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渔业的思考
2017-02-02曾仁甫
曾仁甫
重庆市铜梁区渔业的思考
曾仁甫
铜梁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离重庆主城50km,地处丘陵区与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东南靠壁山区,南邻永川区,西南与大足区接壤,西北界潼南区,东北相邻合川区。南北长60km,东西宽40km,全区幅员面积1334k㎡,全区下辖2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现有人口85万人。
一、我区渔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利用与产量情况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保持在5333hm2左右,2015年水产品总量达3.17万吨,人平占有量37kg。
水库:根据原铜梁县人民政府关于《铜梁县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全区饮用水水库19座,面积642.6hm2,采取生态养殖;除饮用水水库外还有93座,面积541.1hm2,采取健康养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投喂饲料、施用渔业允许渔药。全区水库全面禁止有机粪肥和无机化肥养鱼。2015年全区水库鱼产量1500t。
池塘养殖:全区现有池塘面积3539 hm2,2015年池塘产量27742吨。专业鱼池产量一般达到15000kg/hm2以上;农村三坪塘主要承担农灌为主,养鱼为辅,同时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蓄水量减少,鱼产量有高有低,一般鱼产量在3000-9000kg/hm2。
稻田养鱼受连年干旱、洪灾、水稻机栽机收、蔬菜基地大量占用田地等的影响和大量劳动力外出,昔日我区稻田养殖面积最高年份达5300hm2,2015下降到一半以下,稻田养鱼产量只有400余吨。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目前,新增专用池塘养鱼,已成为我区渔业发展的主流。近几年来,一是我区利用市级农业切块资金新建了一批生态鱼池;二是一些企业转向,如房地产企业投入资金建鱼池;三是外出打工者回乡后利用自已手中结余的资金,承租当地或异地农民的成片土地挖池养鱼;四是城镇人员利用自有资金到农村去转租农民田地修建鱼池,每年新增67hm2以上的商品鱼池。而这部份鱼池成为我区大力推广名优特新品种和先进适用的养殖新技术基地,鱼产量也是我区最高的,产量一般达到15000-20000kg/hm2。
2.养殖结构趋势
常规鱼养殖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名优特新品种养殖。近年来,由于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站加大了名特优新水产品种的推广力度,先后从外地引进试验、示范养殖了娃娃鱼、湘云鲤、湘云鲫、罗非鱼、淡水白鲳、淡水鲨鱼、小龙虾、斑点叉尾鮰、台湾泥鳅、美国青蛙等以及开发地方名优鱼如江团、南方大口鲶、翘嘴红鲌、黄颡鱼、岩鲤等名优品种近40个;名优鱼类养殖面积逐年增大,2015年全区名优水产品达15000吨,约占水产品总量的47%。
3.渔业投入的方式及所起的作用
近几年,国家实行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体现在渔业生产上的规模化养殖补助、山坪塘的改造等,大大激发了养殖企业、养殖合作社、渔农建池的积极性。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国家、市及区财政在小型水利建设和农业方面投入的资金上亿元,既增加了蓄水抗旱能力,又改善了养鱼条件,为促进渔业生产夯实了基础。因而大量利用承包地或集中租赁其他农民的土地挖池养鱼的现象,在全区各镇(街道)随处可见;调整养殖品质结构、推广先进实用的养殖技术、实施无公害养鱼等已成为渔农们信息交流的主题;不少渔农已开始利用互联网、微信等获取渔业生产发展信息、养殖技术,互相交流经验和推销自己的产品等,充分显示出我区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
4.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渔业行政执法、管理处于“三无”状况。即无牌子、无编制、无经费。渔业生产发展初期,主要是鼓励渔农或广大农民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普及推广科学养鱼技术,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试验、示范等;而生产发展到目前,渔业生产的统筹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行政管理等凸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渔业已由生产发展型向生产管理型转变。而我区具体履行渔业行政执法管理的是区农委执法大队,既无牌子,又无编制和经费,与国家渔业法律、法规严重脱节,因此,宣传贯彻渔业法律法规和查处渔业案件、纠纷等显得软弱无力,造成一些地方危害渔业生产的案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生产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严重制约了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2)渔业发展的科技力量较弱,后劲不足。作为我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的铜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全区江河、池塘、稻田等的渔业规划、养殖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现有人员5人,其中水产专业3人,已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而镇(街道)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水产发展工作,即使个别镇(街道)有学水产的大中专学历的技术人才,但也没有用在水产事业上,在技术服务、指导及信息反馈等诸方面出现断层,事业技术人员与事业的发展需求及不相称。
(3)水产品生产质量不是很乐观。由于一些渔业生产单位、养殖业主在水产品生产过程中过度追求产量和效益,不严格按照水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进行生产操作,大量使用鱼药,使用渔药后又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这些人为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
(4)渔业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我们虽然获得了各级财政对渔业补助、示范基地建设经费等,但总量有限,地方配套严重不足,民间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出来,因此,用于渔业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我区渔业发展的思路和主攻方向
根据国务院[2009]3号文件精神、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全市每年渔业工作会议部署,我区渔业发展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市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走现代渔业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渔农增收致富谱写渔业新篇章。要实现我区渔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1.建设和发展现代渔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推进重庆市完善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以及中央、市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不断提到“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强调“好字当先”,这就要求我们渔业发展不但要重视发展速度,更要保证发展质量,要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市场供给、促进渔农增收作为我们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一切工作的首位。
2.建设和发展现代渔业必须紧密结合市情、区情和渔业发展实际。当前我区渔业有了一个较为良好的起步,品种结构调整有序,市场发展空间和单产潜力大,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存在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经营模式有待改善,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渔业发展与支撑的保障能力不足。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立足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3.建设和发展现代渔业必须不断深化认识,创新工作方式。现代渔业相对传统渔业而言。必须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我们要统筹兼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处理好产业发展和资源养护、生态保护与渔农生产生活、渔业生产与市场开拓、养殖产量与质量效益四个关系,促进我区渔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4.建设和发展现代渔业必须着力提升铜梁渔业的知名度,主攻方向是打造都市型休闲渔业。遂渝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和重庆三环交通网的形成,铜梁已融入重庆主城功能拓展区,我们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在沿城镇和高速公路匝道口附近建设一批规模化养殖,集休闲娱乐、游钓、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生态渔业示范园区。
(1)垂钓休闲:垂钓休闲不仅适合中老年人,也适合青少年。由于垂钓不但可以享受专注静待的养性、与鱼儿斗智的乐趣和鱼儿上钓的满足,更有晓知鱼趣与钓技竞赛的成就感。所以垂钓休闲几乎是现代都市人节假日的首选。但要真正达到人们对垂钓休闲的需求,就必须改变现状,要在鱼塘的结构、钓台的设置、鱼类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服务上做足功夫。
(2)观光休闲: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渔庄,必须要有独特的观光性,要能够吸引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人有一种回归大自然和原生态环境的感觉。休闲渔业的观光项目很多,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实施场景观光、鱼类观赏、传统捕捞观赏和名优水产品鉴赏等,只要设施功能齐全,要吸引众多的都市人是完全可能的。
(3)娱乐休闲:娱乐休闲也是多功能休闲渔业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这种渔业场所大多是富裕一族消费的地方,它一般都设有棋牌娱乐、歌舞娱乐、沐浴休闲和民俗娱乐等。可供不同档次的消费者选择。
(4)渔家生活体验休闲:这也是都市游客、特别是众多青少年喜欢的休闲项目,如体验劳动、体验投饵、体验捕捞、体验收获、体验上厨烹调等,以自己的喜好为荣也可吸引大众游客。
三、增强渔业发展后劲的对策和措施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渔业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渔业行政及执法管理,保护渔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渔业行政及执法管理是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环境、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渔业法》及《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虽然有效保护了我区渔业生产的发展,但损毁渔业资源、污染渔业环境、损害养殖业主利益的事件仍时不时地发生,实施“13552”战略,建设“美好铜梁”迫切需要区委区政府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尽快建立或完善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行政执法队伍,明确其待遇和职责,又要加强对渔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支持渔政管理人员大胆搞好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各镇(街道)也可依据渔业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乡规民约或村规民约等,及时披露、严厉打击危害渔业生产的不法事件,确保渔业生产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
2.健全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科技促发展。技术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要把先进实用的技术传送到广大渔农手中,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就必须有一支精通业务技术的科技人员组成的技术推广队伍,去从事技术推广工作。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区有水产技术推广站,乡镇落实有土专家、田秀才做技术推广工作,所以我区渔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步入全市前三甲,自解散乡镇水产人员后,再无人员具体参与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乡镇出现了断层,对渔业生产发展情况一问几不知。因此必须尽快完善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定岗定责,形成以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为核心,镇(街道)技术人员为骨干,养殖企业、合作社、大户为重点的技术推广网络,控制和减少渔业发展中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广大渔农的经济效益。
3.增加政府投入的引导,增强渔业发展的后劲。实践证明,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投入和引导。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相关渔业的投资上重视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稻鱼工程改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渔业发展的作用。目前,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在投资导向上仍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设立渔业发展基金和奖励基金。重点扶持渔业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渔业协会和有发展潜力的渔场等,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基地化经营。
二是增加科技示范、试验经费。广泛开展名、新品种试验示范、繁殖与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含量,增强渔业发展的后劲。
三是武装渔业行政执法手段。提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力度,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4.加强水产品投入、产出的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鉴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强化水产品的抽检力度;另一方面要从生产的源头上下功夫,严格监督水产业各养殖业主建立生产档案,要从鱼种、饲料、药物、休药期和各生产、流通环节上环环把关,确保生产出人民放心的、高质量的水产品上市。
(通联:402560,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龙门街 重庆市铜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023-4568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