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孩子什么时候变成一件庸俗的事儿了

2017-02-04王崟崟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娃婚育旁观者

王崟崟

“生孩子有什么意义?不就跟喝水吃饭一样,是女人本来该做的事儿吗?”辣妈崟崟却不这么认为……

最近很忙,要更新公众号,手头又有几份约稿。朋友们啧啧称奇:“你真是太厉害了,带两孩子还能如此高产!”

说这话的人,都是善良的过来人,知道有双份熊孩子的包围,如同奥特曼遭遇一个团的小怪兽,难以回到工作母星。但言外之意是: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无路的境地。

我的同学就简单粗暴多了,她结婚多年,逍遥浪迹,有声有色,从未念及生育。我从不劝人生孩子,但她却主动同情我:“唉,没想到你也做生孩子这种庸俗的事儿了。”

我承认,生孩子算不上什么丰功伟业,基本是个女人都有此项生理功能。它所衍生的苦难,更是和高雅沾不上边。赤身裸体生产,从此湮没在屎尿屁的原始生态。

还要处心积虑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把耐心温和留给孩子,暴躁烦闷留给自己。经历过双份磨难后,我依旧认为:生孩子是女人毕生的艰难巅峰。

所以,有的女人再也爬不起来,经此一役,她们不再有多余的气力去收拾自己的模样,没有闲情逸致去惊起生活的波澜,更没有胆量去思考,我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和生活。

如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言:孩子生了出来,想要不爱他已为时过晚。自私的基因、母性的爆发让女人从孩子身上得到了慰藉。她们开始接受自己的窘境,并顺势把一切砝码都投注到孩子身上。

所以,当她们和你见面,都是洗尽铅华草草梳妆;当她们和你聊天,都是言必称教育如临大敌;当她们和你共事,都让你觉得身临居委会,耳濡目染的都是张家长李家短。

想不起哪本小说里写的,满脸皱纹的婆辈,苦口婆心劝慰心高气傲的小媳妇:女人的日子,就是过孩子的日子啊!过孩子的日子,几乎就是中国女性的常态。生孩子让她们成为了庸俗、市侩、无趣的傀儡。她们忘乎所以地投入到母亲身份中去,忘却了人生在世,还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我的好友,作家九夜茴曾说她想生一个儿子,我说为何不是软襦女儿?她说:“我是一个女人,我知道女孩是如何长大的,我想看看一个男孩是如何长大成人的。”

那一刻,她脸上好奇勃勃的表情打动了我。杨丽萍说,她生来是一个旁观者,看云动水流,看树木蓬勃。可未必生一个孩子单纯为了绵延子嗣、落实母爱,也可以如同九夜茴一般,做一个同类的旁观者,眼见一个人类婴孩,如何舒展他的枝蔓。

庸俗与否,取决于你是不是独立于孩子,做旁观者,做引导者,做良师益友,做他可以眼见的、不枉此生的淋漓范本。

我自诩为已婚育少女,一来是强行厚颜无耻,二来是我一众已婚育女友,都是少女的活色生香。她们的生娃经历笼统分为三部分:生娃前的踌躇犹疑;生娃后的苦不堪言、悔不当初;梳理完自我与孩子之后的涅槃重生。

奇怪的是,当初的女强人们,脸上那种冷若冰霜的斩钉截铁,居然多了一丝温润剔透的柔情。孩子的到来唤醒了她们内心的宽容和缱绻,像铿锵玫瑰上被洒了人间雨露。

当你懂得如何统筹平衡,孩子不再是你上下求索的羁绊,而是帮你更完整的自我:当你不再执拗要给他吃健康有机的自制面包,而是去西餐厅让他点单;当你不再执拗给他悉心挑选培训班,而是带他四处旅行;当你不再执拗每天要陪满他两个小时,而是告诉他,妈妈今天工作累了,你自己玩会儿。那么,除了需要为孩子扶正三观,供他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你还需要为他牺牲自己多少呢?

可惜在这个世界上,能正确处理孩子和自我关系的女人并不多。她们总是认为,我对自己好一些,就是剥夺了孩子的一些;我给自己多一点儿时间,就是冷却了亲子关系,然后不但丢失了自我,还走向另一个极端:与孩子共生,过多干预孩子的生命。

如此一来,代际关系里的双方,怎会不朝庸俗的生活狂奔呢?

所以,生孩子并不是一件庸俗的事,那是一件神圣、有爱、快乐的事。至于庸俗不庸俗,只和你自己有关,和生孩子无关。

猜你喜欢

生娃婚育旁观者
生娃吧!国家鼓励
海马爸爸能“生娃”
全球首例!机器人“生娃”
生娃的家事与国事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安阳县韩陵镇举行婚育健康全程服务新模式培训会
说局
说局
与前列腺炎患者谈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