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里建起文化理事会“庄户剧团”红火唱大戏

2017-02-01袁军宝

新农村 2017年1期
关键词:沂源沂源县剧团

□袁军宝

村里建起文化理事会“庄户剧团”红火唱大戏

□袁军宝

虽然气温只有零摄氏度左右,但这并没有影响山东沂源县南麻镇侯家官庄村村民们看戏的热情,村里大戏台前一早就围满了人。在二胡、京胡、扬琴、锣鼓等乐器声中,演员们的演唱,引得台下阵阵喝彩。

“演的是吕剧《娶婆婆》,讲的是儿子、儿媳妇孝敬老人的故事。”侯家官庄村庄户剧团团长齐瑞祥告诉笔者,剧团共有26个人,都是本村村民,会演《墙头记》《补瓢》等十几场戏,“演出不要钱,村民们爱看,我们也爱演。”

沂源县位于沂蒙山区的腹地,出产的大樱桃、“沂源红”苹果远近闻名。然而这样一个典型山区县,近年来却兴起庄户剧团。“全县已有176支较为专业的村级文艺团队,目前已选出12支庄户剧团进行全县巡演,为群众送戏下乡。”沂源县文化出版局副局长齐爱英说。

不仅“大戏”越来越多,近年来在沂源农村,广场舞、卡拉OK等“小戏”也快速兴起。“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依儿哟……”笔者来到沂源县南鲁山镇文泉村的综合文化中心时,几位村民正在二胡等乐器的伴奏下,唱起沂蒙小调,怡然自得。据了解,目前沂源所有的农村都建起了综合性文化中心和文化小广场,几乎每个村都有舞蹈队。

为何一个偏远山区县的农村文化活动如此红火?在沂源县文化出版局局长张寿玉看来,除了大力度的硬件设施投资外,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农村文化理事会的普遍建立。“目前全县已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依托村里文化‘贤能’建起文化理事会,这让基层文化活动有了腿、有了根。”张寿玉说。

据了解,农村文化理事会的成立,让农村“文化人”有了组织、有了带头人,开展活动也更名正言顺,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各村纷纷成立文艺队。“理事会牵头成立了剧团,撂下多少年的戏,现在又捡了起来。”齐瑞祥说。

有了文化“贤能”管理、领头,文化活动也更上水平、更为健康。沂源县大张庄镇曹家庄村文化理事会常务副主任齐元玉等人告诉笔者,理事会的人员由村干部、退休教师、文化能人等人员组成,他们带着村民编排新戏剧、教村民跳广场舞,同时县乡文化部门也会派专家指导,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演出水平、丰富了文化活动内容,也保证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方向。

一些村民反映,以前政府部门单纯地为村里配发图书、乐器,但往往不合“胃口”“许多乐器锁在仓库里”。但有了文化理事会,上级部门根据他们反映的需求配备器材,大大提高了针对性。“上级给我们配了所需的乐器、音箱,剧团的人都拿这些东西当宝贝。我们正好好排练,争取明年进入到县里巡演队伍中,到全县演出。”齐瑞祥满是信心地说。

据张寿玉介绍,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仅今年就根据需求为176支村级文艺团队配发共100余万元的舞台音响;按每队2000元~3000元的标准,让146支文艺团队自主购买了乐器、演出服装、道具等。

此外,农村文化理事会的建立,还让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了“开门人”。据一些文化理事会人员介绍,此前文化中心的钥匙大多由村干部保管,村干部不来就不开门,现在由文化理事会里的文化爱好者管理,“天天来,天天开门,来看书、娱乐的村民也就越来越多。”

“田野一旦变成舞台,艺术就有了土壤;群众如果成为主角,文化就有了生命。”张寿玉说,农村文化理事会正越来越成为沂源农村文化战线的主心骨,推动沂蒙老区农村更加美丽和谐。

(新华社)

猜你喜欢

沂源沂源县剧团
改造促迭代 提质创品牌——山东沂源苹果的振兴之路
袖珍之地,颠覆土地——以沂源拇指公园景观工程为例
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