到改善和防治大气污染的作用。下面将对PM2.5的特征以及森林植被对其调控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讨论。

1 PM2.5的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工业废气、建筑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排量等都在大幅度的上升,导致当前城市污染十分严重。欧美国家早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以后就开始了对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则发展比较晚,对大气污染的问题认识也较为缓慢,因此相关的研究起步也就较晚。

PM2.5也就是大气颗粒物,指的是大气当中一些直径小于2.5的颗粒物,也可以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科学表明:PM2.5的含量越高就代表着空气的污染问题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大气中的一个少量成分,但其对空气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与一些大颗粒的污染物质相比较而言,PM2.5颗粒较小,其中包含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这些物质长时间的在空气中停留能够给大气质量和人体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一般来说,PM2.5可以分成两种:有机粒子以及非有机粒子。其中有机粒子指的是主要是有机碳,有机碳的分布最为广泛。而非有机粒子包括无机离子和元素碳等。

PM2.5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纵观国内外对PM2.5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PM2.5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从时间方面看,PM2.5的变化规律和当地民众的生活规律和当地的季节性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比如气候条件中的沙尘天气、降水天气和风等等,由于风速不同或者时间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含量的PM2.5.同时当地民众在尾气排放和燃煤量等生活习惯方面也会影响PM2.5的含量。尤其是在北方的地区,冬季PM2.5含量会明显上升,到了采暖季节结束以后这种现象就会明显的下降。

从空间上看,PM2.5有着水平区域性特征。一般来说郊区地区PM2.5值与市区相比较要明显低很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绿化与郊区绿化之间的区别。从垂直的距离空间上看,随着地面高度的上升,PM2.5含量会逐渐的出现下降。

随着PM2.5含量的增加,大气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的出行和身体健康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北美、日本等相继出现了化学污染事件。这种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不便,更加会导致经济上出现严重的损失。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采取措施对此进行控制,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2 PM2.5的检测标准分析

国外对空气颗粒物的相关研究,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就开始了,伴随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关于空气颗粒物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人员对颗粒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关研究者把地球大气中的颗粒物划分成两个类别,第一种是PM2.5,第二种是PM10。我国最先进行了关于PM10的研究,对于PM2.5的研究比较晚。早在1997年,美国就提出了关于PM2.5的相关检测标准,而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关于PM2.5的检测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只有澳大利亚的标准符合WHO的标准,其它国家的相关标准并不符合WHO标准,同时澳大利亚也没有一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所以说当前阶段缺乏对PM2.5的有效控制,需要及时的采取必要的措施。

3 森林植被对PM2.5调控研究

在治理大气PM2.5污染方面,首先应当正确的认识到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准确性,并且要意识到大气的PM2.5主要来源就是人为的排放源。城市当中的树木和植被能有效的减少空气当中所存在的污染物,提升空气质量,这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将产生巨大的意义。树木能直接通过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方式来对空气进行净化,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叶子能产生吸附效果,将空气中的一些颗粒用吸附的方式进行清除。

从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些较为矮小的植被例如乔木对于去除大气污染物来说有着更好的效果,乔木出了比其他的植被有着更高的叶面积之外,同时还能产生较其他植被更多的湍流。吴志萍等人对城市绿化中的空气PM2.5浓度变化值进行了分析,发现春秋和冬季的乔木能产生良好的污染吸附作用,促使空气中的PM2.5浓度有所降低,而在夏季的时候反而是草坪所产生的效果更好,能有效的降低PM2.5浓度。任启文等人也对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当中的不同类型的空气颗粒物以及微生物等浓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发现在公园内部的PM2.5值要明显的低于过道路上的PM2.5值,这充分的说明了公园中的植被所产生的良好的治理效果。程曼婷等对中国台湾的台中地区以及仁爱地区都进行了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对比研究,发现由于台中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现象明显,并且缺少森林覆盖,因此其空气中的PM2.5含量较高。而在仁爱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并且有着较好的森林覆盖面积,因此其PM2.5含量要比台中地区低很多。牛生杰等人曾经对我国的西北沙漠化地区进行了空气检车,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相对较高的地区PM2.5的含量值也会有所下降。此外,郭二果对北京的西山地区进行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树木对空气中PM2.5含量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找出了在游憩林当中对于空气污染物吸收较好的树木品种。当前阶段对于PM2.5颗粒物种间的差异研究较少,但确实已经研究发现不同的种类对于空气质量改善所产生的效果差异。这充分的说明了,在进行大气治理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选择树木种类,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来提升森林所起到的空气净化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不断的暴露出大气PM2.5问题,尤其冬季这种现象就显现的更加明显,带给了人们极大的困扰,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才能逐渐的认识到颗粒物浓度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升了相关的防护意识。当前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相关监测和控制措施出现,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保护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排放等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现象明显,因此积极的采取措施找到低成本并且效果好的治理措施在当前显得十分迫切。

在控制策略上首先应当加强组织领导,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PM2.5控制的重要作用。积极的制定相关调控政策,加强节能减排的建设,从根本上控制好污染量的排放。同时应当加强相关的科普宣传力度,促使人民能正确的认识到大气细颗粒物所造成的污染,正确的引导和发挥社会舆论作用,发展环保产业,从而提升控制的效果。此外,森林植被对PM2.5所产生的调控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要想控制好大气整体的质量,那么还需要从森林植被的建设上入手,积极的探寻找到污染物吸附力强的植被,并加强建设力度,从而减少PM2.5中的化学成分。不同的地点对于PM2.5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人为活动频率较高的地区,例如公园和小区等应当保证PM2.5含量越低越好,而在一些封闭的树林中对具体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植被的配置上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对于不同的空间内采取不同的树种搭配方式,从而考虑到植物之间的协调性,真正的提升空气治理的效果。

4 结语

森林植被对PM2.5的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形势下,要想做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还需要重视起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从而促使我国的空气质量真正得到提升,为社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亿吨[J].节能与环保,2011,(02):51-55.

[2]李家骏.陕西森林植被变迁与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J].陕西林业科技,2011,(03):89-95.

[3]张正昆.森林植被的作用[J].植物杂志,2011,(12):60-63.

[4]黎峰.我国PM2.5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J].环境管理,2013,(05):45-49.

[5]历下士.善待大自然[J].人与自然,2011,(07):77-79.

猜你喜欢

空气质量颗粒物大气
大气的呵护
南平市细颗粒物潜在来源分析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发达国家颗粒物污染防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