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 渔病发生期间水深管理及投饵控制的重要性

2017-02-02史艳伟邓晨曦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投饵有害物质

刘 方 魏 勋 史艳伟 时 兵 邓晨曦 简 康

论 渔病发生期间水深管理及投饵控制的重要性

刘 方1魏 勋2史艳伟1时 兵1邓晨曦1简 康1

渔业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具体可以分为致病性刺激、缺少必需物质及自身机能改变等因素,发病条件包括机体自身和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当渔业病害发生之后,为了更好的治疗与防控,多采用药物泼洒方法进行防治,而忽视日常管理的常规方法的应用,侧重探索致病菌分离鉴定等微观因素,而忽视其条件致病菌的发生条件的宏观变化,常常给渔业病害的诊断和防控造成一定误区,现将就水深管理及饵料控制进行分析探讨,揭示渔业养殖过程中水深管理及投饵控制的重要性,希望给渔业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一、渔业发病期间,水深管理的重要性

1.水体深度影响水体的温度缓冲能力

渔业病害高发季节,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造成水体温度上升,如果养殖水深度太浅,易造成水体温度整体上升太快,温度缓冲能力大幅减弱,水生动物无法在水体垂直截面找到适宜的温度水层,特别是夏秋交替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容易造成较大温差刺激,如果长期放任这种刺激,鱼类免疫力下降,易受致病因子侵袭而发病。

2.水体深度影响养殖水体有害物质浓度

水生动物养殖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有害物质基本一致,包括粪便排出,微生物分解底层粪便,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溶于水体,自由扩散运动而逐步分散到整体水体内,这个动态变化时时在发生。如果水深较低,则单位体积水体内有害物质浓度则较高,对水生动物的危害相对较高,反之,水深增加,整体载水量增加则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对水生动物的危害则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降低。所以当养殖水质不佳时,适当增加养殖池塘水深,会有显著效果。

3.水体深度影响养殖池塘整体载氧能力

水体溶解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部分来自于与空气与水面的接触,接触面积越大进入水体内的氧气越多。无论是哪个来源的氧气,进入了水体后,都会随着水体内的分子运动而自由扩散,逐布分散到水体的每个角落,而氧气的消耗除了包括养殖水生动物的呼吸作用之外,部分区域由于好氧微生物的存在,水体的溶解氧也在逐步消耗,尤其是在夜间,水体缺少光合作用的氧气来源渠道,而消耗氧气的通道一直开通,这就需要日间溶解的部分氧气总量足够利用,而氧气的总量则与水深有直接关系,如果水深度较浅,即使日间水体内的溶解氧浓度较高的,随时间推移和氧气的消耗,水体内的溶解氧降低较快,水生动物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

二、发病期间,饵料控制的重要原因

1.避免饵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饵料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成本,在鱼类发病期间,应注意鱼类的吃食情况,如果鱼类吃食情况不佳,不应再按照日常情况进行投喂,如果饵料剩余过多,养殖成本得以增加,而且发病期间,即使吃食,也因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转化率偏低,大部分有机物不能转化而排出体外,既增加了养殖成本又间接污染了养殖水体。

2.减少鱼体内脏器的消化负担

鱼类的消化能力与体内消化酶的活性有关,而鱼体发病期间,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酶活性降低,消化能力不强,如果不减少喂食,鱼体不能自控而进食,进入体内的食物会刺激体内消化酶的分泌,因消化酶活性不高,为了消化吞食的饲料,会进一步刺激鱼体分泌更多消化酶,抵消因酶活性降低而无法消化的部分功能,加重体内脏器负担,降低抵抗疫病的能力,因此减少喂食在发病期间很有必要。

3.促进细胞自噬功能,清除体内细菌和病毒

细胞自噬是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细胞在恶劣条件下确保其生存的基本应激反应,自噬能快速地为体内能量提供燃料,刺激细胞自噬需要“细胞对饥饿的响应”及其他类型的压力,自噬能消灭掉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细胞还利用自噬来消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是一种高质量的控制机制。该机制一般认为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而后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发现人类细胞同样存在细胞自噬机制,并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养殖的水生动物体内应普遍存在细胞自噬机制,鱼病发生时,减少投饵或连续多日禁食,使其在饥饿状态下有效激发水产动物细胞的自噬功能,清楚体内细菌和病毒,对鱼体的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发病期间生物体无进食欲望可以理解为生物进化过程中为消除体内细菌和病毒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这应是传统方法减少或禁食的科学依据。

4.改善有害病菌滋生的环境

减少饵料投喂,可以减少水体中有机物含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可能,如果投饵过多,则水体内剩余饵料沉入水底,将成为有害微生物繁殖的温床,成为池底多为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有害病原菌大量滋生,进入水体后进一步侵袭和危害水生动物健康,因此减少饵料投喂对水体中有毒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上述分析,在渔业病害发生期间,进行合理水深管理及饵料控制的具体分析,深入揭示了宏观层面养殖管理方法与微观层面的疫病发生、流行之间的动态关系,对有效防控渔业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联:272000,1.山东省济宁市渔业监测站;2.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投饵有害物质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国RoHS)信息报送情况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