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位行情下的淡水鱼类养殖盈利模式
2017-02-02高和俊
高和俊
渔业论坛
高价位行情下的淡水鱼类养殖盈利模式
高和俊
都说2016年上半年鲫鱼行情已经好得离谱,可今年春节过后,银鲫塘口收购价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2月17日到2月24日:短短一周内,盐城银鲫收购价上涨了2元/kg,0.4kg/尾左右规格的达到16元/kg左右,0.5kg规格17元/kg;2月25日到28日:3天时间内又飙涨2元/kg,0.4kg规格的价格达到18元/kg,0.5kg/尾规格的银鲫价达到了19元/kg左右。10天左右的时间里,鲫鱼价格涨了5元/kg!随着气温升高,市民对鲫鱼消费需求还会继续增加,预计后市各地鲫鱼价格仍会趋向稳中有涨。
从2017年开春伊始,同样受之前养鱼面积减少,各地禽流感疫情等方面因素影响,草鱼价格也保持了一个良好的上涨态势,到3月5号江苏泰州地区2.5kg/尾以上规格的草鱼塘头价已到了14.2元/kg,比16年同期上涨了3.6元/kg,价格已创几年来的新高。
高涨并被持续看好的鱼价行情调动了广大养殖户养鱼的积极性。如何抓住多年难遇的养鱼行情,让自己的养殖效益更好,是所有养殖户关注和关心的。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塘口指导经验,同时结合当前好的鱼价行情,认为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莫选低价位饲料,饲料内在品质和饵料系数更重要
目前随着饲料原料尤其是大宗饲料蛋白原料如豆粕、棉粕、菜粕、鱼粉等价格的上涨,大多数饲料厂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饲料价格随行就市的策略,也有部分厂家选择走低质低价竞争路线。部分养户在低价面前往往难挡诱惑,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误认为价格低的饲料,养殖成本也会低,进而忽视了产品质量。认识上的误区在短时间内会支撑低质低价的路线,当这些用户在卖鱼时,因鱼的规格偏小,产量拿不上来,测算单斤饲料成本并不比高价饲料低,全年养殖效益大受影响时,后悔已经晚矣。
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例子:例如A、B两口塘,面积一样,放养模式一样,管理和其他条件都一样。A塘选择5500元/吨的饲料,饵料系数为1.7;B塘选择5000元/吨的饲料,饵料系数为2.0。如果鲫鱼的价格在今年行情好的情况下平均卖18元/kg,我们来看同样使用1吨饲料,A、B两口塘的效益情况:
A塘利润=1000kg÷1.7×18元/kg-5500元=5088元
B塘利润=1000kg÷2.0×18元/kg-5000元=4000元
在两口塘其它开支一样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每喂1吨料,A塘吃食鱼的利润比B塘吃食鱼的利润要高1088元,这还不包括成鱼规格不同所带来鱼价方面的差异。
由此不难看出,选择低价位的饲料并不能带来好的效益,只有最适宜自己养殖品种的饲料才是最好的饲料。
我们养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从每吨饲料中能省多少钱来。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产品所能带来的价值,而并不是价格本身。
正确的做法是要从鱼身上赚钱,依据主养品种,抓住好行情,选择性价比更高,能早卖热水鱼,且饵料系数低的饲料。
二、选择使用高档饲料
好行情下,使用高档饲料有利于加快鱼的生长速度、提高成鱼上市规格、缩短养殖周期,让养殖户养殖的批次增加,以便在最佳时机抓住较高的鱼价行情,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否则行情或许稍纵即逝。高档饲料,无论是消化吸收还是在营养抗病力上,效果都更佳,并不会形成高成本。在通常情况下,高品质与高效益是一致的,二者并不矛盾。在今年难得的鱼价行情机会下,就是多花点成本投入,换取早上市时间也是非常值得的,因此再次建议广大养殖户朋友尽量选择档次高质量好的饲料进行投喂。
三、强化饲料投喂,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期
在合理的投饵率范围内,尽可能选择高限投饵率,多喂快长,在既有的放养密度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鱼塘单位面积产量。
四、选择合适的饲料粒径
适宜的饲料粒径既可以保证鱼类消耗最小的能量获取最多的食物,也可以减少饲料投喂过程中的浪费,降低饵料系数。饲料粒径过大,鱼吃不下去,会造成浪费;粒径过小,鱼的抢食时间要延长,增加了体能消耗,影响鱼类生长。
一般以草鱼为主,鳊鱼和鲫鱼比较少的池塘可以选用粒径大一点的饲料。
由于鲫鱼和鳊鱼口裂小、肠道细、抢食能力较差,故主养鳊鱼和鲫鱼的池塘要选用料径小一点的饲料。
例如草鱼在250g/尾时,可以选用2.5mm粒径的鱼料。当鱼类逐渐生长后,颗粒料粒径应随之增加,当草鱼达到1.5kg/尾时,可选用3.0-4.0mm粒径的鱼料。
25-50g/尾的鲫鱼以1.5-2.0mm粒径的饲料为主,50-150g/尾的鲫鱼以2.0mm粒径为主,150-400g/尾的鲫鱼以2.5-3.0mm粒径为主。
五、增加吃食区的溶氧
饲料投喂时,经常会出现鱼吃了一会儿就会慢慢游走,或发生炸群现象,除少部塘口是因为鱼的鳃部或体表患有寄生虫,鱼体不安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吃食区鱼群大量集中,溶氧急剧下降所致。
据研究表明,当养殖水体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或氧饱和度大于70%时,草鱼正常采食和生长。当溶氧量为3.5mg/L以下时,草鱼的采食量开始下降,生长受阻。当溶氧量低于2.5mg/L时,草鱼的采食量下降甚至停止采食。溶氧量小于2.0mg/ L时,草鱼停食并开始浮头。
本人曾做过多次测试,发现离料台8-10m的地方有时还是超饱和溶氧,但鱼群聚集的投饲区往往却只有2.5-3.0mg/L左右了。
为确保投饲区的溶氧充足,增加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与利用,降低饵料系数,笔者建议在投饲区应增加一台水车式增氧机(俗称爬水机)或安装微管增氧。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全程饲料系数可降低0.1以上。
六、草鲫混养塘口膨化料与颗粒料分台投喂技术有效运用
目前,江苏淡水养殖鱼类中,除盐城射阳、大丰等地区有大面积主养鲫鱼的习惯外,高邮、兴化、宝应、洪泽等大多数地区采取的都是草鲫混养模式。而草鱼高发病率,高饵料系数,鲫鱼规格偏小等难题多年来一直困扰养户。由于养殖中草鱼体格大,抢食猛、营养过剩、加之颗粒料自身缺陷等原因,严重影响草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而鲫鱼吃得少,长得慢,同样又影响规格。膨化料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结合硬颗粒饲料和膨化料的优缺点,在普通淡水养殖中,采用颗粒料与膨化料分台投喂技术,其不但可以确保草鱼长势快、发病率低,而且鲫鱼摄食多、长势也好。对迅速拉大鱼体规格,赶上高价格,卖上好价钱帮助很大。同时膨化料与颗粒料的分台投喂很好地解决了草鱼或鲫鱼营养需求不同,发病时内服药难用的问题。
七、做好改底、调水和内服保健工作
1.改底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消耗大量高蛋白饲料及污染池塘自身和周边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生产的养殖模式,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加上养殖户为了防治鱼病,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甚至农药渔用,并且用药剂量越来越高。这样,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尸体和杀虫剂、消毒剂、抗生素等化学物在池底沉积,形成黑色污泥,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厌氧微生物占主导地位,严重破坏了底质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恶化底质,从而危害养殖鱼类。
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是造成池塘底部“氧债”升高,pH值失衡,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增加的罪魁祸首,是造成整个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底质恶化也给养殖鱼类带来各种各样难治的疾病,导致养殖产量上不去,养殖成本增加。池塘环境中,除水源外,底质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一般新开鱼塘较少发病就是这个原因。
池塘水质的稳定与底质息息相关,很多池塘底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就像埋在鱼塘的定时炸弹,他们在遇到天气突变时,如台风、寒潮、暴雨,就会放出有毒有害气体,毒死藻类或鱼类等,就是我们常见的倒藻、泛塘等情况。因此,对于底部的改良非常重要,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底部进行改底处理,尤其是年久未进行清淤的池塘。
2.调水
良好的水质是鱼类健康快速成长的关键环节,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使用调水产品,包括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等,控制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3.内服保健
鱼类发病除了水质和病原入侵等外因,还与内因体质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同样的鱼塘,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鱼都发病,而是部分鱼先发病,再感染到其他鱼。这就很好的说明了鱼的体质有好坏之别,而如何提升鱼的体质呢?就要靠定期的内服保健来解决。通过定期内服,对改善鱼体的肝脏与肠道功能、提升免疫能力、降低鱼类发病,提供了帮助。
建议在鱼类发病高峰期和生长旺季每月内服2次,每次6~7天(最后一餐)拌料内服;亦可每月3次,每次4~5天(最后一餐)拌料内服,以上两种方法效果都非常显著,具体用量可参照产品说明和按公司服务人员要求。
八、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苏北地区,5-6月份鲫鱼的最大病害是大家通称的“大红鳃病”,该病死亡量大,治疗困难,已流行近十年了。这几年在水产科研部门、渔药生产厂家、饲料企业等共同努力下,对该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并制定出了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但由于该病病程短、死亡量大,在鲫鱼养殖过程中大家决不能掉以轻心,需重点加强防范。
孢子虫病是三季度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因孢子虫的外表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包裹,一般外泼药物都难以渗透和击穿它,通过内服虽有效果,但时间却比较长,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故重在预防。
7月份,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已有所抬头,广大养殖户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草鱼三病一直是困扰草鱼养殖的主要疾病,平时大家一定要做好消毒、水质调控和内服保健工作,增强草鱼的肠道消化吸收和肝胆等免疫功力。
九、适应水产品市场价格的时间差,实施养殖水产品均衡化、差异化上市
对于相同的水产品,在不同的时间段通常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如果我们能做到养殖水产品均衡上市,比如每个月都有养殖的水产品上市,则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养殖利润。而现实情况是,我们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许多养鱼户都喜欢在年底集中干塘出售,从而造成在同一地区、在同一时间里“供过于求”的局面,于是养殖的水产品市场价格就显著下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均衡上市,每个月都有鱼卖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在放养模式和多卖热水鱼上上做文章。
采取多规格放养或一年放养几批鱼种,中途多次卖鱼的养殖模式。
其次,要适应不同品种的市场价格差异,在养殖品种多样化上寻突破。
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养殖水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异。养殖业如果选择不同的养殖种类,那么在上市的时候不同品种就会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这是避免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盈利能力最有效的对策。
第三,在苗种培育方面下功夫。
笔者2012年曾应海大集团邀请,随兴化、高邮地区的饲料经销商一起到广东番禺海大几位示范户塘口参观《草鱼轮捕轮放高产养殖模式》。这些养殖户通过多批放养、中途轮捕,并重视增氧、改底、调水、内服保健等,鱼的发病率普遍较低,一些高产塘口仅草鱼全年产量当时就已达到了1500多kg/亩,加之那时草鱼行情较好,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给参观者震撼很大。据当时海大技术学院丁振红院长介绍,早在2010年前,番禺、中山等地就已形成了在一个地区有培育鱼苗的,有养殖不同规格鱼种的,有养殖商品鱼的循环机制,大家平时都形成一种了良性互补,总体效果很好。目前江苏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当你卖掉可以上市的鱼之后,难以买到合适的鱼种进行再养殖,就只能养殖更大一点,时间更长一点再卖鱼了。在此本人提议,我们江苏地区应向广东那边学习,今后也应设法向这个方向转变。
(通联:225700,江苏省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电话:1865269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