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殖民建筑保护的思考
2017-02-04杨明
杨明
摘 要:殖民建筑的保护问题极其复杂与矛盾,不是简单的拆或存,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建筑、美学等学术专业,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诸多不可预见性因素。从最初的中国当代建筑中的自我殖民现象,而最终确定为对中国殖民建筑保护的思考,更具现实性与迫切性,从而体现了更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殖民建筑;民族性;万国建筑博览;美与善;中国元素;文化保护
一、缘起
黄河清在建筑一讲中提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并主要对受其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中无装饰、缺乏民族性、风格怪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这无疑对我启发很大。在此提示下,我本能地念起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天津,对她那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空间景观从若干年前的熟视无睹到游走各地后的可亲可感,总有一番情愫,恰好藉此抒发。最后,回归理性思考,为与本人的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有所关联与重叠,选择建筑为研究对象也不失为公共视角的重要关注点和切入点之一。
本文选题从最初的中国当代建筑中的自我殖民现象,而最终确定为对中国殖民建筑保护的思考,更具现实性与迫切性,从而体现了更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即以天津为例对此命题加以简要论述。
二、天津殖民建筑的历史由来
一般认为,天津城始筑于明永乐二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虽然这与中国其他历史城市相比还算年轻,但其最初的建筑与传统中国城市却也并无大异。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我们的国门,作为中国重要门户的天津也自然沦为一座“特殊”的城市。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直至1902年,天津先后设立了九国租界,彻底改变了天津城市的发展轨迹。老城一再衰落,而租界的繁荣却与日俱增,以至于“小洋楼”成为了日后天津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并因此形成了后来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城市风貌。
三、对殖民建筑保护过程中遭遇若干问题的提示
受个人水平及时间所限,对于在殖民建筑的保护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仅做一般性提示,未展开并深入讨论。以下即从学理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简要梳理与说明。
(一)关于学理
1.善与美
在经典的美学著作中,通常认为善与美是统一的。如中国古代,“美”与“善”同义;西方也并无二致,如苏格拉底就认为,美就是善。
对于天津的“小洋楼”,我们从其历史源起即可见,并不“善”,梁思成先生就曾指出,“这一百零九年可耻的时代,赤裸裸地在建筑上表现了出来”。然而与此同时,就这些建筑本身而言,有多少人能说她是不“美”的呢?作为曾经的居住者,至少就我本人的经验和对周遭的见闻,似乎无人视其为丑。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说法似乎也在此失效了,“殖民历史”这一“意味”已被抽离,只剩下“建筑之美”这一形式。
也许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认为美就是善,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先秦时期,古人在认同善与美都是好的意思外,就开始赋予二者更加丰富的含义,善常用来指事物内在、本质的好,而美则用来指事物外在、形式的好。价值不是客体固有的,而是评价客体价值的人提供的。因此,善恶、美丑具有主观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可妄做绝对论断。
2.对史的态度
上文对善与美的思考,自然引向更深入的对历史的态度这一命题。
这些所谓的殖民建筑之于居住者,是真切而实在的居所和栖息地,这样的视觉经验和个人情感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记忆和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反倒是传说中“白墙灰瓦”的“中国元素”成了我们的异质文化。
从共时性讲,历史的记忆是集体的、大众的,但同时也是个人的、小众的,这里决不能因“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简单、粗暴地无视后者。从历时性讲,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会使用不同的尺度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丈量。基于这些复杂而矛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殖民建筑保护的实施更应慎之又慎。
(二)关于实践
1.为何保护
(1)文化角度
一方面,殖民统治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耻辱,殖民建筑又承载着一段抹不掉的历史记忆,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疑有益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另一方面,以史为鉴,并非只让我们记住仇恨、冤冤相报,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向前看,实现和谐共处。2006年意大利驻华大使保罗·布鲁尼就曾表示:“天津能够把曾与意大利交往的历史遗迹完美地保存下来,展现给来自世界的观光者,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表现出了天津推动两国的友谊与合作的强烈愿望,我十分钦佩这种高瞻远瞩的见识和胸怀。”
(2)经济角度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新的课题,城市的迅速扩张与建设,使得旧城区的保护改造与新城区的建设发展不仅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更关系到其中居民的切身利益。
在此契机下,天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意识到“小洋楼”的经济及文化价值,相应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随后远赴意大利等国进行招商,至今包括五大道、意式风情区在内的历史遗留建筑已成为天津的重点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极其可观。
2.如何保护
(1)极端的民族主义
近年来民族主义盛行中国,在殖民建筑保护这一问题上,类似的声音也不绝如缕。如若干年前上海外滩“申遗”曾为一些人所诟病,简单地因其殖民身份而认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把艺术与政治、历史割裂开来,来反对外滩申遗。
然而毕竟不能总停留在历史的阴影中,怀揣侵略目的而来的西方殖民者,在客观上也使欧洲风貌的建筑与城市设施融入我们的社会,并逐渐积淀为一宗文化财富。“就像罗马人在征服欧洲许多国家而留下的那些遗址,早已成为今天那些国家珍贵的古物和用之不竭的旅游胜地。” 翻开历史,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都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无一不承载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今人则要毫无保留地对其加以最严格的保护。否则不难想见,人类将罕有遗产值得留存。
(2)媚俗的后殖民主义
然而也并不是说,所有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就都应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去的,如果这样,人类文化就不会有今天和明天;但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升级为盲目的不加判断的自我殖民,并借此做起急功近利的商业买卖。如将殖民建筑开发成高级时尚休闲消费区的主张、仅留存达官名流的单体旧居而拆毁平头百姓的建筑群、对包括梁启超故居饮冰室在内的建筑原貌的过度粉饰以致“修旧如新”等欠考虑行为,实为败笔。
(3)寻求平衡
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困难——这是个极严重的困难——在于如何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以此作为保护殖民建筑的原则和出发点,再适合不过。
3.保护不当的后果
(1)建筑文物实体的破坏
目前有些地方在进行惨不忍睹的拆古、仿古活动,人为制造假古董,“创造性破坏”的产物充斥于城市视觉空间,甚至构成了对城市记忆与国家文化形象的贬损,而实施者还以此为美、乐在其中。
实际上,历史建筑的破败并不能构成其被拆除或修建的理由,包括古罗马圆形竞技场、柏林因战争仅存残躯的哥特式“纪念教堂”在内的许多残损建筑,都未经粗暴修复被“还原”,而是利用或无为或艺术的手段使其成为永久性文物。保护历史建筑,并非仅为保留躯壳,更是让我们平添一份对历史的敬畏、感动与思考。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改造设计师理查德·哈格就一再表明:“与其想不切实际地改变历史,不如记住历史的教训。”
(2)国民常识与历史记忆的丧失
倘若一个曾经写满帝国主义侵略符号的历史空间,经历100年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后,或被拆得七零八落,或经“去殖民化”后完全被改写为促进国际贸易以及城市旅游、休闲消费的城市景观——可以置换那句关于巴黎的名言,“天津已不是天津人的天津”——那么市民对城市的真切情感何在?其正确的历史观又何以树立?
四、结语
无需赘言,对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够做非此即彼的简单思考和判断,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亦如此。殖民建筑的保护问题极其复杂与矛盾,不是简单的拆或存,而是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建筑、美学等学术专业,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诸多不可预见性因素。苏格拉底说“人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鉴于问题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尤其在没有明确判断前,我们毋宁保持原状,莫轻易对历史动土。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若承载记忆的建筑实体因我们不成熟的行为而遭改动,甚至消失,则仅余追悔莫及,且侈谈对建筑的保护及对历史的知晓与尊重。
参考文献:
[1]郭长久.意式风情街[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