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槐育苗技术探究
2017-02-03张建
张 建
(河南省南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473000)
黄花槐由我国传统国槐与美洲金边黄槐、双荚槐杂交育种而成,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槐属,别名:树槐、豆槐、黄槐。黄花槐并不是这种植物的学名,而是所谓的园林园艺名称,真正的黄花槐是另一种植物。黄花槐原产西印度群岛及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引种地区较广,从华南南部到华南北部及贵州、四川等省均有栽培。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株高3~4m,小叶5~7对,每年8月开始开花,蕾如金豆、花如金蝶,结荚果属豆科。长势旺盛,枝繁叶茂、花量大而鲜艳,花色(鸭蛋黄)金黄,故有聚宝黄金树的美称。寒霜降临、盛情不衰,落叶不落花,填补了初冬无观赏花木的空白,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品味颇高。
1 生长习性
黄花槐喜光,稍能耐阴,生长快,宜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肥沃土壤中开花旺盛,耐修剪。
2 园林用途
寒冷地区采用盆栽制作盆景,冬季盛花期移入向阳的室内或温棚。花槐植物生性强健,80~100cm高的小苗1年生即可开花。树姿洁净、飒爽明媚,很受欢迎。由于苗木繁育未上规模,目前城镇、街道绿化不多见,属稀有品种。专家预测:在漫长的城镇美化任务中,黄花槐是必选品种,黄花槐的出现为冬季花卉市场补充新秀。夏秋二季开花,花期较长,约3~4个月,花为鲜黄色,色彩夺目,艳而不娇,常作为工厂、校园或城区道路绿化的观花树种。
3 繁殖培育
以种播繁殖为主,亦可扦插,剪取当年生木质化枝条,用ABT2号生根粉50mg/kg液浸枝2h后扦插成活率较高。宜在春季或夏季进行,日光强烈时用灰色遮阳网遮光,保持苗床潮湿易于生根。栽培土以排水良好壤土或砂质壤土为最佳,阳光需充足。在生长期每1~2月追肥1次。冬末至早春修剪整形1次,老化的植株应重剪,促使枝条新生,达到枝多叶茂的目的。盆栽:宜选大于33cm的大盆,培养土疏松肥沃,可根据爱好造型修剪,忌水淹较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17~30℃。
4 播种前的准备
4.1 选择圃地 一般选择土地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pH值7.0以下,病虫害和杂草较少的沙壤土作为苗圃地。
4.2 整地和作床 应在冬季进行深耕,深25cm左右,使土壤风化和减少病虫害。播前半个月,每1hm2施有机肥2.5t,并撒施呋喃丹5~7.5kg、硫酸亚铁10kg进行土壤消毒,再进行耕耙作床。要求床宽1m,高25cm,长 10~20m,步道宽 30cm。
4.3 选种和催芽 一般在市场上购买的种子纯度不高,在播种前要进行选种,去掉颗粒不饱满的种子,留下纯净的种子进行催芽。先用水浸泡12h,再捞出种子,放在浸泡湿了的麻袋上,上面再用湿麻袋盖上,大约7d左右发芽。开始发芽后,就及时播种。
5 播种
黄花槐播种期应在2月下旬~3月上旬较宜,采取条播,播种沟深1.5~2cm,条距为20cm。667m2播种量为2kg,播种后,再用细土覆盖,覆土厚1.5~2cm,并用木板轻轻拍实,以减少子叶带壳出土。然后用稻草覆盖,保温保湿,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出土。
6 栽培管理
6.1 苗床保湿 盖草后立即均匀喷1次透水,以后一直要保持苗床湿润,15d左右幼苗开始出土。
6.2 揭草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细心揭草。当幼苗有50%出土时,要全部揭掉,揭草太晚会造成苗木损失。
6.3 移密补缺 出苗后,容易出现疏密不均。为了保证幼苗有一定的营养空间,培育健壮的苗木,对密的地方要进行间苗,并用芽苗进行补缺。
6.4 田间管理 要喷水保湿,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等,当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每隔15d用10%粪水追肥1次,加速苗木的生长。
7 病虫害的防治
7.1 猝倒病(立杆病) 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等。
7.2 茎腐病 夏季可以遮荫,抚育管理不要碰伤苗木,要及时清除病苗。可以喷施多菌灵800~1000倍液防治。
7.3 虫害 可以人工摘除,集中销毁,或者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