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加快精准脱贫步伐

2017-02-03王金芳

甘肃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张家县域饮水

王金芳

(甘肃省张家川县水务局,甘肃张家川 741500)

三农论坛

坚决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加快精准脱贫步伐

王金芳

(甘肃省张家川县水务局,甘肃张家川 741500)

“十二五”以来,张家川县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048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39个,各项水利投资执行情况良好,工程如期发挥投资效益。今后县域水利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突出“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促脱贫、奔小康”的工作主线,立足县域水利发展实际,着力民生需求,科学谋划,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中小河流的治理保护力度,狠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补足补齐水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强化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立足实际;本职;添力;扶贫

一、基本概况

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东西长62km,南北宽48km,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成倾斜状。土地总面积1311.8km2,耕地面积492.3km2,其中,坡耕地166.17km2,梯田326.13km2,人均耕地0.16hm2,人均梯田面积0.11hm2,属典型的雨养农业县。现辖6镇9乡255个行政村,总人口3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22万人。2014年底农业生产总值6.15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273元,为少数民族国扶贫困县。

“十二五”期间,张家川县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 048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39个,解决了14.5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村率达100%,入户率达95%以上,全县农村20.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0 hm2,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建设高质量水平梯田85.27km2,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56.5km2,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41.77km2,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理河流河段长度36.84km,建设达标堤防32km,各项水利投资执行情况良好,工程如期发挥投资效益,为加快县域脱贫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才能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做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这掷地有力的声音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期的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2015年7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6363”水利保障行动,志在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为全省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步骤。

三、发展思路

随着精准扶贫步伐的加快,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变,人民群众期待农业耕作机械化、居所绿色亲水宜居化、饮水安全保障化。今后的水利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突出“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促脱贫、奔小康”的工作主线,立足县域水利发展基础,着力民生需求,科学谋划,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中小河流的治理保护力度,狠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一)科学谋划水利发展宏伟蓝图,夯实县域水利扶贫攻坚基础

科学合理的水利发展规划,是县域水利发展的顶层设计、宏伟蓝图,是开展水利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根据甘肃省“6363”水利保障行动计划,结合县域多年水利工作实践经验,针对突出的水利软肋问题和贫困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趋势,编制完成了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为着力点的《张家川县水利发展和改革“十三五”规划》,以期建成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保障有力的区域供水、安全可靠的农村供水、增产增效的农田节水灌溉、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既为县域坚决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又为今后及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狠抓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其他任何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保障饮用水安全卫生,是当前和今后,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繁重而迫切的民生水利问题,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燃眉之需,是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今后的饮水安全工程,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强化已建成工程的管理与维修养护。只有这样,县域的前期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提升,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全体公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才能得到彻底巩固提升。

(三)综合整治河流河段环境,维系河流健康安全

纵贯县域全境,自西向东分布有清水河、后川河、樊河、汤峪河与马鹿河等5条较大的时令河,承担防洪任务的河流长度有234.23km。这些河流河段的健康安全,不仅与本区域当前的供用水安全息息相关,还关系到今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更关系到本区域与下游流域的防洪安全,要从立足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体系全局出发,充分考虑河流特性,统筹兼顾河流功能,以水治理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水质改善为根本,采取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河道整治与保护、护岸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对河流河段的保护与治理。对河道内倾倒的垃圾、弃土弃渣、淤积物,进行疏浚清理;严厉打击河道内非法采砂、毁堤采砂活动,恢复河道原貌,使其清洁顺畅,行洪通畅;在河流沿岸,营造水土保持林带,进行河道绿化美化,以绿化环境、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对需要加固治理的103.1km河流河段进行治理保护,建设堤防71.03km,加固堤防5.89km,确保沿岸及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狠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补足补齐水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当前,广大群众对“农业耕作机械化、居所绿色亲水宜居、饮水安全有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迫切地做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一如既往的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方针,继续加大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把原有劣质的、田面窄、不便于机械耕作的二台或三台人工梯田,整修成一台高标准农田,扩大田块面积,便于机械耕作。配套完善的田间道路网络体系,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高效旱作农业。同时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系统地将山、水、林、田、路、居、村进行系统治理,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下山泥沙,提高河流水库的行洪能力;控制点源、面源污染,提高水源涵养和水质维护功能,确保饮用水源与水质安全;同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精准脱贫绿色发展基础。

(五)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护,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优质的水利工程离不开优质的工程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严格的项目责任主体,立足县域水利发展实际,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管理队伍建设为根本,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的作用,确保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后期管护资金的落实,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水平,让水利工程能够泽被千年,长久发挥效益。

(编辑:刘诗吟)

TV222 文献识别码:A

1673-9019(2017)04-0037-02

2016-12-12

王金芳(1974-),女,甘肃张家川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保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张家县域饮水
说话算话的我
“霸王”不在家
简易饮水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给张家源的信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防丢干伞饮水杯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