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品种铁粳11轻简化栽培技术
2017-02-02崔月峰孙国才王桂艳黄文佳卢铁钢王俊茹
崔月峰 孙国才 王桂艳 王 健 黄文佳 卢铁钢 王俊茹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铁岭112616)
优质水稻品种铁粳11轻简化栽培技术
崔月峰 孙国才 王桂艳 王 健 黄文佳 卢铁钢 王俊茹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铁岭112616)
铁粳11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多抗水稻新品种,在2011年和2014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审定。本文通过对铁粳11采用工厂化育苗、机插秧育苗、机插秧栽培、机械收获等实用技术的介绍,以期为广大种植农户提供该品种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作为参考。
水稻;铁粳11;轻简化栽培
铁粳11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发芽能力和抗低温能力强,株型紧凑,主茎15~16片叶,剑叶直立,叶色浓绿,半直立穗型,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南疆稻区种植。2011年通过辽宁省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稻[2011]247号),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1),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并在2015年全国优质食味粳米品评中荣获特等奖。在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试和生试中分别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5.7%和4.1%,在国家中早粳中熟组区试和生试中分别比对照秋光增产3.1%和10.1%,一般实地每667m2产量能达到700kg以上,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目前是铁岭市及沈阳地区的主栽品种,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历史经验表明,通过育种手段增加品种的生产潜力和保障品质的优良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优化配套栽培技术、开展轻简化栽培是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1-2]。
1 工厂化育苗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整齐、均匀、健壮,适宜水稻大田机插秧作业,为水稻高产增效奠定基础[3]。主要技术为:(1)选择靠近水源、地势较高地块建造拱型支架育苗大棚。采取南北走向、开闭式棚膜覆盖,以便于通风炼苗,促进秧苗光合作用。(2)将精选后的种子置于15~20℃的温水中浸泡3~4d,同时加入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进行消毒。捞出后用40%水稻苗病清拌匀湿子,堆闷2~3h后播种。(3)选择无病菌、无虫卵、无盐碱、无草子的肥沃园田土或优质旱田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体积比8∶2)混拌均匀,过筛后与壮秧剂充分混拌制成营养土,闷1~2d后使用。(4)在4月中上旬播种,每盘播种量为100~110g,秧盘底土厚度18~20mm,播种前2d应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2~3mm。覆土后喷施除草剂防治杂草,然后用地膜覆盖盘面,保湿保温。(5)水稻出苗后棚内温度控制在18~26℃,秧苗1叶1心时开始通风炼苗,秧苗生长到2叶1心时浇施育苗灵,同时把握好时机进行揭棚炼苗,防止秧苗徒长,避免立枯病、青枯病发生;秧苗3叶后应控制用水,浇水的原则是畦田表面10%见干土时再浇水,促进根系发育,使秧苗盘根好;看后期秧苗长势,施用适量的送嫁肥,确保秧苗健壮;插秧前2d不浇水,确保秧苗在运输和装入插秧机时秧片完整,保证插秧机工作时不缺苗断条。
2 机插秧育苗技术
机插秧能够定行、定深、定穴、定苗,满足不同水稻品种高产群体栽培技术要求,达到机械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增产增收,节本增效[4]。(1)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进行过筛,之后每100kg细土拌1袋壮秧剂制作营养土,每hm2机插大田准备床土1500kg。(2)秧田选择应符合“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就近供秧”的原则。在播前10d整地做床。床面要求实、平、光、直。(3)播前晒种1~2d,用浸种灵浸种48~72h。软盘装2.0~2.5cm厚营养土,刮平土面。播前1d灌平床水,在底土吸湿后迅速排放。每盘精播匀播芽谷100~110g,播种后均匀盖0.3~0.5cm厚细土。(4)适时播种,北方稻区掌握在4月10日左右为宜,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确保适龄移栽。(5)齐苗后要及时通风炼苗,秧田前期以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移栽前3d要控水炼苗,防止床土含水量过高影响起秧和机插;在栽前1~2d用氧化乐果喷细雾防治稻水象甲、潜叶蝇等;根据秧苗叶色情况,在移栽前3d施好送嫁肥;当秧苗叶龄达到3.5~3.8叶,苗高12~17cm时应适时机插。
3 机插秧栽培技术
水稻机插秧技术改变了人工栽插水稻的育秧方式,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特点,需采取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确保水稻高产稳产[5]。(1)机插秧要求田面平整,表土沉实,不板不烂,避免栽插过深或漂秧、倒秧。
(2)插秧后要及时灌水护苗,水层保持在苗高1/2左右;插后3~4d进入薄水层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以防僵苗甚至烂苗;水稻返青后应实行浅水勤灌,水深以3cm左右为宜;适时适度多次轻搁田,切忌一次重搁,防止穗数不足。
(3)水稻拔节后注意保持田间浅水层,不要断水,保证水稻正常的生理活动。进入灌浆期后,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有利于养根护叶,减少瘪粒,增加粒重;后期不要过早断水,保证水稻活秆成熟,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4)依据水稻不同生育期间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总体采取施足底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酌情施粒肥的施肥原则,要进行化肥和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在旋耕前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l000~2000kg,水耙前施水稻专用复合肥25kg、尿素10kg左右,插秧后7~10d追施尿素8~10kg,6月下旬追施硫酸铵8~10kg,齐穗后可根据田间长势灵活掌握粒肥的施用。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主要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稻瘟病;6月中下旬用阿维三唑磷防虫;大约在7月15-20日用维稻或毒死蜱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移栽后7~10d施入60%丁草胺乳油和10%草克星保持水层5~7d除草。
4 机械收获技术
机械收获不但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力投入,而且还可以降低稻谷损失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工作效率[6]。铁粳11从稻穗外部形态观察95%以上颖壳变黄、谷粒定型变硬、稻谷水分在18%~19%时为适宜收获期,机收前应根据水稻生长实际情况,适时放水晾田,沙壤土质需在收获前3~5d撤干水进行晾晒,粘重土质需在收获前7d撤干水晾晒,以增加田间土壤的硬度,使其适合机械下田。尽量避免早晨收获,在水稻叶面干燥、无露水时收获为宜。一般采用全喂入或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收获,割茬高度控制在10~20cm,综合损失率在3%以内,收获后要及时把子粒从田间运出晾晒。
[1] 陈温福,徐正进,唐亮.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6):643-649
[2] 李忠正,朱忠清.我国水稻轻简化栽培的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5(3):15-18
[3] 陈亮.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应用与推广[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8):69-70
[4] 唐晓庆.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9-56
[5] 茅玉兰,周铭成,彭华梅,等.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06,(2):29-30
[6] 德启科.使用水稻收获机械的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58-59
2017-02-04)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3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辽宁水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辽农科[2013]271号)
卢铁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