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产业形势及未来发展思路
2017-02-02韩德志孔雪松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鸿昌房树彬张伟力王元林刘祥军
韩德志孔雪松闫洪睿张 雷鹿文成梁吉利贾鸿昌房树彬张伟力王元林刘祥军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黑河164300;
2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农经站,肇东151100;3黑龙江省红色边疆农场,黑河164321)
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产业形势及未来发展思路
韩德志1孔雪松2闫洪睿1张 雷1鹿文成1梁吉利1贾鸿昌1房树彬3张伟力3王元林3刘祥军3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黑河164300;
2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农经站,肇东151100;3黑龙江省红色边疆农场,黑河164321)
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生产单产低、蛋白和脂肪总量低、与玉米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无优势,制约大豆产业快速发展。解决的方法依然是依靠技术创新,培育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质大豆新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降低成本,创新发展思路和突破障碍大豆生产的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轮作制度改革,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高寒地区大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北部;大豆;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创新发展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年种植面积超过亿亩,是五大作物之一,已有5000余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大豆是粮油兼用作物,是人类重要的植物油和蛋白源,也是畜牧业发展、工业加工和医疗保健的重要原料,所以发展大豆生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油料安全具有战略意义。黑龙江省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比较适宜大豆生产,大豆种植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每年达100多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4左右,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亦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1]。
1 北部自然特点及区域区划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气流影响,呈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横跨四、五、六3个积温带。有效积温1700~2200℃,年平均降水450mm,无霜期80~120d,年日照2450~2800h。东部山地的土壤为暗棕壤,此外还有白浆土、草甸土及沼泽土;小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大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漂灰土,表层腐殖质多呈泥炭状,此外有暗棕色森林土、沼泽土等。在低平地区分布有白浆土、草甸土;低洼地区有沼泽土;岗地上为黑土和草甸黑土;局部的低山丘陵为暗棕色森林土[1]。
第四积温带(有效积温2100~2300℃):嫩江县,九三农管局,鹤山农场、凤凰山农场、红五月农场、荣军农场、赵光农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北安市,克东县;海伦市、铁力市;五大连池市;亚布力林业局、苇河林业局;伊春友好区、翠峦区、美溪区、西林区、大丰区、南岔区、带岭区、乌敏河区;青龙山农场、前进农场、创业农场、红旗岭农场、胜利农场;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常胜乡,855农场、云山农场、东方红镇;萝北县、饶河县。
第五积温带(有效积温1900~2100℃):建边农场、嫩北农场、山河农场、七星泡农场、二龙山农场、红星农场、沾河林业局;呼玛县、孙吴县;勤得利农场、前锋农场、859农场,抚远县;伊春红星区、五营区、新青区、乌伊岭区,马连林场、四方山林场;绥芬河绥阳镇、共和镇。
第六积温带(有效积温1900℃):大岭林场、沾北林场,孙吴辰清镇,龙门农场、长水河农场,大兴安岭地区。
2 北部耕地情况及大豆产量
黑龙江省北部幅员辽阔,南起克拜地区,北至大兴安岭地区,东起伊春林区,西至黑河地区。总耕地面积达到200多万hm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接近133.33万hm2,年产优质大豆180多万t。克山、克东、拜泉地区耕地面积约为42.92万hm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为17.33万hm2,大豆年产32.3万t。大兴安岭地区耕地面积约为20万hm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约为16万hm2,大豆年产24万t。伊春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33万hm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4.67万hm2,大豆年产26.4万t。黑河地区耕地面积约为101.83万hm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62.73万hm2,大豆年产约为98万t。庞大的大豆产业市场也促进了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北部大豆产业正向着科技化、全产业化、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庞大的规模化、高效生产的标准化迈进。
3 北部大豆产业优势
3.1 产区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大豆种植相对集中,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与产业化逐步发展成熟,促进北部大豆向高效集约化生产过渡。
3.2 原生态,符合绿色或有机产品要求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均为绿色有机原生态产品,符合现代人消费理念。由于北部高寒地区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少,栽培条件能够达到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要求,所以商品大豆均为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营养均衡,安全放心。商品大豆油分含量高于全国,蛋白质含量高于国外,既可做油用,又可作食用大豆,用途广泛,深受东南亚人民的喜爱。
3.3 大豆种植联合社有效解决地方大豆生产劣势
2016年黑河市人民政府鼓励成立大豆种植合作联社,积极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专业化、高效机械化的大型种植合作社进行科学规划及预测种植。有效解决地方小家小户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的难题,有效破解地方单产水平低于农垦系统的难题。
4 北部大豆发展思路
4.1 以优质入口食用大豆为主,油料、特用大豆为辅,发展专用大豆黑龙江北部的大豆要紧紧围绕入口食用为市场目标,积极打造绿色、优质、无公害大豆品牌形象,积极发展特殊用途大豆。北部大豆品质均衡,但提质困难。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左右,脂肪含量20%左右,总含量稳定通过60%。蛋白质稳定突破43%难度大,脂肪稳定突破24%难度较大,双高更为困难。科研育种单位要利用国内外大豆优质种质资源,加强后代跟踪筛选,适当降低对产量的要求,尽快优选一批高品质的中间育种材料,为改良北部大豆品种奠定前期材料基础。
4.2 高效集约化生产未全面实施黑龙江省除农垦系统与部分地方农业种植(农机)合作社外,还有很多均是一家一户小面积经营,生产条件差、规模小,栽培上虽然推广了垄三、窄行密植、行间覆膜和玉米原垄卡种等先进的生产技术,但与绿色高效集约化大豆生产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快农民土地流转,做到政府政策引导,配套经费补贴支持。最终实现土地规模化高效利用,全面提高北部大豆单产水平。
4.3 轮作制度改革是北部大豆发展的的基础黑龙江北部目前玉米大豆种植广泛,推广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改变重迎茬,减轻土传病虫害,改善土壤物理和养分结构,促进北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实现我国粮食生产“12连增”和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也出现了黑土退化问题。黑土资源退化影响作物产量,减少了耕地面积,加剧洪涝灾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调查发现,水土流失是导致东北黑土层不断变薄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耕作方式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因之一。因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黑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
[1] 鹿文成.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7):59-61
[2] 何志鸿,刘忠堂,许艳丽,等.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3):1-4
[3] 吴克明,刘宏伟,刘文彬,等.我省北部山区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42-43
[4] 闫洪睿,张雷,鹿文成,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黑河19的推广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3):47-48
[5] 王德亮.大豆新品种垦丰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1(6):15
2016-10-28)
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贾鸿昌为共同第一作者
闫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