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2016年湘西自治州姜瘟病发生规律

2017-02-02董卫国鲁建华李晓明向微渊吴晓宏瞿玉国

吉林农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瘟病侵染

董卫国,鲁建华,李晓明,向微渊,吴晓宏,瞿玉国

(1.泸溪县植保植检站,湖南泸溪416100;2.湘西自治州农科院,湖南吉首416000;3.古丈县农业局,湖南古丈416300)

2015年~2016年湘西自治州姜瘟病发生规律

董卫国1*,鲁建华2,李晓明2,向微渊2,吴晓宏2,瞿玉国3

(1.泸溪县植保植检站,湖南泸溪416100;2.湘西自治州农科院,湖南吉首416000;3.古丈县农业局,湖南古丈416300)

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为湘西自治州生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2015~2016年湘西自治州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姜瘟病;发生规律;防治;湘西自治州

生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丰富。生产上常以姜瘟病危害最重,病原菌主要侵染生姜根茎部,造成植株枯死。目前全州生姜种植面积约5万亩,主要分布在泸溪、吉首、凤凰、永顺等市县,年产量7.5万吨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一、种性退化、连作重茬等因素影响,生姜主要种植区姜瘟病发生较重。据统计,全州生姜因姜瘟病危害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20%~30%,平均减产400~600公斤/亩,年损失总量约2000~3000万公斤,经济损失1.2亿元左右。

1 病害症状

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是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侵染生姜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被害根部呈黄褐色,直至全部腐烂;地下茎染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后内部组织软化腐烂,仅残存表皮,挤压病部可流出乳白色液体,散发臭味;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纵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后黄褐色腐烂,仅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叶尖和叶脉呈黄色,自下而上渐呈凋萎状,后变黄褐色,边缘卷曲,直至全株枯死[1-2]。

2 病原菌及致病机理

姜瘟病主要由青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引起。病原细菌除侵染生姜外,还可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烟草等茄科类作物。主要在土壤和植物根茎内越冬,翌年多从生姜根茎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直接进入导管,引起发病。也能从没有发病的次生根的根冠部位侵入,继而从木质部薄壁组织进入导管,并在导管内大量增殖和快速扩散,引起生姜叶片萎蔫,进而全株枯死[3]。

3 发生规律

3.1 发病原因

3.1.1 初次侵染源带菌姜种和土壤是生姜姜瘟病发生的主要初次侵染源,同时又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病源。据姚革、承河元等人研究表明,姜瘟病菌种姜、姜田带菌时发病率最高可达90%,土壤带菌而种姜不带菌时发病率达60%,而两者都不带菌时一般不发病。初次侵染病源通过流水、地下害虫等媒介可多次传播侵染,使感病植株成为再次侵染源。另外,带菌有机肥也可作为初次侵染源引起发病。

3.1.2 气候条件温度和降雨是姜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外部主导因子。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一般温度越高,潜伏期和病程越短,病害蔓延越快。平均温度25℃以上时,潜育期一般为6~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在15℃~20℃时,为41天;15℃以下很少发病。

3.1.3 土壤环境姜瘟病轻重与土壤质地有关,姜瘟病菌一般适宜在土壤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可存活2年以上。pH值6.5~6.9时多发病,中性或碱性土壤发病少。一般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排水畅通的砂质土壤则不发病或发病较轻;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黏质土发病程度重。

3.1.4 肥料因素姜瘟病发生与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数量有密切关系,施足定量腐熟有机肥可有效减轻病害,而偏施化学肥料容易加重病害发生。据王金陵等研究表明:基肥不足,追施氮素过量的田块,姜瘟病发生重;而有机质多,土质疏松,在生长期施磷钾肥较多的田块,姜瘟病较轻。

3.2 流行特点

据泸溪县解放岩观测点2年调查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湘西州生姜主栽区姜瘟病一般在6月下旬~7月初开始发生,个别田块6月中旬可见病株;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病害盛发期,历时约60天,其中以8月至9月上旬发病最重。9月下旬后气温下降,发病趋于平稳;11月上旬以后基本不再侵染,发病总历程约140天。

4 防治方法

姜瘟病属土传病害,一旦发生,在露地生姜生产中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方法能够彻底控制。因此,防治姜瘟病关键还是在于预防。

4.1 农业防治

4.1.1 轮作换茬生姜种植忌重茬,应注意合理轮作,避免与茄科类等作物连作或套种。轮作一般要求3年以上,重病区最好实行水旱轮作。另外,根据生姜生长喜温怕强光直射的习性,行间套种玉米、高梁等作物遮阳降温,可减轻姜瘟病的危害。

4.1.2 姜种选择与消毒因地制宜尽可能选择抗、耐病品种,如浙江铁杆青、义乌首姜、新昌小型竹边姜、广东细肉姜、四川犍为黄口姜、安微阜阳大姜、厦门同安土姜等。选择姜块肥大、色泽鲜艳、肉质鲜黄、不干缩、不腐烂、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作种姜。姜种催芽前应晾晒2~3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剂可选用福尔马林、农用链霉素、波尔多液等。

4.1.3 姜地选择与土壤消毒种植生姜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生产上常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氯化苦覆膜熏蒸,效果不错。据杨晓楠等(2010年)应用棉隆、氯化苦对姜瘟病菌毒力测定显示,氯化苦对姜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1.4 合理施肥,科学种植生产上应采取施足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巧施、轻施配方肥作追肥的模式,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合理密植,采用高畦或高垄配合地膜覆盖栽培,深挖围沟及排水沟,围沟不宜过长,以15米为宜,能保证沟沟相通,雨停不积水。

4.1.5 加强田间管理重视姜田排水,严格控制姜田灌水。一般选择人工浇灌,浇水量应适中,切忌大水漫灌。夏季干旱浇水应选择早晚浇,避免中午前后浇。重施底肥,轻施、巧施追肥,追肥要及时、合理,避免过多施用氮肥。有条件的可在行间套种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遮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4.2 药剂防治

在预防姜瘟病方面,对姜种及土壤消毒非常关键,可从源头切断病源。张正国等(2003年)应用氯化苦防治姜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氯化苦熏蒸土壤可有效防治姜瘟病,生姜增产四成以上。播种前采用氯化苦熏蒸,一般每亩需氯化苦25公斤,每30厘米一个点,施药后立即用地膜覆盖,地温25℃~30℃时覆盖7~10天15℃~20℃时覆盖10~15天,5℃~10℃时覆盖20~30天。后揭膜晾地,土壤中无气味后方能播种。

大田发病初期可选用可杀得3000(杜邦)悬浮剂500倍喷淋,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淋,或8亿个/克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淋,或10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淋,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淋,每隔7天喷淋1次,连喷2~3次。同时,应及时铲除病株和病土,对病穴消毒处理。

[1]郑存棉.姜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中国蔬菜,2007,1 (10):62.

[2]李翠兰,等.姜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J].西北园艺,2015(03):45-46.

[3]吕艳秋,等.临泉县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92.

[4]姚革,等.姜瘟病原菌及其潜伏侵染[J].西南农业学报, 1993(S1):27-32.

S436.32

A

10.14025/j.cnki.jlny.2017.14.033

董卫国,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病虫害监测及防治。

猜你喜欢

湘西自治州瘟病侵染
姜瘟病有效防治方法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姜瘟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湘西自治州禽流感H5、H7亚型的监测与分析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综合防治应对姜瘟病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以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为例
湘西自治州标准化人影作业炮站的建设与示范
湘西自治州稻赤斑黑沫蝉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