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山西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借鉴

2017-01-30陈新旸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山西供给

陈新旸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山西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借鉴

陈新旸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根据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来看,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整体推进的大战略部署下的政府改革将会是政府今后工作重中之重。可以说这对转变政府的职能方式、改变政府治理方式、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被进一步明确,权责体系更加健全,这将有利于山西整个政治生态建设,提升各级政府活动的透明度,以便于山西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更好更快走出泥沼。同时这将有利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廉洁性,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贡献一份力量。本文将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山西省的供给侧改革进行分析,助推山西经济更好更快走出泥沼。

供给侧改革;五要素发力;行政改革

一、山西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201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波及,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高速增长的的背景下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过去一直依靠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这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受全国经济的降速的波及,曾经一煤独大山西经济也面临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产能过剩,煤价下跌,劳动力素质低这些因素已然不适应了当今以互联网+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而过去普通人以可以进入煤炭、电力、能源为主的国有企业所赋予的荣光正在一点点消散,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煤炭产业也渐渐的滋生了衰败的萌芽,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效益优先所带来的高产能、高排放、高污染已经与国民日益追求的低碳高品质生活相违背,需求端的高刺激时代即将终结。

二、山西供给侧改革的特征

(一)强调市场。山西本次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煤炭行业这种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而这些企业曾经依附于政府部门,其生产任务以行政指令为导向,这主要受制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行动。现如今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顾客需求提供资源,这样对于大搞生态建设的山西大有裨益,符合政府和民众的期望。

(二)重视效率。山西经济政治改革是充分调动市场、土地、劳动力、资源等全要素积极性,发挥市场驱动效应,改变粗放式增长方式。

(三)着眼长远。胡锦涛总书记时代曾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深深地影响了山西经济政治发展的思路,而本次供给侧改革是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而不是微观层面上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四)侧重制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是过去政府对待经济波动的调治良方,现如今,供给侧改革更加明确权责分配,解决深层次矛盾。

三、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

(一)新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新”表现在公共行政官员更加重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如何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工作的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山西供给侧改革的效用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经讲过,一个缺乏能保证秩序的、有效的政府的社会,人的生活将是孤独、贪婪、残忍和短寿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曾从政治和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好坏的影响,依据了古时中国农业社会农民耕地收成的多少,是与政府的税收、财政等政策息息相关。

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思路,蕴含着丰富的行政学思想,其行动的逻辑具有强烈的行政学思维模式。供给侧改革绝不是简单地将宏观调控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而是在国内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通过供给端的改革来激发潜在的社会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的供给能力,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从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市场在供给端的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府改革是否到位,能否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故而,政府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改革的基本准则,减少政府供给端的约束行为,实现供给约束的市场化运作。为此,放松和取消政府对市场供给端的规制,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诉求。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山西供给侧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从以下几点做文章:

(一)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不合理的制度是拴在整个社会经济的镣铐,故而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经济主体的责任,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扰,形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要调整产业政策,转变发展思路,尤其是煤炭行业要做好去产能、补短板、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四步规划。

(三)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政府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减少行业壁垒,杜绝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公平竞争,要在产品质量监督上下工夫,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实施更加有效的投资政策,提高投资的有效性。稳住房地产价格波动,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减少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浪费,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渠道,充分运用推广PPP、特许经营等融资模式。

(五)做大做强一批优质企业,积极研制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形成自身品牌优势。

山西经济正在告别“再造一个山西”那种突进式的发展,现如今的政府正在变革生产力要素中不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降产能,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型科技创新企业正拔地而起,同时山西老百姓们也渐渐享受到转型发展释放出的红利。

[1]姜士伟.供给侧改革行动逻辑的行政学解读[J].求实,2016(06).

[2]郑楠,周仲秋.供给侧改革下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转换[J].城市学刊,2016(07).

[3]王佳宁,盛朝迅.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01).

F

A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山西供给
我在山西等你
公共服务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山西叹五更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