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017-02-01南乐县农业畜牧局李永杰
南乐县农业畜牧局 李永杰
南乐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南乐县农业畜牧局 李永杰
一、基本情况
南乐县辖6镇6乡322个行政村,6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南乐县土地确权发证面积4.4万hm2,总户数124 139户,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848家,社员4万余户,带动农民12万人,注册资金136 231万元。其中按行业类别分:种植服务类308家、蔬菜种植类307家、农机服务类58家、林果花卉类101家、畜牧养殖类74家。县级以上示范社5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25家,县级示范社28家。绿康蔬菜合作社、联富果蔬合作社、莲花莲藕合作社通过了无公害认证。注册商标有“淼富”“丰饶”“苑村”“利固”“梁村水长”“审旺”等。
二、主要做法
(一)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依托技术指导和致富能手带动。经过多年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有较好经济效益的致富能手,自发地将分散的种植户、养殖户联合起来,统一组织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等形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成立了互助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致富能手或专业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及技术员的技术指导、销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使入社成员合作经营,共同受益。
2.依托精品园区带动。南乐县现代农业园区经过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总面积达到0.67万hm2,有百亩以上园区47个,千亩以上园区10个,万亩以上园区3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催生了一批以园区为基地的专业合作社,如西邵乡兴民红杏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引入社农户247户,社员种植面积0.05万hm2。这种以林果精品园区进行滚雪球式的带动方式,在西邵乡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该社的示范带动下,西邵乡目前红杏种植面积已发展到0.07万hm2,真正成为万亩经济林发展示范乡,品种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每667 m2收入达到3000元,超过传统农业种植收入的35%,为沙区农民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3.专业村和养殖小区带动型。主要是依托已经形成的养殖专业村,或兴建专业的养殖小区,通过村委会和养殖小区管理来带动农户发展养殖。
(二)鼓励引导,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合作、销售、科技服务合作社,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合作创办、农村经济领办,依托企业、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供销社等团体,按照自愿、互利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如养殖类合作社就存在由畜牧部门或者是乡镇政府领办吸收相关专业的养殖户参加,部门为合作组织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一定经费,为养殖户提供一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这样的养殖类合作组织有3个,带动农户5000余户。种植类如西邵乡万亩节水莲藕种植园区就是由政府主导,采取政策支持、资金补贴,西邵农技推广区域站技术指导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自主参与,建成了一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园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
(三)搞好规范指导,加强技术服务支持
1.加强监督检查专业合作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要求,履行成员登记、出资、建立成员账户、经营台账,并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2.加强技术指导,帮扶合作社发展。县农业、林业等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帮扶。
三、存在问题
(一)管理不规范,凝聚力不强
专业合作社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民“集合体”,由于现阶段菜农普遍素质不高,加之又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合作社管理人才,导致一些合作社内部运作机制还不够规范,《章程》和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执行水平还不高,社员的民主管理意识还不强,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还不够规范。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不严肃以及利益分配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社员对合作社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不高。
(二)生产合作领域还处于初步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南乐县现有的合作社中,大部分是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阶段,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合作项目还比较少。大部分合作社的服务和业务还停留在初级产品销售及信息、技术层面上,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合作社还比较少。
(三)资金不足,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目前,南乐县有一定规模的正常运行的专业合作社大多是依托涉农龙头企业、农业园区、规模养殖场等建立起来的。完成第一次生产投入后,由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加之无法获得财政、金融支持,只能是重复简单的再生产,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或延伸产业链或基础设施提升,无论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提升品位上都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尤其农村金融贷款这一块,目前的商业银行贷款抵押物是国有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除少数含有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的资产是租赁过来的土地、简陋的专业固定资产,而这些很难达到金融部门的抵押门槛。目前推行的五户联保、财政人员工资担保,远远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实现农村的资产变资本,盘活资本,难以实现专业合作社乃至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发展平台
在组织制度上,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完善且操作性强的《章程》,健全财务会计、收益分配和内部民主管理等相关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实现合作社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在生产制度上,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制度,强化生产经营的质量控制,保障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蔬菜产品供给。
(二)拓展合作功能,加强技术指导,增强发展动力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合作社“六统一”特有功能,使入社社员真正得到实惠、赢得好处,这是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指导员要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实施统一防病除虫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使社员在技术服务上得到好处。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发放生产资料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使社员在生产资料供应上得到好处。在做强做大合作社品牌的同时,要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等办法,开拓品牌销售市场,使社员在品牌共享上得到好处。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注重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合作项目的开发,拉大拉开产业链,减少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的价值。
(三)加大农村信贷,推进合作社发展
1.建立完善政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县财政拿出一定资金作为风险补偿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风险金一起为农民贷款担保,指定专业银行向农户提供放大贷款。
2.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根据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试行场地、活体等抵押贷款,降低门槛,简化手续。
3.加强农户诚信教育。要重点扶持发展前景好、运作规范、经营情况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强化诚信观念,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