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水体交换引发网箱养鱼大量死亡事故的思考

2017-02-03吴纪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养鱼网箱库区

吴纪国 郑 萍

病害防治

一例水体交换引发网箱养鱼大量死亡事故的思考

吴纪国 郑 萍

2016年10月18日一大早,和溪镇良坎水库网箱养殖户杨永光、吴宗强焦急地打电话到正安县水产站,告知水库网箱鱼不明原因出现大量死亡。县水产站立即通知和溪镇渔业部门派人前往良坎水库上游河段调查是否有人往河里投毒或有不明死鱼情况发生。同时,组织水产技术人员赶往良坎水库网箱养殖基地诊断死鱼原因。

一、现场调查情况

1.网箱设置。网箱设置是以养殖户为基本单位,采取集中+分散的模式建设,有的集中在一片,有的相隔数百米至2km不等,但主要集中在库区中段。

2.18日早上网箱鱼表现。有的养殖户网箱鱼出现明显的浮头症状,但未见有死鱼发生。有的养殖户网箱死亡鱼类主要有中华倒刺鲃、大口鲶和赤尾鱼(花䱻)。其它鱼类鲤鱼、草鱼等无死亡。库区下游网箱死亡较中游严重,上游网箱鱼基本无影响。饲养鱼类密度大的网箱死亡较密度小的严重。死鱼体表无明显黏液,鳃丝发白,鳃盖和鳍条基部充血,眼球不充血不突出,肛门无红肿现象。

3.18日早上水库环境情况。网箱外的水库中没有发现野生鱼死亡,但发现下游和网箱底部有大量气泡往上冒,上游基本无气泡上冒。

4.水库上游河段调查情况。经和溪镇渔业部门派人在水库上游河段调查,未发现有死鱼,并且还有人在河边悠闲钓鱼,不知下游水库里发生死鱼一事。

二、其它调查情况

1.养殖历史。和溪镇良坎水库为电站水库,位于正安县境内芙蓉江中段,网箱养鱼始于1997年,全部为投饵式网箱,养殖水域基本无变化。

2.天气情况。发生网箱鱼大量死亡前约两周时间及死鱼发生过程中,良坎水库库区一直是阴天或阴雨天,风力1级或微风,气温15-20℃。

3.水库运行情况。良坎水库网箱鱼发生大量死亡前,由于水量有限,位于上游的牛都坝电站正在关闸蓄水。

4.排除鱼病或人为投毒。事发前鱼类活动、吃食均正常。死鱼体色正常,无明显消瘦、烂鳃、充血或积水等现象,可以排除短期内发生严重鱼病出现大量死亡的可能性。死鱼从下游开始向上游发展,死鱼种类存在明显的先后差异,与毒物致死对鱼类没有选择性不符。

三、死鱼原因分析

1.由于上游的牛都坝电站关闸蓄水,使得良坎库区长时间没有河水注入,形成死水水库。

2.发生死鱼事故前,持续阴雨天气,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对水中氧气贡献水平较低。此期间风力为1级或微风,引起水面风浪小,空气中氧气溶入水体也处于较低水平。

3.大量饲料残余、生物排泄物、动植物残体等长期积累,使得水库底部累积大量有机质、异氧细菌等,底部水质出现酸化现象,水质pH值偏低,形成大量“氧债”。同时,底部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如NH3、NO2--N、低级胺类、有机酸、H2S等)对鱼类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危害。

4.由于事发前水流量小,发电下排水量有限,水库底层水向下游运动时受到大坝阻拦后,会逆向上游流动并保持上升态势,大量富含有害物质从底层到达表层水体,出现下游向上游蔓延现象,致使死鱼发生过程中首先出现在下游网箱,然后向上游发展的表现。

四、事故思考

1.网箱养鱼是我国大水面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养殖户片面追求高产量的思想作祟,人为增大鱼类放养量,并大量投喂饲料和使用渔药,超越水体自身调节水平,造成水质恶化而影响鱼类生长,甚至死亡。

2.养殖户要不断增加自身的养殖知识,充分认识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逻辑关系,不要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和加大养殖密度。养殖管理期间要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类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对生产进行调整。

3.为了保护江河自然生态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应措施,电站在蓄水期间必须保持下游水生动物生态用水流量,在库区限制投饵网箱养鱼,提倡开发非投饵网箱养鱼。

(通联:563400,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手机:13984918278)

猜你喜欢

养鱼网箱库区
养鱼记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