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湖北水产昂然起航
2017-02-02
转变发展方式,湖北水产昂然起航
2月14日,湖北省水产工作会在洪湖市召开。 笔者在会上获悉,2016年,全省各级渔业部门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克服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渔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今年,我省水产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灾之年保增收
去年7月,洪湖市沙口镇东湾村遭受洪涝灾害袭击,村支书王常告诉记者,幸亏水产科技人员及时到来,帮助渔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科技人员进村指导渔民进行河蟹本地化培育,苗种成功培育后,渔民没有遭受经济损失,反而还赚了钱,”王常说。
同样受灾的还有麻城歧亭镇虾鳖稻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在当地水产部门的指导下,养殖户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并邀请专家对该基地精准施策。结合专家的意见,实行种草养虾及“轮捕轮放”等补救方案。至10月份,基地共挽回损失40万元,确保农民年收入不减。
去年,全省各地在当地水产部门的指导下抢抓灾后重建工作,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据统计,全省渔业2016年累计投入复产资金30多亿元,补投鱼种3.17万吨、鱼苗87.5亿尾,修复渔业机械52118台套、生产用房10340座。这个夏天,有2400多名技术专家奔赴洪灾一线。他们在塘间田头手把手指导抗灾复产,实现了大灾之年抗灾夺丰收保增收的目标。
2016年,这个百年难遇的大灾之年,全省淡水水产品总产量470万吨,同比增长3.28%,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7200元,同比增长11%。
“三艘航母”强势领跑
2016年,我省水产“三艘航母”加速航行,领跑全国。
据省水产局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各类小龙虾生产总面积达到465.2万亩,同比增加13%,占全国六成以上;河蟹养殖面积超过300万亩;黄鳝产量占全国近一半。
省水产局副局长林伟华说,今年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一鱼一产业”战略,做虾、蟹、鳝鳅,做强龟、鳖、鳜。
日前,省政府正式批准《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省小龙虾产量、产值将翻一番,我省小龙虾将稳步踏入千亿产业。
让稻渔综合种养再立新功
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稻渔综合种养一直被认为破解了“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是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环境和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去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9.89万亩,总面积达到381.18万亩,其中“稻虾共作”和“稻虾连作”面积352.68万亩,稻田小龙虾产量达35.61万吨;“稻鳖共作”13.4万亩,“稻鳅共作”15.1万亩。
在去年灾情中,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经济损失相对较小。在复产过程中,全省掀起了稻渔综合种养新高潮,新增稻渔综合种养9万亩。
据省水产局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9.89万亩,总面积达到381.18万亩,全省从事稻渔综合种养的合作社达1051个、百亩以上种养大户4637户。
目前,我省正积极培育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积极组织省内水产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产销对接会,鼓励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
(来源:农村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