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骨”劲儿
2017-02-01
世界骨质疏松日为每年10月20日,骨质疏松,顾名思义,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它会造成骨脆性增加,是一种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值此重阳节之际,小编带着疑问咨询了武警山西总队医院骨科主任张大夫。
骨质疏松的误区
(1)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实验证明,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
(2)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因骨代谢异常造成的。因此,治疗不应单纯地补钙,而需要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骨质疏松为老年人特有。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晚、程度越轻。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沾染上不良嗜好,经常挑食或节食,易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量减少,身体瘦弱,达不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因此,应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时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老年人一旦确诊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吃药只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之一,即便吃药,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防骨折,宜静不宜动。体育锻炼对防止出现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流失,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发生骨折。(1)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2)注意合理营养。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 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3)防止跌倒。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不坠地碰撞也不会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4)培养良好习惯,预防骨质疏松。心境乐观、畅达,动作、思想也会敏捷起来,有助神经反应和平衡功能的加强,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