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 应用

2017-02-02石国军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全池养殖业中草药

石国军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 应用

石国军

一、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治疗上的作用机制探究

1 作用机制

中草药的提取主要是根据一些自然界的原生态产物,而这些自然界原生态的产物往往在结构上都是优化并且具备自然属性的,在进行一些水产养殖业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无副作用。并且中草药原料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质,这些免疫活性物质相比于人工制造的杀虫剂以及抗生素等能够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例如多糖能够有效地提升水产生物内部的免疫能力,使得水产生物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和脾脏细胞实现再生功能,提升免疫细胞的作用效果。

2 应用状况

在实际应用当中,中草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金银花﹑黄芪等。金银花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成,养殖水体中的细菌细胞壁无法生成后就无法进行分裂,最终达到增强水质的目的。黄芪则能够有效地降低细菌的繁殖功能,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在细菌分裂过程中刺激其产生大量的干扰素,而干扰素降低了细胞的繁殖分裂功能。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中草药不仅能够发挥出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反向的抑制作用。比如说有的水产生物在成长过程中,体内的DNA合成可能出现急剧上升或者急剧下降的趋势,而这两种趋势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水产生物的生长和繁育。针对这一问题,利用中草药能够有效的解决,中草药不仅能够促进水产生物提升DNA的合成效率,同时也能控制好水产生物的DNA合成速度,保证其在平衡状态。

二、具体的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中的应用

1 大黄

大黄主要是根茎等入药。大黄在实际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而普遍的,不仅抗菌效果非常好,而且抗菌种类非常多,能够对大部分的细菌产生抑制的效果。具体的用法为每亩鱼池使用大黄500g,加入10kg的氨水进行稀释,浸泡12小时后,取药液全池泼洒,对于细菌性烂鳃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鱼类出血病的防治过程中,大黄效果也较为显著。具体的使用方法为,根据池塘的大小来确定大黄的使用剂量,利用氨水进行稀释调和,最后在整个鱼池中进行喷洒。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会加入一定的硫酸铜,硫酸铜在杀菌上具有显著的效果,结合硫酸铜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大黄的施用效果。

最近有数据显示,在饲料中添加1%的“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连用5天,对治疗草鱼出血病有效。五倍子煮汁全池泼洒或将菖蒲研汁加食盐﹑人尿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3~5天,可治疗由水霉等真菌引起的肤霉(水霉)病。

2 地锦草

地锦草,别名奶汁草﹑血见愁﹑铺地红,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沒食子酸,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在治疗肠炎﹑烂鳃等鱼病过程中发挥效果明显,是一种普遍认可的中草药。其具体使用方法: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全草)1kg(鲜草5kg)铡碎煮汁后拌入鱼饲料中或制成药饵,每日投喂1次,3天为一疗程,可治疗青鱼﹑草鱼肠炎﹑烂鳃病,预防减半。

三、当前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发展来看,水产养殖业中中草药的应用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来说水产养殖所使用的中草药有的部分含有其他杂质,有些供应商为了增加中草药的效果,而私自添加一些非法的化学成份,这些化学成份中可能含有相应的抗生素和杀虫剂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草药的效果,但是也对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

其二,有些业主缺乏对中草药使用规范和标准的认识,往往在中草药使用上选择了错误的使用方式方法,最终不仅得不到有效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导致水产生物出现大量的死亡。

最后,当前部分水产养殖所需的中草药成本较高,并且在采集上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中草药的成本是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部分中草药得不到有效推广的原因。

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治理所出现的疾病效果,规范中草药的使用情况,最终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通联:072550,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农业局)

猜你喜欢

全池养殖业中草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健康养殖问答(25)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脑筋急转弯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