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鲈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2017-02-02龙敏
龙 敏
河鲈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龙 敏
河鲈属鲈形目,鲈科,鲈属,俗称五道黑,是一种名贵的冷温带淡水鱼,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伦古河流域。它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流传有“尝罢河鲈不思鱼”之说,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但河鲈夏花到规格苗种培育是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
2012年新疆兵团第十师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河鲈原种场,在这四年期间通过与新疆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合作,在河鲈苗种培育试验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苗种培育新技术、新方法。苗种成活率及产量大幅提升。由最初成活率不足10%到2016年的50%,亩产达360kg以上。减轻对野生河鲈捕捞强度,使其资源得到恢复,种质资源得到保护和利用。现把河鲈苗种培育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苗种来源
苗种来源于额尔齐斯河水系的野生河鲈原种亲本储备后繁殖所得的3cm夏花。
苗种质量按照地方标准DB65/T2157-2004选择。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格健壮、无伤无病。
二、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选择主要依据苗种培养规模来确定,但为了方便水质调节和苗种培育过程的日常管理,最好选择面积为2亩左右池塘,水深0.6m左右,3cm夏花放养密度控制在(1.5-2万尾/亩)。在放苗前3周,每亩用生石灰150kg进行清塘消毒,以杀死病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放苗前1周施发酵过的粪肥300kg,以确保鱼苗下塘时有足够的浮游动物作开口饵料。
三、苗种投放时间
在新疆高寒地区一般选择在5月份中旬,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投放比较适宜,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投放。
四、日常管理
河鲈鱼苗下塘一周后,每日泼洒鱼糜水(将鱼糜与水按1∶7的比例充分搅匀)选择在池塘的一个长边进行泼洒,泼洒面积要大,泼洒量由池中浮游动物数量决定。浮游动物数量足够时应减少泼洒量,防止出现因浮游动物过多造成的缺氧浮头。
放苗两周后适时注水,每次注水深度10-15cm,注水时间不能过长。河鲈苗种对溶氧要求较高,应采用加水或机械增氧的方法保证溶氧。
当河鲈鱼苗全长达到10cm以上,规格为25-30g/尾时,采用冰鲜小鱼块投喂,其規格控制在河鲈体长的1/3左右。投喂时要有耐心,开始时少投,当抛出的饵料吃完、河鲈上浮抢食时再投喂,直至河鲈下沉不再抢食才停止投喂。河鲈易暴食,饵料投喂并不是越多越好,投饵量控制在其体重的2%-8%,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根据摄食情况、活动状况、天气情况等灵活掌握。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检查,认真观察鱼群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五、病害防治
河鲈苗种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发生病害,但由于此次尝试投放密度大的苗种培育方式,因此做好预防很关键。具体操作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隔一周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20cm,当水质恶化时要采取换水的办法调节水质。每隔半个月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散一次,用量为0.25-0.3g/m3水体。
六、结果
经过四个多月的养殖,共获得河鲈鱼种800kg,平均规格在70g左右,培育成活率为50%,并于9月28日成功放流于额尔齐斯河流域。
七、小结
1.前期投喂鱼糜时,必须剔除大的鱼刺。以防鱼苗吞食时卡在口腔内致死。
2.投喂时一定视吃食情况来定投喂量,减少鱼糜对水质的污染和提高河鲈苗种对饵料的利用率。投喂太多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泛塘。
3.当天气长时间阴天时,要及时增氧,防止发生缺氧浮头现象。
此次试验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出池规格大小不一,估计与投喂饵料数量及引食工作有关,希望此次试验对以后苗种培育有一定的借鉴。
(通联:836000,新疆北屯市邮政局6号信箱新疆兵团第十师特种鱼类救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