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秸秆反应堆新技术富了全村人

2017-02-03刘庆学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凌海市反应堆全村

刘庆学

(辽宁省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 锦州 121200)

应用秸秆反应堆新技术富了全村人

刘庆学

(辽宁省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 锦州 121200)

凌海市大凌河街道尤山子村,是凌海市绿色黄瓜生产基地,从2007年引进秸秆反应堆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到现在全村秸秆反应堆技术温室面积达200亩,若每亩增收2000元,可增收40万元。

1 基本情况

凌海市大凌河镇尤山子村,位于凌海市市区边界,北郊,全村926人,286户,人均收入13 000元,现有温室320栋。地处城区附近,交通方便,且有从事多年种植蔬菜的经验,从70年代就已开始种植蔬菜,计划经济时就是供给城区蔬菜的专业村。因此,全村主要收入是蔬菜种植。

90年代初,引进日光温室的技术,是凌海市发展日光温室最早的村屯,近几年日光温室面积有了不断的增加。现在全村温室面积达到320亩,亩收入一般在15 000~20 000元。但是属于多年生产的老设施基地,多为90年代以前建造的温室,设施老旧,要进一步提高产值存在诸多难度,比如土壤病害越加严重。

2007年由乡村政府人员组织菜民去山东农科院参观学习,并开始引进了秸秆反应堆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问题,使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早期菌种购置于山东,后期通过锦州蔬菜站引进北京、沈阳等多地菌种。2008年扩展为30个示范区(户),菌种投入费用在300~600元不等,种植后增产效益明显,每亩增收3 000元以上。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作物表现为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明显增加。通过对内置型、外置型秸秆反应堆技术的试验,对比效果,现在全部采用行下内置型秸秆反应堆技术。2009年全村温室70%以上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面积达到200亩,亩增效益2 000元,全村增加效益40万元。

截至到现在为止,全村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的温室面积达到300多亩。

2 多方重视积极引导

村委会为了引进新技术,及时进行引导服务,促进了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村委会为农民去山东考察解决了资金问题,引导农民去山东考察并安排了示范、试验,并积极与市县农业推广部门联系,引进了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圃园秸秆反应堆菌种及沈阳生态所的固体菌肥,安排试验、示范30户。

3 存在问题

3.1 温室设备不完善,有的温室没有滴灌设备,在灌水时直接灌到秸秆里面,造成下部秸秆部分湿度较大,地温低,增产效果不明显。

3.2 畦上回填土层厚度不够,保水能力差,易形成干旱,部分出现缺水症状,对作物生长不利。

3.3 畦面高度不够,主要是老菜区,畦埂不改,造成秸秆反应堆畦面低于畦埂,不利于提高地温。

3.4 打孔过晚或有的不打孔,不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释放,影响栽培效果。

3.5 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及覆膜方法不当,造成气体危害。

4 发展方向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在设施栽培生产中使用增产增效作用明显,特别是在控制土传病害方面效果更佳,该技术越来越被农民所认可,现在生产中还有较多农民不了解这项新技术,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在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积极指导下,秸秆反应堆技术会得到迅速普及。

猜你喜欢

凌海市反应堆全村
VVER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系统的验证
全村唯一收件人
亩产过万斤的希森6号马铃薯在凌海市试种成功
辽宁省凌海市大刘台山遗址金代遗存发掘简报
虚拟反应堆
——数字反应堆
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预紧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的设计
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
Beams Up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