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难与易

2017-02-04毛振明

体育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质量

毛振明

摘 要:本文分析了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八个方面的困难点,从这些表面现象探寻其背后的难点。本文认为:难点就是“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人应该具有的独特的精神”。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质量;难与易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8-0004-03

一、问题

中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连续30年下降的严酷现实要求学校体育工作的大力度改革和体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这一点人人都知道,但是改革进行了许多次,学校体育改革也喊了快四十年了,就是没见体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和全面改观。放羊的还在放羊,松散的还在松散,不仅如此,在原有的放羊和松散上面还又有了“科学的放羊”和“温情的松散”,体育课教学依然是学不懂、学不会、学不乐、练不强。那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什么这么难呢?是课程设计不科学,还是教学模式不正确,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太低,还是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和多样,还是……制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那些症结、那些顽石是什么呢,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讨论。

如果说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很难,放眼全国整体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路还很长,问题还很多,各地都有很多有各种问题的体育课,体育课教学质量迟迟难有明显改观。说是全国的体育教师不努力绝不是事实,但努力工作的教师绝对要比高质量的体育课要多的多,这就说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也真的不是件容易事,是件有难度的事情。

如果说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容易,在许多优秀的体育教师面前还就真的就不是件难事,因为他们上起体育课胸有成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上完课,看课的同行们热烈鼓掌,学生们满脸笑容,教师自己也由衷地高兴和自豪,这样的课有“授业”的实用,有“解惑”的特效,有“传道”的意义,当然自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这时,我们会觉得体育教学质量就是那样可以信手拈来。

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诸多困难

那么,大幅度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难点在哪里呢?本文认为难点可能就存在于如下的几个基本点上。

1.体育教学质量孰为高孰为低,既没有公认、没有共识,也没有标准

大家都说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但何为体育教学质量却至今没有公认的说法,更不用提权威的标准了。体育教学专家都在谈论什么是好课,但也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全国的体育教师都在努力创新着、寻找着好课,但在全国性的体育教育观摩展示活动中,依然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目标不一样,当然追求就不一样,效果就更不一样。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曾在十年前认真讨论过优秀体育课的标准,提出过八条优秀体育课的标准(要求),试图引导好课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方向,可惜这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没有变为一种更加稳固和权威的标准。虽说学术要百花齐放,但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体育课程要有一个基本要求,体育课程教学过程要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规范,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质量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这是从理论上来讲,但是回到现实中,制定这样一个公认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却也面临着如下的问题:(1)谁来制定;(2)怎样的程序;(3)获得公认的方式;(4)写在怎样的文件中;(5)效力及权威性的保证方式等,而这一切又需要更上位的讨论和决定。当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中的体育部门是这个上位讨论和决定的主体,而集中了体育教学的权威的教育学术研究机构则是具体制定标准的主体,是教育学会的体育卫生分会?还是中国教科院体卫艺研究中心?不管怎样,这样一个颇有难度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不做,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就永远没有方向和轨道。

2.体育的多功能和多目标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左顾右盼,左右摇摆

为什么体育教学质量难有标准,至少比其他学科难有标准呢?这是因为体育文化的内容多样性、多起源性、多功能性、多目标性、多形式性、多评价性所造成的;一句“体育”,其实包括数千个运动比赛项目、数万个体育运动游戏、数十万个身体练习方式、数百万个体育知识点和理解点、数亿个体育的观点与价值观,体育内容数不胜数,至少远超化学和物理等学科内容;一句“体育”,其实是来源于军事、生产、生活、宗教、娱乐等社会实践,因此体育运动自然包含着这些社会实践背后的意义和指向,决定着当下体育运动的特殊功能和文化的特质;一句“体育”,因为来自许多源泉,有着多样的气质,因此也有着多样的功能,体育可以用来健身、防病、娱乐、交往、观赏、构建文化和教育人才,而这样的多功能可能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一句“体育”,因为它具有多样的功能,因此在各个国度和各自历史时期中,体育都有着多样的目标,少到几十个,多到几百个,多到体育教师们记不清、记不住,更完不成;一句“体育”,其形式多种多样,体育课是、早操课间操是、运动训练是、体育比赛是、运动会是,甚至体检是、吃饭是、休息是、安全是、环境是,体育有时像个变形金刚,无处不在,形式无常;一句“体育”,大家的评价也是多种多样,有人说身体好是体育好,有人说健康无病才是体育好,有人说身体好没意志不行,有人说光身体好没有技能不行,有人说身体好心理不健康也不行,有人说身体好不会合作照样不行,一个体育好评价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如此多样的体育,其教学的质量提升也必然会左顾右盼、左右摇摆。

3.体育所必需基本物质条件的不足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基本质量

体育虽不丧志,但却是个“玩物”的文化,而且是要在特定的,有规格要求场地设施中“玩耍”的运动文化。例如,没有篮球架和篮球场就没有了篮球运动,没有单杠、双杠和体操垫就没有了体操运动,没有田径场和田径设施那也就没有了所有田径运动。同理,没有了特定功能和特定空间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体育教学就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体育教学还需要有特定的体育教学条件。因此,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成为基本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而当下的中国,虽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条件近年有很大改观,但依然有众多的学校。还未完全具备,或不具备最基本的场地器材条件,因此学校不能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甚至有的学校只能让学生在公路上跑步,这必定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体育学科的历史稚嫩使得体育教学质量提升面临某些先天不足

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诞生于1903年,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中国的正规体育教师培养起始于1917年,至今不足百年,中国的第一批体育教师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是旧军人,其学识之浅薄,行为之低俗曾让青年毛泽东痛心疾首。中国的体育教学诞生在“保国保种”匆忙和慌乱之中,没有教育的理念,没有理论的根基,没有科学的基础,没有内容的考量,没有教师的资源,没有受教育者需求。稚嫩的缓慢成长再加上战乱的历史环境,近现代的中国体育课程教学也难有“平静的书桌”,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杂七杂八的,有教会学校的、YMCA的、日本的、租界的、美国的、民国的、本土派的,还有红色根据地的,各成体系,平行自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又放弃了西方全部的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从友邦苏联那里全盘引进苏式的体育教学体系,但不久之后几乎全盘放弃,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又重新向西看,可谓七零八落地学会一些西方的东西加以模仿实践,这就是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稚嫩,这样的稚嫩,无疑加大了中国的体育教学质量观的左右摇摆和左顾右盼,所以,我们一会儿“量化”、一会儿“质性”、一会儿“主体性”、一会儿“政治性”、一会儿“趣味性”、一会儿“文化性”的,其实,我们今天甚至可能还没有谈论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资本,因为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想、目标、理论和实践都还在迷茫混沌,这些迷茫和混沌很大程度就是来自我们这个体育学科的历史稚嫩和先天不足。

5.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严重不足羁绊着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着诸如“12年的体育课没有学好运动技能”“体育课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学体育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好并不等于身体好”“有学生不练也得100分,有学生练死可能也不及格”等等这些“死穴”性的问题后面有着深邃的运动科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教材学、教法学等科学研究课题,“运动技能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初步掌握、基本掌握、很好掌握、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应从哪里开始”“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球类运动学习应从哪里开始,如何开始”“各个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是怎样,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等等这些学理性的研究至今少见,国外的“运动教育理论”“领会教学法”等先进体育教学理论传入中国近十几年,至今消化和应用的试验性研究奇缺且不深入。长期以来,中国体育教学研究者和体育教师们却似乎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那些“真问题”“真研究”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致使对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实质性推动的好研究迟迟展开不起来,却盯着皮毛性的问题喋喋不休,什么“三段四段”了、“预测曲线”了、“主导主体”了、“情景导入”了、“学情学案”了、“成长记录袋”了,等等,于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课题千千万,论文万万千,就是切入不到教学质量提升的本质性问题上,体育科学与体育教学的“假命题”“假研究”“错命题”和“虚研究”大行其道,这个遗憾的现实使我们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没有了稳固的研究依据和理论基础。

6.体育教师的特质与人才培养是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说到底,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关键因素还是体育教师。真正优秀的体育教师,无论上什么教材的课,上什么年级的课都会上得很有质量,很精彩;但一些专业化水平差的体育教师上起课来,总是让人感到别别扭扭,徒有虚表,这些课或幼稚可笑,或虚张声势,或牵强附会,或生搬硬套。其实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好的体育教师有着很好文化素养、教育素养和体育素养,而差的体育教师则没有好的文化素养、教育素养和体育素养。文化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包括思考力、表达力、亲和力、沟通力,合作力还包括人的正确的好恶感和清洁感等;而教育素养则包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同情心和爱心等;体育素养则是人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技能分析能力、示范能力和保护帮助他人的能力等。好的体育教师未必上述所有的素养都十分优秀,但都基本具备,而其中有些素养比较突出;不好的体育教师未必上述所有的素养全不具备,但必有许多“短板”,而且大概某些“短板”还特别短。虽然,近年来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在快速提高,中小学里有硕士学位的体育教师越来越多,但文化素养不高的体育教师也很多,他们思维糊糊涂涂、文章别别扭扭、写字歪歪扭扭、说话磕磕巴巴、衣裳邋邋遢遢、走路晃晃荡荡;他们教育素养不高,他们的人生观歪歪扭扭、世界观糊糊涂涂、价值观苟苟且且、对待他人别别扭扭、对待学生冷冷淡淡、对工作挑挑拣拣的;他们体育素养也不高,运动技能半半落落、体育知识糊糊涂涂、教学指导草草率率、做个示范别别扭扭、往学生前面一站歪歪扭扭、他的保护帮助让人觉得悬悬乎乎、他的教学组织安排总是磕磕绊绊,这样的体育教师是少数吗?还是多数?笔者不敢断言,但笔者知道只要有这样一个这样不称职的体育教师,一年就会有几百节低质的体育课出现,就会耽误成百上千个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

7.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诸多影响

按说,学科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教育事情,与家长无大关系,但是,体育课情况不一样,中国的体育课的情况就更不一样。在中国,家庭和社会良好的体育影响有时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家庭的体育观(是否崇尚健全生活)、家庭的营养观和营养状况、家庭的作息(学生睡眠时间)、家庭的功课学习(校外辅导班和家长额外作业)、家庭的卫生观(是否清洁和保健)以及家庭的安全观(生活中各种安全是否有基本保障)等等。当前,在我们的中国的社会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学生在学校减肥,在家里长肉”“学生在学校做眼保健操,在家里毁眼睛”“学生在学校快静齐,在家里散漫乱”“学生在学校弟子规,在家里小皇帝”“在学校里坚强,在家里软弱”,我们经常是 “教师带着学生辛辛苦苦在学校练了一学期,一个假期就连本带利地全输完了”。在如此情况下,就是有再好的体育老师,有再高质量的体育课,那个高质量也是空中楼阁。因此“家校体育联合”“学校社会体育融合”也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

8.体育教学质量提升面前横着运动安全这个“心中魔鬼”

最后一个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就是“安全”,这也是当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超级障碍”,现在的“运动伤害”在广大体育教师心中已是一个“无所不在”“魔力无穷”“不可抗拒”“只能臣服”的“魔鬼”,这个“魔鬼”的魔力在体育教师和校长们的心中被无限地夸大着。于是,学校体育没有了爬杆、爬绳、云梯、垒木、秋千、单杠、双杠等设施,没有了跳箱、山羊、体操凳等器材,没有滚翻、手翻、倒立、下桥等运动,因此也就没有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因为,没有了基本体操怎么可能有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发展身体的教学质量,没有了长跑怎么可能有耐力增强的教学质量,没有了各种器械的运动怎么可能有勇敢精神培养的教学质量,没有了叠罗汉怎么能有集体挑战的乐趣和团队教育的教学质量?当前,许多许多的学校为了保证“安全”,上课也就练练部颁操、跳跳健美操、走走队列、跑跑慢跑、拍拍篮球、垫垫排球、原地踢踢足球,要不就学学小青蛙、当当小兔子,很多连前滚翻都不敢上,学生有一大半做不了前滚翻,如此体育课怎么会有高质量?在这些学校里谈体育教学质量,简直就是个“伪命题”。

三、“困难”中的“难点”何在

本文列出了上面至少八个方面的困难,但是这些“难”还只是表面现象。那么背后的难点在哪里?本文认为:难点就是“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人应该具有的独特的精神”。

何谓体育学科的特点是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难点呢?我们拿体育和数学学科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在中国,数学现象和数学教育(缀术)已经有了几千年了,而中国的体育现象也有了几千年,而体育学科却只有110多年。

数学有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方法、九九歌、算盘等作为质量衡量数学教育的公认质量标准,而体育没有这样的标准,说会跑、跳、投、还是会篮球、还是会体操、还是会游泳,哪个会了是高质量教学,体育界没有公认,没有共识,更不是标准。

数学就是数学,没有人会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勇敢、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社会性、培养文明行为,甚至不会要求培养终身数学能力,但体育却被要求许多,要求培养爱国精神、期待富国强兵、保国保种,实现国民健康、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等等,因此体育教学就会左顾右盼,左右摇摆。

数学有个黑板、有个数学教师,学生有个书桌、有个课本、有个作业本,数学课就差不多了,体育却不是,体育所需要的条件要多得多。

数学有无数数学家在研究,数学研究还能出院士、出诺贝尔奖,但体育没有,高水平的体育专家本来就不多,还多在书斋中钻研体育概念、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他们不屑体育教学的田野研究,对体育教学法这样的雕虫小技不屑一顾,体育教师们也多在繁忙教学中见木不见林,不屑研究。

中国的第一批数学教师是什么人,笔者无从考证,但知道中国第一批的体育教师是旧军人,以后是体育达人(师傅)、新军人、退役运动员也变成了体育教师,因此这些非教师的某些特质依然残存在某些体育教育人的身上。

能对数学教育品头论足的家长不多,能对学生身体和体育课品头论足的家长比比皆是,敢让自己孩子不上数学课的家长几乎没有,敢让自己孩子不上体育课的家长比比皆是。

数学教学几乎不存在课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隐患,出了事故也和数学老师没什么关系,而体育教学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出了事故就是与体育教师没有关系,也会被人扯上关系。

以上可以说是客观的“难处”和“难点”,而主观的“难处”和“难点”却是和“体育教育人应该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有关系。

面对只有110多年稚嫩体育学科,体育教育人没有资本去轻松地抱怨“他们把我们当副科,当小三门”“校长不重视体育”而消极地等待和懈怠。

面对“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技能都没有学会”的体育,体育教育人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去“蜻蜓点水”和“低级重复”地上不良的体育课了。

面对需要终身体育的现代社会,体育教育人要明确教学目标去实现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的理想和目标再不能朝令夕改,患得患失了。

面对发展中的中国体育国情,体育教育人依然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争取条件也要上”,依然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面对学理依然不清的体育,体育教育人必须努力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尽快改变不屑研究“真问题”的科研态度,振奋钻研精神。

面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浪荡公子学体育”的侮辱,体育教育人必须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我辈诸君重抖擞,体育学人皆人才。

面对近似“对手”和“阻力”的家长和社会,体育教育人必须创出家教结合的新路,用责任心、爱心和专业能力感动家长,让社会相信我们的工作,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同一战壕之战友”。

面对“运动伤害”的“魔鬼”,体育教育人不能主动退却,更不能将其作为借口心安理得地退却,我们必须在提高体育专业化能力的基础上,依靠责任心和体育人的智慧打败这个“魔鬼”。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质量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体育课上的“意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讨厌的理由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2000—2001年:西藏普兰县巴嘎乡完全小学体育课
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