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造谣式营销”透支社会爱心
2017-01-31王小川
今日农业 2017年3期
莫让“造谣式营销”透支社会爱心
一则关于 “攀枝花芒果滞销”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散播,吸引了诸多爱心人士的眼球。事实上,攀枝花地区芒果主栽品种8月以后才会大量上市,根本不存在滞销的情况。这篇文章只是一家网店以 “芒果滞销”为噱头进行的营销策划。
这类“造谣式营销”以公益为名,谋一己私利,既蒙骗了大众消费者,又利用其占据的销售渠道压缩了果农的收益,不仅透支了社会的同情心,还极大损害了优质农产品产区的声誉,伤害的是整个产业。一旦碰到这类谣言,几无发声权和议价权的农民只能干吃哑巴亏。
网络时代信息纷繁复杂,任何一条类似于“芒果滞销”的不实谣言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地方主管部门应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积极对网络谣言进行批驳回应,发布权威信息进行合理引导;微信等移动应用也应加强对异常信息的筛查、清除,减小其传播范围,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王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