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光2399板栗栽培表现及早期丰产技术
2017-02-03徐清玲泌阳县囯有板桥林场河南泌阳463715
徐清玲(泌阳县囯有板桥林场,河南泌阳 463715)
2007年2月份,驻马店市林科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燕光2399板栗品种,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2007年2月份,在驻马店市泌阳县板桥林场建立3.4hm2试验园,园地前茬种植花生、大豆和西瓜,土层深厚,pH值7.0~7.5,土壤有机质含量1.44%,年平均降水量为802~1109mm,全年日照2225h,主栽品种燕光2399,授粉品种燕光(大青杆),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1,种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2009~2015年平均 667m2产 量 分 别 为 :105.8kg、227.4kg、325.4kg、590.8kg、696.1kg、849.5kg、1040.5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 燕光(2399)栽培表现
该品种树冠紧凑,生长势较强,分枝角度中等,连续结果能力强,5年生的树平均株产达到5.81kg。坚果椭圆形,果粒整齐,单果重8.1g,果皮深褐色,茸毛少,有光泽;底座中等,果肉质地细腻,味香甜糯,含糖量21.19%,淀粉43.2%,蛋白质6.21%,脂肪6.9%,果实耐贮耐运。在土壤贫脊河滩绿地均能保持连续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在驻马店地区3月下旬发芽,9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下旬落叶,年生长期210d左右。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3月上旬定植,株行距2m×3m。栽前挖长、宽、深各80cm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的优质肥50kg,选用高120cm以上,地径粗1.0cm以上,无病虫的优质嫁接苗建园。
3.2 土壤管理
每年土壤解冻后,雨后及时中耕,保持土壤常年疏松无杂草。每年的9月下旬~10月上旬,株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kg左右、过磷酸钙2kg,早春芽萌动前,株施尿素0.25~0.5kg;初果树在盛花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分别喷施0.2%尿素液+0.3%硼肥液、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液(可降低空苞率,提高单粒重和品质,增强树体贮藏养分)。雨季开沟排水,旱季视土壤墒情合理灌水。
3.3 整形修剪
采用小冠高位开心形,主要特点是中主干直立,冠形小,高度适中,成形快,结果早,易丰产,适宜密植,这种树形一般要求主枝角度80°以上,每株树有小主枝12~15个,树高4m左右。主要修剪方法是:定干高度80cm,定干当年选留第一层主枝 2~3个,基角80~90°,保持中主干直立生长,并在中主干上每隔30cm左右选留1个主枝,呈螺旋状排列。在小主枝上不配备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内大外小,基部的主枝长0.8~1.4m,上层主枝长0.6~1.2m。修剪时要注意控制二次枝,合理利用徒长枝,疏除冠内的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处理好背后枝,注意更新衰弱的骨干枝,特别要重视夏季修剪,夏剪可延缓树势,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夏剪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新梢或主侧枝的背上枝必须进行摘心,有利于控制枝条旺长,促进分枝和营养的积累,通过摘心后,来年可形成花芽,维持树势,稳定产量。
3.4 花果管理
花期每3~5d连续喷施0.3%硼砂2~3次,可明显抑制板栗空苞的形成来提高产量,疏果应先疏除丛生果、过密果、病虫果及先端发育不良果,30cm以上的花果枝留2~3个栗苞,20~30cm长的果枝留1~2个栗苞,生长弱的果枝留1个栗苞。树冠中下部多留,上部及外围少留。
3.5 病虫害防治
当地的病虫害主要有板栗胴枯病、栗白粉病、立枯病、栗红蜘蛛、果实象甲、栗瘿蜂、栗大蚜。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等清除出园外集中烧毁,刮除老翅树皮后进行树干涂白,在萌芽前全树喷施3~5°Be石硫合剂,萌芽后至落叶后全树喷施0.4°Be石硫合剂,可有效杀死越冬病菌和越冬虫卵;为防治栗红蜘蛛、栗实象甲、栗瘿蜂、栗大蚜的发生,在5月中旬喷施螨死净1500倍液+齐螨素2500倍液,可有效防治栗红蜘蛛的发生,栗实象甲、栗瘿蜂发生时于7月上旬~8月中旬、每隔10~15天喷洒1次氯氢菊酯1000倍液防治,栗大蚜虫发生期(5月下旬~6月上旬),及时喷施蚜虱净1500倍液。
(收稿:2017-04-15)
[1]孔德军,刘庆香,王广鹏.板栗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2014,2:118-130
[2]杨留成,禹明甫,杨艳丽.确山柴油栗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7,8:106-107
[3]朱小强.板栗空棚率防治试验研究[J].林业科技,2007,9:63-64
[4]李玉新,赵海强.板栗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5,1:31~32
[5]刘泽文.浅談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绿色科技,2013,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