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与研究
2017-02-02刘浩源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
□ 刘浩源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
大数据下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与研究
□ 刘浩源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很多国外进口食品进入到我国市场中,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种类,与此同时,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们所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大数据下进口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当前,社会经济实现了全球化的发展,进口食品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进口商品中,有很多都是进口食品,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率也逐步增多,一些不法商贩看中了我国庞大的食品市场,制作劣质的进口食品,以牟取私利。因此,我们应重视进口食品安全管理,并采用大数据的手段,实现对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
存在微生物污染现象
在进口食品检测中,有的食品中发现了微生物污染,一旦流入我国境内,被消费者所购买、食用,将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微生物有可能是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受到污染,也有可能是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的。
存在品质不合格的现象
有的进口食品,品质达不到我国食品质量的标准。例如,前几年我国公安查获了一批从越南来的“僵尸肉”,都是冷冻了十年以上的肉质食品,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品质远远达不到食品安全标准。
存在着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现象
我国食品监督局对于食品添加剂有着明确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添加剂一律不准出现在食品中。但是在一些进口食品中,这些添加剂依然存在,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与我国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要求不同,使得进口食品的质量不符合我国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
存在着中文标签不符合要求现象
在对进口食品安全进行检测的时候,发现有的进口食品没有加贴中文标签,有的虽然贴上了中文标签,但是标示不够规范,食品名称无法对产品的真实属性进行表述,配料清单不全,净含量不准确。生产日期不标准或者任意篡改等,这些行为都对我国食品安全造成了危害。
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
在对不合格进口食品通报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每年都有约20%的进口食品因为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有的进口食品中检测出重金属超标、禁用药物或者农兽药残留超标等。
大数据下,提高我国进口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措施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拥有了大量的数据资源,能够实现对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具体来说,当前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对进口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决。
强化进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进口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负责对进口食品进行采购、储存和运输,对于食品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我们应使其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对于一些植物油、奶粉等产品,生产经营商应提供产品检测报告,使其能够与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相符合。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员制度,能够使食品安全员在这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从根源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做好进口食品的风险管理
面对大量的进口食品,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风险,为了能够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控制,我们应执行安全风险管理措施。首先,我们应建立进口食品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并甄别其准确性,从而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其次,我们应针对不同国家的进口食品,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方法,例如,美国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从美国进口的食品可以适当放低要求;非洲国家近年来疫情比较严重,从非洲地区进口的食品应做好检测工作,对其进行重点管理,确保其质量。最后,我们应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将一些不良的进口食品生产经营商加入“黑名单”中,禁止其进行进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建立进口食品安全检测网站,将有问题的进口食品名称及生产商进行公布,让广大消费者也能够知情,保障自己的权益。
做好与消费者在进口食品方面的交流
当前,进口食品在我国消费者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很多消费者认为进口食品的材料比较好,食品质量有保障,因此更倾向于选购进口食品。有的消费者为了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取进口食品,通过一些不法平台进行购买,购入存在安全问题的进口食品,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因此,食品安全部门应定期在一些网站上公开问题产品名单,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并借助媒体的力量,指导消费者在有保障的网站上、食品店中购买进口食品,降低消费者上当的概率。
结语
在时代的发展中,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购买进口食品。因此,做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应积极对当前进口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对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进行探索,从而保障我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