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骅市冬枣产业保险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2017-02-01孙浩然霍鑫帅刘彦辰

落叶果树 2017年2期
关键词:定损枣农冬枣

孙浩然,霍鑫帅,刘彦辰

(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河北保定 071051)

黄骅市冬枣产业保险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孙浩然,霍鑫帅,刘彦辰

(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河北保定 071051)

黄骅冬枣种植区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枣农对保险需求强烈,但保险部门相应的涉农保险产品处于空白状态。研究分析了冬枣保险产品缺位的原因,提出了建立第三方查勘定损机构、因地制宜开发互惠双赢的保险产品等改进措施,为充分发挥保险业对黄骅冬枣产业发展的扶植作用寻求出路。

冬枣;农业保险;措施

河北省黄骅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渤海湾西岸,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冬枣发源地之一,也是河北省冬枣的主要产地,占河北冬枣总产量的80%以上。现有冬枣栽植面积2万hm2左右,年产值10亿元以上,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1]。近几年来,由于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的大幅下滑,冬枣种植的比较效益快速上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促进了一批冬枣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冬枣生产中存在有冰雹、大风、高温、连阴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每年都会造成相当数量的经济损失,这使得枣农对农业保险的期望值很高。然而通过走访发现,目前黄骅市金融保险部门对冬枣产业开发的保险产品处于空白状态,不能发挥应有的扶植作用,枣农对保险的需求和当前保险产品之间矛盾突出,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

1 枣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1.1 自然灾害对冬枣生产的影响

黄骅冬枣每年4月中下旬开始萌芽,11月中下旬进入休眠期。在冬枣周年生育期内,根据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冰雹灾害发生的频率为每年0.8次,主要集中在果树的生长期,约占总次数的58%,严重影响冬枣的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当风速达11~20m/s时,短时间内就造成风灾[2],大量果实被刮脱落,常发生在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干旱、秋季连阴雨以及休眠期冻害等都受本地季风性气候影响发生频率较高,个别年份会造成非常大的灾害,甚至绝收。

除了上述自然灾害之外,各种病虫害也时有发生,主要害虫有绿盲蝽、红蜘蛛、黄刺蛾等,主要病害有斑点病、花叶病、枣锈病、轮纹病等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3],管理上稍有失误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

1.2 农民对保险的需求及保险产品的缺位

目前冬枣生产的个体经营方式决定了枣农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枣农对涉及冬枣种植业的农业保险产品十分渴望。但经调查发现,黄骅地区各金融保险部门针对冬枣种植业开发的保险产品处于空白状态,丧失了对冬枣产业应有的扶植作用,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

2 制约冬枣保险产品开发的因素

2.1 定损难度较大,可操作性差

在实际勘察定损工作中,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相关灾害信息的支撑以及合理的勘定标准,往往无法准确认定灾害的形成原因,无法界定具体的损失数额,保险方和投保方极易发生争议。另外,在具体工作中,涉农保险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出现灾害后,农户往往报险不及时,受损现场极易灭失,使得保险公司丧失查勘时机,失去定损机会。第二,由于作物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往往需要二次定损,使得定损更为复杂,难以操作。第三、自然灾害出现往往面积较大,在核实灾情面积、受损程度等问题时,工作量太大,保险公司难以承受。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开发冬枣等特色农业险种的积极性,导致相关保险产品迟迟未推出。

2.2 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成本高,比较利润少

相对于经营其他商业保险而言,经营农业保险的盈利水平明显低,而且冬枣的种植规模相对于大田作物小,使得推行保险的业务空间相对也较小,推行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冬枣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风灾、雹灾、旱灾发生频繁,造成经营冬枣保险产品赔付率较高,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保险公司无力承担巨大的损失,使得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公司对开发冬枣保险产品积极性不高。

2.3 政府支持力度小

农业保险所固有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特征必然使得农业保险的保费很高,而农民的承受能力却很有限,使得广大枣农对农业保险望而生畏,心有余而力不足[4]。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府通过组建保险互助平台、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机构、提供再保险等措施,有效地分散了保险经营者的风险,提高了其积极性,同时维护了农业保险的良性运转。可以说,政府的有力支持对于涉农保险的出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黄骅市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保险的政府补贴全额到位,使农民获得很大的实惠,增加了种粮的积极性,但针对特色农业的补贴还没有纳入财政,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也是造成相关保险产品缺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应对措施

3.1 推动建立第三方查勘定损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农业保险的查勘定损,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对定损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有更严格的要求,既要懂保险、懂农业、懂气象、懂植保等专业技术知识,又要熟悉“三农”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一定时间。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尝试由保险公司牵头,集合气象、农业、水利、植保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或者推动建立一个非正式、临时性的第三方查勘定损机构,发挥各行业技术专家的专业技术特长,帮助保险公司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损失评估,提供各种科学数据和依据,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赔标准,减少投保方和保险公司的分歧。

3.2 转化思路,合理开发冬枣保险产品,实现双赢

合理开发冬枣保险产品,使得保险公司能够盈利、农户可以承受,达到互惠共赢,是冬枣保险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全面了解冬枣在不同生育期阶段,不同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受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出冬枣生产面临的各种风险种类、风险频率等基本情况,综合市场价值规律及价格成本的核算,开发出互惠共赢的保险险种。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①推行单一的自然灾害险,以枣树周年生育期为一个投保周期,例如冬枣虫灾保险、冬枣雹灾保险、冬枣风灾保险等等。②推行单一的生长阶段险,在枣树的不同生长阶段,所受到的自然灾害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保险公司可以不同发育期为单位,将受灾情况视作理赔标准,降低定损难度,推出险种。

3.3 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扶植力度

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性,应该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但限于当地财政收入状况,完全由政府支付农业保险费用有一定困难。因此,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的优惠政策,尽快落实针对特色农业的政策,将各类保险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制定完善的扶植措施,探索适合黄骅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补贴模式。适当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枣农的保费负担。加快建立再保险机制,大型自然灾害后,实行保险部门按一定比例赔付补偿。通过层层保障,减少保险公司的支付负担,提高其经营冬枣保险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有关扶植保险行业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将其制度化,为特色农业保险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3.4 开展灾害预警,事前控制,减少风险

冬枣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多为气象灾害,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发布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制度,为三农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其常规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积极与气象部门展开合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将各种灾害预警信息、农用天气预报信息等反馈给投保枣农,使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分散保险公司的负担,降低成本,减少保险公司赔付率高的压力。

[1] 孙爱良.冬枣花期连阴雨对座果率的影响[J].落叶果树,2014,46(4):23-24.

[2] 刘金玉,崔万里,孙爱良.黄骅冬枣果实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增1):192-195.

[3] 武之新,武婷.冬枣优质丰产栽培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 慧莉,刘茂荣,陆莹莹.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J].灾害学,2008,23(3):131.

2016-08-22

孙浩然(1997-),男,河北黄骅人,助理会计师,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从事农村金融政策学习与研究。E-mail:hhnqkd@sina.com

S665.1

A

1002-2910(2017)02-0018-03

猜你喜欢

定损枣农冬枣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汽车保险查勘与定损方法的研究
汽车保险查勘与定损方法的研究
车险理赔引进人工智能
保险能否完成真正互联网+?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