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扶贫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新模式

2017-02-03姜洁张玉忠

吉林农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磐石市经济作物林地

姜洁,张玉忠

(1.磐石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总站;2.磐石市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吉林磐石132300)

科技扶贫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新模式

姜洁1,张玉忠2

(1.磐石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总站;2.磐石市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吉林磐石132300)

科技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区域之间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科技扶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使广大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本文主要介绍科技扶贫新模式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种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贫困地区大量林下土地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且还能保证生态平衡。

科技扶贫;林下种植;模式

科技扶贫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落后地区生产落后、技术人才缺乏情况而提出的。科技扶贫政策提出后,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科技扶贫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是科技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林下大量空间,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1 科技扶贫的意义和特征

1.1 意义

科技扶贫主要是通过高素质人才和技术,根据贫困生产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来进行指导,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传授作物种植技术,增加其生产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让科技扶贫中技术发挥主要作用占主导地位。

1.2 特征

科学技术在科技扶贫中的作用永远是决定性的,始终扮演主导的角色。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引进适应性强的先进成熟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个体素质是科技扶贫的首要条件,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开展普及科技讲座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使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 科技扶贫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新模式

2.1 林果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需求量也在增大。比如苹果、西瓜等应季水果和葡萄、柚子等反季节水果的种植,就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利用林下农业技术可以提升种植水果的品质。

2.2 林粮模式

在林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粮食作物,比如绿豆、红豆等的种植,能为农民带来双份收入。在林下加大对粮食作物的种植可以满足人们对粮食需求增长的需要,这些杂粮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量。

2.3 林药模式

人们对养生的关注,使中药需求量开始增加。我国中药理论推广的是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中药作为经济作物除了满足人们治疗疾病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有美容作用。如连翘、白芍、薄荷等,不仅可以作为中药美容用,还可以食用,在食用市场有较大的需求量。关于中药的林下种植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种植地的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当的药材来种植。

2.4 养殖与林业双发展

养殖业和林业可以实现双发展。林地承包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业资源开展养殖业,比如养殖鸡、鸭和鹅等,不但可以实现创收,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密度。在果园里养殖鸡、鸭、鹅可以帮助果园除草,养殖猪羊等可以给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林地的空地处规划散养牛,这样能提高收益。家畜的粪便可以为林木生长提供肥料,在提高林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2.5 林下种植

随着科技发展,套种技术也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到林下种植中。一些喜阴的苗木就可以种植在林下,而大豆、花生、中药、菌类都可以在林下种植,以提高林下的利用效率。

3 林下种植注意事项

3.1 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主要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先进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在种植过程中不能忽视法规,不能破坏林地,或者种植不符合规定的作物。另外,栽培技术等也要符合相关要求。

3.2 符合市场需求

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要符合市场需求,因为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在选择作物时,要符合地方特色和地方适应性,同时要关注市场上此类作物的需求量。避免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尽量选择适合本地生产又能带来利益的作物,且不用每年都对土地进行翻耕。

3.3 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林下经济作物在选择前要先对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考察,尽量选择在本地适应性强的耐干旱作物。林地光照不好,需要选择喜阴植物,如果林地环境阴湿寒冷,则可以选择种植鱼腥草。

3.4 需要科学技术扶持

对于林地承包者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在扶贫项目中要学到一技之长,以避免在林下作物种植中由于经验缺乏导致的作物产量不佳的情况。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给予指导和服务,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林下经济作物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是因为林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这会制约农民致富。如果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就等于拓宽了农民致富的渠道;二是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成本比较低,利用森林的良好生态条件,可以种植一些适合的经济作物,实现投入少,效益高,帮助农民借助自己的有利条件实现致富目标;三是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农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是一种新型科技扶贫技术,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由于种植面积大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并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具体操作要根据当地实际条件来决定,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使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能持续发展,以确保扶贫效果。

[1]邢保娟.科技扶贫新途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10-111.

[2]韩丽会.科技扶贫新途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J].福建农业,2015(04)∶199.

F323.3

A

10.14025/j.cnki.jlny.2017.13.042

姜洁,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园艺特产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磐石市经济作物林地
奋进中的磐石市实验小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农发行磐石市支行积极做好存款营销工作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吉林省磐石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