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一场静悄悄的教学模式创新

2017-02-04程美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3期

程美

摘 要:MOOC元年(2012)开启之后,在全球迅速升温,狂热背后也暴露了很多现实问题,解决MOOC问题的SPOC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MOOC狂热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SPOC教学模式的内涵、关键、生态和平台,提出了该模式应用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学习活动两大部分,为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SPOC;MOOC;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11

1 引言

2012年MOOC元年之初,斯坦福大学校长曾预言,MOOC这场“海啸”席卷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将迅速波及全球,东亚、东南亚地区可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果不其然,2013年,全球迎来MOOC建设浪潮,全球300多所大学在edX、Cursera、Udatity等MOOC平台上开放1200多门课程,全球几千万万用户注册免费享受一流大学在线课程。中国以“政府+高校+风投”的模式先后推出爱课程、好大学在线、网易在线等MOOC平台,上百所大学开放几百门网络公开课。“象牙塔”的边界似乎在瞬间被打破,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似乎正在变为现实。但是,MOOC掀起教育全球化、信息化海啸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现实问题,于是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SPOC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 MOOC狂热后的理性思考

MOOCs发展的乐观与兴奋背后,也充满了困惑与疑虑。大学开放MOOC课程的目的?MOOC是否能成为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究竟是向全球推广课程、争夺全球生源,以服务全球学习者为己任,还是服务本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平衡MOOC课程的收支?这系列问题引起了教育领域的热议。

研究表明,MOOCs对于学生来说,其开放和免费的特征,没有了先修条件和规模限制实现有教无类等优势;但是,存在着认定学分及学时的困难,师生和生生互动少,难以保障学术诚信,学习者注册人数与课程通过人数差异较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对大学来说,具有提升学校名声、产生巨量学生学习数据,有潜在的回报等优势,却因学生学识水平和学术诚信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评价,还会受第三方平台的限制。因此,实践发现MOOCs对大学实体课程的影响很少。

3 SPOC教学模式创新

3.1 SPOC内涵

SPOC即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可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比较,Small是解决MOOCs学习中规模庞大导致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强;Private解决MOOCs学习中没有准入条件导致通过率不高。所以,SPOC是MOOC用作课堂教学的补充,可有效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加学生的通过率、掌握程度以及参与度。

3.2 SPOC关键

课程内容、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是网络课程教学成功的三要素,在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层出不穷的状况下,由教师团队创建内容的模式已成为最大的短板,无法持久支撑网络课程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也成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的瓶颈。所以,课程内容资源建设是网络课程教学的关键,CMS和LMS如此,MOOC如此,SPOC亦如此。

3.3 SPOC生态

2014年11月五部委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研究鼓励优质校本资源广泛共享的政策,形成系统开发基础性资源、有计划开发个性化资源的新格局”,这是SPOC全新生态圈构建的依据。

如图1所示,在高校的主导下,联合行业企业、教育服务机构创新探索教育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开发元课程和数字资源;创新模式,支持教师共同开设网络课程推进混合式教学;支持高校之间的课程内容共享(可重用);支持教育服务机构提供课程内容和数字教材,以减轻教师课程资源建设负担;支持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支持课程随时随地、异时异地进行移动学习和教学管理。

3.4 SPOC平台

SPOC教学模式是高校MOOCs改革的重心,在此过程中教学平台为SPOC教学资源建设与深度应用提供舞台,所以建设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教学互动、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尤为重要。如图2所示,对于教师用户来说,SPOC平台应该具有丰富的元课程、能够进行自助式课程制作、能够开展在线教学管理等功能,包括权限管理、元数据管理、课程共享、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在线测试等等大量功能模块;对于学生来说有大量的在线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体验情境化、全过程学习支持、移动学习新互联等,包括资源搜索、选课、学习空间、学习笔记等等功能模块。

4 SPOC教学模式应用

应用SPOC教学模式能够摆脱高校课程受师资和硬件条件限制的困境,改变“讲解—操作演示”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尤其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避免一刀切,凸显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抹杀了学生的差异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提高互动和沟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和实践。具体应用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学习活动两大部分。

4.1 前期准备

前端分析——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对学习者、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学习资源引入——课程资源可以采取引进式开发模式,依据优质课程引入标准,对选定的课程进行筛选,确定引入资源。

4.2 学习活动

课前导学——在开课之初介绍课程实施流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明晰学习目标、熟悉教学方式、清楚评价方法。然后,在平台上创建班级讨论组,要求学生完成平台注册,加入在线课程进行课前导学。教师提供学习任务单,对课前导学任务作出硬性规定,任务单作为课前深入学习的支架能够保证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包括阅读教材、观看SPOC视频、课前练习以及程序设计等。

课中研学——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展开,采取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以学生提出的知识点为主、教师补充的问题为辅,小组围绕知识点交流讨论疑难问题。教师依据SPOC平台记录的学生在线探究路径,对学生的疑问和前期练习进行分析,对重点和难点问题加以解释;在第二阶段,教师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供学生进行知识点迁移训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课堂研讨;在第三阶段,学生分组阐述任务完成计划,演示结果,教师点评,其他小组予以反馈。另外,通过作业在线测试系统,学生自主选择习题进行自测,系统实时显示评分,学生可多次提交探究结果。

课后练学——对前期活动的巩固、升华,并为下一阶段教学做准备。学生按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完成课后练习任务,通过平台在线提交自测题和作业,系统实施批改并提供反馈。同时,平台记录的数据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考量依据,如学生登录时间、讨论交流表现、在线分享经验、资源贡献度、课程参与度等。

5 结束语

SPOC以小规模和限制性准入的特点著称,能显著提升MOOC学习效果,是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当前都在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提升大学知名度和校内教学质量的双效性、成本较低且可以实现创收的持续性、让教师回归校园重新定义教师作用的创新性、赋予学生完整和深入学习体验的效率性,有利于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当然,SPOC在高校教学中的深入应用,还需要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加入,模式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场由MOOC掀起的教育民主化浪潮[J].教育与考试,2014,(06):76-80.

[2]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06):11-29.

[3]Armando Fox,David A. Patterson.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echnology Transfer:Lesso ns learned from MOOCs and SPOCs[EB/OL].http://www.eecs.berkeley.edu/Pubs/Tech Rpts/2014/EECS-2014-17.html,2014-05-05.

[4]韩瑞婷.远程教育与移动互联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1):79-86.

[5]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4]6号)[Z].教育部等五部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