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典型的碱污染死鱼事故剖析
2017-02-03韩育章
徐 伟 韩育章
一例典型的碱污染死鱼事故剖析
徐 伟 韩育章
近些年渔业污染事故频发,给渔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外源性污染造成的化学物中毒死鱼和渔用药物滥用导致的鱼类应急反应甚至死亡。去年,笔者就协助渔政部门处理了一起因外源性碱污染引起的养殖鱼类死亡事故,并为受损养殖户进行了渔业经济损失评估。经协商,污染方与养殖户达成赔偿协议,并改造了污水处理池和排水沟渠,妥善解决了此次污染死鱼事故和后续的潜在风险。
一、污染死鱼事件经过
2016年7月13日,武汉市江夏区某养殖户一小型养殖水库发生急性死鱼事件,死亡鱼类有草鱼、翘嘴红鲌、鲢鱼、鳙鱼、鲫鱼等,疑为水库东边一洗涤公司生产废水排入污染所致。死鱼发生第三天当地渔政管理站在接到养殖户报案后,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取样和调查笔录,并将水样送至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检测。笔者随同渔政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取样。
二、渔业经济损失原因剖析
根据水质检验结果,参照适用于水产养殖区的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限值,所检水库死鱼发生区水样中总磷和pH值的检测值分别为0.51mg/L和9.69,总磷超过标准限量值9.2倍,pH值超过标准最大限量值0.08倍。参照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执行一级标准”,所检洗涤公司排水沟水样中总磷和pH值的检测值分别为1.16mg/L和10.13,总磷超过标准限量值0.16倍,pH值超过标准最大限量值0.13倍。
磷是水体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效磷(主要来源于含磷洗衣粉等洗涤剂),在超量磷、氮等植物营养元素的影响下,水体底部完全处于厌氧分解状态,从而使水体富营养化。特别在静水水体,由于内源作用,水体中的底泥在还原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当底层水含氧量低而处于还原状态时(通常在夏季分层时出现),从而使磷酸盐释放入水中,富营养化会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而急剧发展,严重影响摄食性鱼类、中上层滤食性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生长。但0.51mg/L总磷的水样检测值,不足以造成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
水体的碱性超标大多源于外源的碱污染。碱是一类强烈的腐蚀性物质,又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由于刺激性使鱼鳃黏液大量分泌并凝结于鳃部,使鱼呼吸困难窒息;由于腐蚀性使鱼体及鱼鳃严重的损伤,更甚者,造成鱼体表面黏膜被溶解,使鱼失去了调控渗透压的能力而死亡。
天然水体对排入的碱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因为碱废水排入天然水体后能和水体中固相的各种矿物相互作用而被同化。这对缓冲天然水的pH值的变化有重要意义。但长时间的碱污染,会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自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妨碍水体自净,水质逐渐恶化,危害渔业生产。另外,碱污染物不仅能改变水体的pH值,而且可大大增加水中的一般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水中无机盐的存在能增加水的渗透压,对养殖生物和植物生长不利。在pH值大于9.5的水体中,养殖鱼类生物有较高的致死率。有实验记载,在pH值为9.5的水体中,鲢鱼、鲤鱼的24h致死率可达100%。
笔者在死鱼事件现场调查时,水库水体内尚有部分死鱼漂浮,在水库东部水域,偶见少量鱼类个体狂游、乱窜,钻入草中。现场调查发现,死鱼现象大都发生在水库东部水域,而其它水体较少发现死鱼,因为这部份水域邻近洗涤公司排污沟入库口。发生大面积死鱼现象后,养殖者曾大量使用益水灵、底改素等水质和底泥改良剂,尚能使死鱼现象有所缓解。
对死亡鱼类个体进行目测、镜检,除个别个体发现锚头鳋寄生外,没有发现大量致死性寄生虫侵害。取死亡个体体表黏液和肝等组织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未见明显的菌落群体,排除因寄生虫和其他疾病造成的鱼类死亡。事故发生水体呈淡绿色,没有出现清晨鱼类浮头现象,也没有发现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死亡个体体表黏液较多,鳃部大量分泌黏液形成凝结物。死亡鱼类个体品种选择性和个体大小的选择性不太明显,中上层翘嘴红鲌、鲢鱼、鳙鱼死亡较多,属典型的污染死鱼事故,尤以碱污染中毒致死现象最为明显。
三、碱污染中毒死鱼特征
水体呈碱性,一般pH>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碱中毒的鱼表现为刺激性狂游、乱跳、甚至窜上岸钻入草中、泥土中。体表大量黏液,甚至可以拉成丝,黏液凝结物多,黏液pH值比水体小0.5~0.6。鱼鳃及鳃盖腐蚀损伤,鳃瓣血液中血红细胞出现破裂、变形、自溶现象,鳃部大量分泌黏液形成凝结物。
四、小结及讨论
渔业污染事故是指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判断,此次渔业受损事件属于渔业污染事故的范畴,是一例典型的由外源性碱污染造成的渔业污染死鱼事故。笔者根据GB/T21678-2008《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为此次事故进行了渔业经济损失评估,为这次渔业污染死鱼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碱污染中毒死鱼的最典型特征是水体pH值一般大于9,值得注意的是水体的碱性除碱污染外,水体自身pH值变化也会增加水体的碱性,与浮游植物的呼吸会降低水体pH值相反,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体的CO2使水体pH值增高。另外,由于有毒藻类如铜绿微囊藻、小三毛金藻等优势种大量繁殖,使得光合作用增强,吸收大量CO2,使水体pH值增高,甚至超过9,所以水体常呈碱性,而这些藻类又适合于水体呈碱性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这是在处理碱污染死鱼事故中必须区别开来的。
(通联:430077,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