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蚕豆-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7-02-01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服务中心226133
刘 静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服务中心 226133)
鲜食“蚕豆-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刘 静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服务中心 226133)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海门市临江新区充分利用间作套种,探索出了鲜食“蚕豆-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年三种三收、周年高效等优点,且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食用需要。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对该模式的产量与效益、茬口配置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鲜食;蚕豆;玉米;大豆;栽培技术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温、光、水、气自然资源充足。由于该地区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67 m2,当地百姓为解决口粮自足问题,充分利用土地间隙开展了间作套种,逐渐形成了适合当地应用的多元多熟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中鲜食“蚕豆-玉米-大豆”是临江新区近年来探索出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经几年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一年三种三收、周年高效等优点,且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食用需要。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将该模式的产量与效益、茬口配置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产量与效益
鲜食“蚕豆-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一般每667 m2生产鲜食蚕豆 350 kg、产值1190元;每667 m2生产鲜食玉米果穗1000 kg、产值1600元;每667 m2生产青大豆荚 600 kg、产值1500元。全年合计每667 m2产值4290元、收益2650元以上。
2 茬口配置
鲜食“蚕豆-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采用133 cm组合,鲜食蚕豆于10月中下旬播种于两侧各133 cm宽的播幅中,蚕豆穴距0.25 m,翌年5月上中旬采收;中间133 cm宽的播幅于4月上旬播种1行鲜食玉米,穴距0.25 m,7月中旬收获鲜食玉米;蚕豆收获后,6月上旬于玉米行间种植2行大豆,行距0.5 m、穴距0.3 m。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蚕 豆
3.1.1 选用良种
选用鲜食专用大粒型蚕豆品种种植,如“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日本大白皮”等,这些品种鲜籽粒较大,品质较优,商品性佳,是鲜销和加工的优质品种。
3.1.2 适期播种
播前晒种1~2 d,且尽量不重茬,开好田间一套沟。于10月15~20日适期、适墒播种,等行距开行点播,每穴播3~4粒。播后芽前喷施除草剂。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移栽补稀,及早定苗。
3.1.3 科学施肥
播种前每667 m2施过磷酸钙20~25 kg作基肥。对于地力较差、幼苗长势较弱的田块,在主茎有3~4张复叶时,每667 m2追施碳铵15 kg或尿素5 kg。初花期每667 m2普施尿素8~10 kg作花荚肥,并松根除草。
3.1.4 整枝摘心
3月上中旬剪去主茎、无头枝、病虫枝、幼嫩小分枝,每1 m行长留25~30株健壮分枝。待田间50%植株已结2~3个荚且荚长2~3 cm时,于晴天中午摘除顶端3~6 cm嫩梢,以抑制营养生长。
3.1.5 防病治虫
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播种时每667 m2用3%立本净1 kg,拌适量细土后,施于播种沟内。防治赤斑病,初花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 d后再防治1次。防治锈病,发病初期用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7 d后再防治1次。防治蚜虫,当田间蚜株率达20%~30%、百株蚜量为500头时,每667 m2用10%吡虫啉20 mL对水喷雾防治。
3.1.6 采 收
5月上中旬,当青豆荚鼓粒饱满、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出售。速冻加工用青蚕豆以种脐颜色明显显黑时采收为宜。
3.2 玉 米
3.2.1 选用良种
经几年的种植实践,目前适合本地的鲜食玉米品种以“中糯2号”、“苏玉糯2号”、“苏玉糯18号”等为主,这些品种产量高、糯性好、营养价值高、商品性好,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
3.2.2 播种、定苗
4月上旬,当土层5 cm深的地温稳定通过10 ℃时,适墒抢晴开沟点播,沟深3~4 cm,每穴播2~3粒。播种后每667 m2喷施960 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80 mL进行土壤封闭。4叶期定苗,去弱留壮,每穴留苗2株。
3.2.3 施 肥
基肥以施用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玉米专用肥或普通复合肥,一般每667 m2施羊圈肥或鸡肥500~750 kg加玉米专用肥30 kg;种肥一般每667 m2用玉米专用肥15 kg,注意将种子与肥料隔离,避免产生肥害;齐苗后3叶期前早施苗肥,每667 m2施碳铵10 kg或尿素5 kg;小喇叭口期(5月下旬)每667 m2施碳铵10 kg或尿素5 kg;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每667 m2施碳铵40 kg或尿素20 kg;抽雄期前后15 d(最迟不超过吐丝期)看苗补施粒肥,每667 m2施碳铵10 kg或尿素3 kg。
3.2.4 化学调控
苗期喷“春泉”叶面肥促进生长。抽穗期喷“春泉”叶面肥增粒增重。在临近拔节时每667 m2喷15%多效唑60 g,或在见雄时每667 m2喷维他灵25 mL,以控株高、增茎粗、促长根、防倒伏。
3.2.5 中耕、松土、去雄
苗期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疏通田内沟系,确保渍能降、涝能排、旱能灌。6月上旬进行中耕培土,耕深6~7 cm,培土高15 cm。6月中旬,在雄穗抽出1/3、长5~8 cm时,隔行或隔株去雄。
3.2.6 病虫害防治
鲜食玉米极易遭受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及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病害,且玉米果穗受害后,会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为此,要早防早治、以防为主。同时,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玉米在授粉后宜采用生物技术或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蚜虫可在大喇叭口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灌心防治;大斑病、小斑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锈病可用20%粉锈宁500倍液喷施防治。
3.2.7 适期收获
鲜食玉米采收偏早,不仅糯性不够,而且灌浆不足,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采收偏迟,籽粒变硬,缺少鲜香甜味道,商品性差。因此,鲜食玉米的采收适期主要由籽粒的灌浆程度决定,一般在开花20~25 d、花丝顶端转褐色、籽粒饱满且能挤出乳状液时即可采摘。
3.3 大 豆
3.3.1 品种选择
选用具有糯、鲜、易酥特性的鲜食大豆品种种植,一般以本地的“小寒王”或“通豆6号”等为主,要求种子纯正、无虫蛀口、无破损、色泽光亮。
3.3.2 播种、定苗
播前晒种2~3 d,以提高出苗率及整齐度。6月上旬在玉米行间适期、适墒播种,每穴播3粒。大豆播种后及时开挖、疏浚排水系统,达到三沟配套、能排能灌。在第1张复叶平展时进行定苗,每穴定苗2株。
3.3.3 肥料运筹
大豆生长前期需肥较多,要施足基肥,播种前每667 m2深施腐熟人畜粪和鸡粪2000 kg加过磷酸钙10~15 kg。大豆虽有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供应部分氮素,但由于生长势较强,个体增产潜力大,因此,要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追施花荚肥,一般在开花结荚期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施肥后做好壅土培根防倒伏工作。同时,在开花结荚期每667 m2喷施新型植物营养调理剂“增产素”50 g对水40 kg,叶面喷施2~3次,每次间隔7 d左右,以提高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强植株抗逆抗灾能力,增加籽粒有机质含量,促使豆粒充实饱满。
3.3.4 适时化控
大豆初花期每667 m2用多效唑20~50 g对水30 kg叶面喷雾,结荚期每667 m2用多效唑30~35 g对水40 kg叶面喷雾,以促进大豆植株矮壮抗倒,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增加产量。
3.3.5 杂草防除
大豆播种后2 d左右,每667 m2用33%大砍刀300 mL加96%金都尔60 mL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能有效防除已出土的杂草及封杀未出土的草籽。
3.3.6 虫害防治
(1)蜗牛。对蜗牛危害重的田块,每667 m2用6%蜗克500 g,选晴天的傍晚均匀地施于作物根旁。(2)蛴螬。于7月15~30日,选择下雨前,撒施毒土防治。(3)大豆食心虫。在成虫发蛾盛期、田间有成团飞翔现象时,每667 m2用2.5%溴氰菊酯100 g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防治,隔7 d再防治1次。(4)蚜虫。在蚜虫初发阶段,每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 g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防治。(5)小卷叶蛾。在发生初期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d再防治1次。
3.3.7 病害防治
(1)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2)大豆菌核病。播种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深耕轮作;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3)大豆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3.3.8 采 收
于9月中下旬,豆粒肥大、籽粒鼓出,豆荚饱满、体积达最大值,但含水量未开始下降,色泽嫩绿、尚未转色时采收。若采收过早,则豆粒瘦小、产量低;若采收过迟,则豆粒老化、品质降低。全株分2~3次采完。采收后置于阴凉处,以保新鲜。
4 茬口评价
鲜食“蚕豆-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临江新区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且种植“四青”作物,具有市场空间大、效益相对较高等特点。同时,该技术模式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易行等优势。此外,应用该技术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