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2017-02-02萌李征远刘月芬刘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5期
关键词:敌害环沟放苗

陈 萌李征远刘月芬刘 诚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陈 萌1李征远2刘月芬3刘 诚4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在我地区已经多年了,稻田一般亩放苗0.5万尾,放苗规格5cm以上,一般亩产量200kg左右,亩纯利润一般在4000元左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成熟,现将有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工艺流程介绍给大家:

一、稻田的选择与建设

稻田的选择,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亩为宜,稻田要求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稻田保水性强,在稻田地中开挖环沟、环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左右,在距离田埂100~200cm处开挖宽度、深度均为60~80cm的环沟。环沟的土用来加宽、加高、加固田埂。

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尼龙塑料薄膜、窗纱网等(底部入泥30cm)建设30~50cm高的防逃墙。防敌害进入以及防止泥鳅钻洞、跳跃逃逸,同时进、出水口加设拦网。

二、施肥管理

为了保证稻田泥鳅苗下塘即有充足而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也为了并保证泥鳅生长过程中浮游生物不断供给,要做到坚持一次性施足基肥,根据稻田具体情况,在稻田来水耙地前,把全年基肥总量的80%左右,施到田面,然后进水、耙平地、无土块。全年另外20%左右的肥,在插秧秧苗返青以后视情况进行追肥,每次每亩施肥不超5kg左右,避免一次性施肥量过大,水中氨氮含量超标,对泥鳅鱼有危害;同时要注意施肥时,靠环沟近2m左右的地方不要施肥,因为每天泥鳅在吃完饵料后,在此处排便较多,相对来讲,环沟附近肥量较大,秧苗长势较快,如果施肥时再平均施肥,容易造成环沟边缘秧苗后期倒伏现象。

三、放苗前的准备

1.修整稻田

三月初用机械或人工开挖稻田环沟,加宽加高田埂,田埂坡度按1∶1比例修复、夯实,池顶宽不小于1.5m,进排水口按对角设置。

2.防敌害设施

一是防陆地上的敌害,如蛇、鼠、蛙。防逃墙材料采用尼龙薄膜,将薄膜埋入土中10-20cm,剩余部分高出地面60cm,其上端用尼龙绳做内衬,将薄膜裹缚其上,然后每隔40-50cm,用竹竿作桩,将尼龙绳、防逃布拉紧,固定在竹竿上端,接头部位避开拐角处,拐角处做成弧形。进排水管用60目网片包好。

二是防鸟网设施。防鸟网一般在插完秧后进行设置,防鸟网是养殖泥鳅的一项重要工作,鸟类对泥鳅的危害非常大。养殖期间在稻田顶部必须全面覆盖防鸟网,网眼直径2-3cm,不宜太大,严防小型鸟类进入,防鸟网要高于水面1m以上,杜绝鸟类落在网上,由于自身重量使网距离水面较近,鸟类仍然可以吃到泥鳅;同时防鸟网四周边缘要与防敌害墙上端紧密结合,严防鸟类等敌害横向进入养殖区域,避免对泥鳅的伤害。

3.进水消毒。放苗前10天进水,进水管安装长2m内层80目、外层100m目的筛网,以严防野杂鱼及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初次进水深度为60cm,进水后每亩用生石灰100kg全池泼洒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致病菌。

四、水稻品种选择与栽插

养殖泥鳅稻田的水稻品种应选择抗倒伏、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每年5月初~5月底移栽结束。水稻移栽前,在床苗未移入大田时,秧苗施一次送嫁农药,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农药失效后再移栽,移栽时要求合理稀植,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也可有效防止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水稻移栽后每7~10天追施一次水稻分蘖肥,一般每亩不超5kg尿素,如果一次性施肥量过大,造成水中氨氮含量过高,对泥鳅鱼将产生不利影响。

五、泥鳅苗种放养

1.放养时间

一般待水稻移栽后,一周左右水稻秧苗返青,同时要保持环沟内水质透明度25~30cm,水深60-80cm,稻田面3~5cm水深。

2.缓苗技术

放苗应选择晴天的上午,放苗位置应在稻田的上风头。要求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害。同一块稻田要放同一规格,在同一天之内把鳅种放完,便于整体养殖管理。

鳅苗运到田边,不要急于放苗,应先缓苗。首先将运苗袋坐入池水中,静置20-30分钟,使袋内外温度达到一致,打开袋口,再分多次缓慢加入池水,最终加水量与原袋内水量相当。

3.鱼体消毒

鳅种下塘前进行严格的鱼体消毒,灭杀鱼体表的病原生物,使鳅种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出大量黏液,下塘后能预防池水中的病原生物侵害。

鱼体消毒方法:在上述缓苗后,把鳅种放入3%-5%的食盐水容器中浸泡5-10分钟,为了防止缓苗时鱼苗缺氧,容器容水量要足够大,也可适量充氧,掌握好苗种消毒时间,然后再将鱼苗以及消毒盐水一同放入池塘。

4.放养数量

投放泥鳅苗种,放养规格5cm,亩放养量0.5万尾左右。

六、田间饲养管理

养殖管理根据泥鳅生长的不同阶段投喂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饵料,前期投喂饵料蛋白质含量36%,中期鱼苗投喂饵料蛋白质含量32%,后期投喂饵料蛋白质含量28%。饵料以膨化漂浮料为主,膨化饵料漂浮水面,便于掌握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

在泥鳅放养初期,由于池内天然饵料比较丰富,刚刚投放的泥鳅苗对新的水域生长环境不太适应,泥鳅鱼摄食较少,每日要少量人工投饵,鳅种下塘后第二天可以投喂饵料,选用粗蛋白36%、粒径为1.5mm的饵料,以后随着泥鳅规格增大,饵料粒径也要相应加大,保证饵料的适口性。

泥鳅投饵料率,前期一般5%-8%,后期3%-5%,投喂量视泥鳅摄食、天气、水质、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一般不投喂,每次投饵后以半小时左右吃完为准,每天投饵四次;由于泥鳅贪食,为了防止泥鳅胀气病的发生,投喂膨化饵料前,一定要先把饵料浸泡透后再投喂,防止膨化饵料未泡透被泥鳅食后,在体内吸水膨胀,造成泥鳅胀气病的发生。

前期要保持稻田水深5~10cm,待秧苗分蘖后,大约在7月15日~25日期间要进行烤田,把环沟内水加至60cm左右,同时要2~3天换一次。到7月中旬以后,视泥鳅、水稻生长情况,要逐渐增加水量以及人工投饵量。

在投喂初期,要将饵料均匀地撒在环沟内,以便让泥鳅养成在环沟定时、定点、基本定量取食的习惯,有利于泥鳅集中摄食,便于观察投喂,减少浪费,白天投喂量占全天的三分之二左右,晚上投喂量占全天的三分之一左右。阴天投喂减量,雨天停喂,避免投喂变质饵料。

在7月20日-8月30日,泥鳅投饵率5%-8%左右,在高温季节要适当加深田间水位,平时保持田面水深15-20cm,并要注意换水,当稻田水温高于30℃时,要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以免过多的残饵、有机碎屑腐烂败坏水质,严加防范水质变坏,一般每5-7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深度在3-5cm,要保持田水透明度25cm左右,环沟水深80cm,环沟水色保持黄绿色最佳。

在8月30日以后,田间管水要干干湿湿,要灵活投饵,要据水质情况、水温情况、天气情况、泥鳅活动情况灵活投饵,投饵率一般在4%-5%,当水温低于10℃时停喂,同时要及时捕捞泥鳅上市出售。

七、巡塘

坚持每日巡塘,注意观察水质与水色变化、泥鳅活动和生长、摄食、防逃设施、防敌害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八、稻鳅病虫害防治

泥鳅养殖死亡高峰在投放苗种后一周左右时间段,主要是烂尾病、肠炎病、寄生虫病、水霉病,死亡率达到10%-30%,在投放苗种时可用聚维酮碘进行药浴。泥鳅鱼入塘后,据情况可以使用霉平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针对车轮虫、三代虫也要用专门的药品进行及时处理,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时期。要定期用二溴海因或碘制剂进行消毒预防,间隔三天后,使用微生态制剂。泥鳅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健康养殖。每月进行一次防病,即在饵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多维、免疫多糖等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连喂5-7天一个疗程。

由于稻田养殖的泥鳅具有除草保肥,灭虫增肥作用,因此水稻病虫害发生率也较低。一旦水稻发生病害,我们必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在用药前环沟内要加满水,采取分片、分面积使用防病虫害药物,采取稻田的一半先用药,稻田剩余的一半隔天再用药,以便让泥鳅在田间有躲避的场所。

一般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而水剂在露水干后中午左右使用。在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以便尽量将药喷在稻叶上。在下雨前不要施农药。施药后,次日再将环沟水换掉1/3~2/3。要严禁含有甲胺磷、毒杀酚、呋喃丹、五氯酚钠等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稻田。泥鳅对敌百虫较敏感,严禁使用。

泥鳅疾病防治,一般前期使用中草药类产品预防疾病;7~8月根据情况每隔10-20天左右,在饵料里添加如氟苯尼考、保肝护胆、免疫多糖、多种维生素等;中后期使用中草药,适当添加允许使用的抗生素类产品,增强泥鳅鱼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预防泥鳅鱼赤鳍病、肠炎病等发生。

九、泥鳅收获

当泥鳅达到上市规格就要分次捕捞上市,以便减轻田内泥鳅负荷量,有利于促进泥鳅快速生长。

泥鳅捕捞方法:可以采取地笼、流水刺激、降低水位把泥鳅归入环沟中进行捕捞等方法;捕捞数量、捕捞规格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捕大留小,实现泥鳅养殖的最佳经济效益。

(通联:1.125200,辽宁省绥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118300,中国海监东港市大队;3.124000,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4.124201,大洼区田家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敌害环沟放苗
为何丹顶鹤总爱用一条腿站着
动物们的自卫绝招
青虾育苗新模式
——环沟直放抱卵虾
诗意的劳作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养鱼稻田 的 选择 及 基本设施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