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艺术美术馆生态现状调查
2017-02-04王杨
摘 要:美术馆的全称是艺术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从概念上看,它是一种典型的非盈利性学术机构;但是在市场化改革后的社会主义中国,由于介入到了不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与成为商业社会的辅佐品,特别是民营美术馆在公众意识尚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美术馆这一公众非盈利性机构的形态就复杂而模糊了,对于现存南京美术馆做一个区分并分析其面对的问题,是本此调查的意旨所在。
关键词:博物馆;艺术美术馆;非盈利;学术建设;现代美术
一、艺术美术馆的定义
美术馆是博物馆。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表了对于博物馆的定义:“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面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协商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传播和展览。”以美术品的研究、典藏、推广为重点的美术型博物馆即称美术馆。
在历代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汉宣帝时代之麒麟阁、宋徽宗时代之书画院、清乾隆皇帝之三希宝殿以及至今日之故宫博物院,法国的卢浮宫、俄国的埃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英国皇家美术馆等均属于美术馆或相近功能之机构。但生活在国际化、资讯化的今日世界,美术馆的建立早已超越皇亲贵族收藏、典藏的功能,而寻求更加专业化、大众化的研究及教育目标。
在当今国内艺术界,美术馆作为一个学术机构的理想而出现和存在,同时在国内不成熟的一级与二级美术市场环境的介入与影响中求得生存。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民营美术馆的行业处境上。
二、南京艺术美术馆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南京的艺术美术馆的建设
南京作为文化氛围较为活跃的二线城市,其各类艺术美术馆的建立也有一定 的历史脉系于当代的活力。
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国立美术陈列馆从1936年8月竣工落成。1937年4月开幕“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同年12月13日,由于日本侵略者侵占南京,便停止了一切美术活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极度衰敝,更无心关注文化建设,因此这座高雅的艺术殿堂一直备受冷落,甚至一度被挪作他用。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54年在原国立美术陈列馆的基础上筹建“江苏民间工艺美术陈列室”,并于同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在江苏省美术出版社2014年的杂志《画刊》上,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当下的“美术馆热”近日在南京也“火了一把”。在一个月之内,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一山美术馆相继开馆,并举行了盛大的开馆展览。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定位在当代艺术范畴内的民营美术馆。这样密集的以民营美术馆为推手的当代艺术展在南京似乎还是首次,许多人感叹“民营美术馆时代”的来临,这也为探讨民间资本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二)国内美术馆的管理与学术状况
1.美术行政管理概述
美术行政管理制度各国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项,即公立美术馆与私立美术馆。前者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所经营;而后者则以私人为主体。美术行政管理的范围,以人事、法源、组织、经费为基本要素,其工作的目的在于美术馆功能的发挥。①
2.公立美术馆的学术状况
公立国立美术馆的学术定位的关键词是当代性。作为学术机构,美术馆需要文化观念的前卫性。在当代性的辅佐下,公立美术馆在学术建设方向上,主要是以公众教育与学术理论史研究为主。在公众教育方面,涉及到精英主义意识形态与改造国民性的公共教育、国家意志的体现,以及基于低于文化的美术史建设(如广东美术馆与岭南美术史研究、中国美术馆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上海美术馆与海派美术史研究)。
3.私立美术馆的学术状况
现代美术是美术馆的常客,尤其是私立美术馆。在第一级艺术品市场(画廊、艺术博览会)与第二级艺术品市场(拍卖会)之中,已经取得一定社会公信力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展示与交易的核心;而另一方面,以思想性为主导的现代艺术则不一定能够以消费品的身份进入这两级市场的流通之中,因此美术馆则成为其生存的基地。
虽然就整体而言,在艺术生态环境中,美术馆常常扮演着公正中立的角色,并基于研究的基础下筹办大小型的展览,无形之中美术馆所筹办之展览内容及其研究、审核之标准亦常见于现代美术之自由民主精神之处。整体而言,在艺术生态环境中,美术馆常扮演着公正中立的角色,并基于研究的基础下筹办大小型的展览,无形中美术馆所鼓励倡导之艺术思想及艺术团体亦被公众视为具代表性的主流艺术。所谓“主流”含有流动、变动、运动之意涵,但亦意味着某一特定范畴内容的呈现。此一主流运作诚如一庞大无定形的机械性筛网,将符合理论及秩序之艺术表现予以肯定确认,否则滤除,而凡是滤网通过者则其风格被明确解析例证,在画坛赢得一席地位或因此得以繁衍造成影响力,而其艺术市场亦因而顺利开阔。矛盾之处在于艺术之自由民主,并供为人类珍贵的瑰宝。不当以主流次流来加以分级归类。此外,任何一个具有创意、有见地之艺术家必期择脱前少勇张允之束缚,并对“主流”之各项缺失进行反省及批判。②
这种筛选在私立美术馆方面要更为灵活,其原因在于私立美术馆的受众范围更窄,并且其法人代表往往是小众团体,因此这种现代美术与美术馆之间的互动制衡在这一环境下来得更为温和与简便。
三、南京市美术馆的概况
(一)公立美术馆
1.江苏省美术馆
江苏省美术馆的前身为建于1936年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是中国近代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1956年,江苏省美术陈列馆开始筹建并正式对外开放,1960年9月,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并延用至今。
2.南京美术馆
建馆于2003年1月26日,已举办了首届南京油画雕塑展、美的瞬间——优秀摄影作品汇展、大笔豪情——萧娴百年诞辰书法作品展、迎春中国画展、金陵书展、太行寻真写生画展、“变脸”艺术展、李味青画展等多项艺术展览。
3.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采访人:王杨
被采访人:沈牧霖峰
职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志愿者
采访时间:2015年11月20日
采访方式:录音
于2012年底完成建造并投入使用,南艺美术馆坚持严肃的学术立场、开阔的学术视野、高规格的展览水准、严格的收藏制度。基本定位是:立足南艺、面对全国、国际交流。南艺美术馆将塑造一个开放自由的艺术与学术空间,并竭诚与广大师生、艺术家及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
南艺美术馆着力于当代大学美术馆的主体性建构,突出自主研究与策划能力,至今推出的系列项目有:“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双年展”与“设计双年展”,双年:“国际计划双年展”与“大学生双年展”、《外包内销》等项目。
4.金陵美术馆
金陵美术馆(Jinling Art Museum,缩写JAM),于2013年9月28日正式开馆。为南京市第一座集展示、收藏、研究于一体的市级美术馆,隶属南京市文广新局,是南京市政府为推进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迎接2014年青奥会而投资新建的市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至今举办过的展览有:实践的力量——第六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金陵文脉”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二)民营美术馆
南京的民营美术馆,正如上文提到的,是仅次于一线城市的活跃存在,这些美术馆包含有养墨堂美术馆、芥墨美术馆、映禾美术馆、六尘艺术馆、更斯艺术馆、尚东当代艺术中心、艺佳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诸子艺术馆、古岸艺术馆、先锋当代艺术中心。
分类
南京地区的民营美术馆按经营方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如古岸艺术中心、六尘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是独立的民企组织,完全依靠自身的经营机制生存;第二类如诸子艺术馆,它也是依靠自身的艺术商店、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等经营方式生存,但会有某些艺术基金的支持,运营资金来源相对多元;第三类如四方当代美术馆,它有雄厚的集团资本做后盾,可承办大型的装置、雕塑等当代艺术展览。
2.存在问题:学术的建设缺失
对于中国民营美术馆来说,比资金更缺乏的,是学术的缺失。当下许多民营美术馆更多成为企业的收藏机构,就连展览也与收藏相关。这种收藏并不是为了做文献梳理,更多的是升值考量。没有长远的学术规划、科学的学术定位,学术研究便无从谈起。
注释:
①②黄光男.美术馆管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41,45,15.
参考文献:
[1]陈瑞.民营美术馆,你准备好了吗?[J].画刊,2012,(06).
[2]赵晟.生存的选择——南京地区民营美术馆经营现状调查[J].大众文艺,2014,(22).
[3]谢钧.论当代中小城市美术馆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艺术百家,2013,(Z1).
[4]柳淳风.中国民营美术馆现状报告[D].中央美术学院,2007.
[5]崔天歌.中国民营当代艺术美术馆的现状和美国经验的启示[D].中央美术学院,2014.
[7][英]肯尼斯·赫德森著.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M].王殿明等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