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土家酒歌”的形成及特点

2017-01-30米军霞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湘西

米军霞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湘西“土家酒歌”的形成及特点

米军霞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而湘西土家族较为突出的民俗之一就是酒歌文化。“土家酒歌”则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特有的一种形态。通过对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的了解,“土家酒歌”的形成及特点,独具一帜的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对少数民族民歌方向的研究。使湘西“土家酒歌”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读者可以走进湘西土家族,进一步了解土家族酒歌的独特魅力。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积极的作用。

湘西土家族;民歌;土家酒歌

湘西民歌中以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为代表。而湘西土家族民歌独有的曲调旋律、节奏节拍、演唱方式、表演形式体现出了地域性的多姿多彩。湘西土家族人民的能歌善舞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湘西土家族的民歌是在土家族人民长期的聚居生活、生产及各类娱乐实践中循序而成的,湘西土家族的风土人情、礼仪民俗、民族风格的展现,也是土家族音乐艺术的生命。在传承中又因生活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以下各类:山歌、酒歌、小调、风俗歌、摆手歌、儿歌、劳动号子等。

湘西土家族的人民生性粗犷、豪放、热烈。“酒”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饮品。家里贵客临门时,甜酒、白酒是重中之重的待客之物。每逢节庆日、红白喜事或重大祭祀活动,酒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也有了湘西土家族独特的“酒歌文化”。

湘西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有酿酒和饮酒的传统习俗,随着本民族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酒歌文化也随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一、湘西土家族的起源及民歌分类

湘西土家族的起源:主要分布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等地区。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湘西土家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它是由古代巴人的一个支系融合当地的土著居民与进入这一地区的汉人、楚人及乌蛮等部落族群在唐末五代共同形成的。通过史籍记载土家族于唐朝后期才正式出现于史籍中,在唐朝后期基本成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家族这一少数民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并在1957年成立了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的民歌分类:湘西土家族人民热情豪放、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纯朴忠厚。生活在大山里淳朴的人民,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会以一种独特的歌唱方式交流。这种独特的歌唱方式通常被分为以下常见的几种: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酒歌等。

湘西土家族是聚居民族,拥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土家族民歌题材种类繁多,在完全没有学习过系统的作曲方法和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情况下,土家族人民在表达情感时都是自己进行即兴创作。而在生活生产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中,土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语言体系、民族渊源等方面的差异,受到其它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土家族民歌的发展道路发生了很大改变。土家族民歌在保持着原有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导致本民族文化形成变迁的外来文化特征,特别是汉族文化。所以湘西土家族民歌具有一定的融合性特征。这样的发展使它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但随着社会经济全球性多元文化融合的不断发展,也较容易失去本民族特性。

二、土家酒歌文化的形成

湘西土家族人民继承了巴人传统的酿酒技艺,在岁月的变迁中将其加以发展完善。所酿造的酒主要有以下几种:高粱烧、咂酒和甜酒。酒渗透于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它与土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礼仪民俗、民族民风有着紧密的联系。俗话说“无茶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茶无酒不成俗”。而土家人有自己独道的酒歌文化,酒和茶在土家族各类民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酒歌文化也融入在土家族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各类民俗活动之中。

在湘西土家族人民的人生礼俗中,土家族人一出生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伴随土家人的一生。孩子出生时要唱“祝米酒”;孩子满月时要唱“满月酒”;满周岁时要唱“抓周酒”;结婚时要唱“喜酒”,行酒令、比酒量、赛酒歌;出嫁时,女方弟兄们还要穿着草鞋跟轿到男方家吃“赶脚酒”;婚礼上,新人拜堂后进洞房“抢坐新床”后,夫妻要共饮交杯酒需要唱《坐床歌》;婚后三天回娘家要办“回门酒”。人生到了逢六十、七十、八十岁大寿时要唱“寿酒”。老年人过世,要举行跳丧活动,一边吃黄豆“喝黄豆酒”一边打鼓一边唱丧歌;迎接贵客要办“迎客酒”。由此可见,湘西土家族酒歌文化在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酒,对于湘西土家族人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并且每家每户都会自己酿酒。酿制的多为甜酒、白酒。而白酒中数土家族的“包谷烧”最好喝。湘西土家族人民夏天喝甜酒生津解渴;冬天把甜酒加开水泡糖糁和阴米再加蜂蜜或糖当做小吃,充饥暖身。平日劳动归来,没有下酒菜也要喝一两碗包谷烧提神解乏。

在湘西土家族的各项节庆日里“酒”更是重要成员,随着酒在土家族人民生活生产活动中地位的突出,随之相生的便是“祝酒歌”。“祝酒歌”在最初是以即兴创作为主,在祝酒、劝酒、邀酒前必须自己先唱一段即兴创作的“祝酒歌”表达祝愿和请求,并且在唱完之后必须把碗中酒一饮而尽。“祝酒歌”在演唱时除了实用和娱乐外,主要起着情感和信息的传递作用,以及历史文化承载和传播等多种社会文化意义。

湘西土家族是一个用语言传承歌唱文化的民族,它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用本民族的文字记录歌曲,一直都使用汉字。因此,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经常会有“土汉语混杂”的现象,有的句子标有土家语发音和汉字,有的直接把土家语当做歌曲里面的衬词用,更有直接用汉语唱出的土家族民歌。因此便有了纯土家族语民歌、纯汉语民歌和土汉语混杂民歌。

三、“土家酒歌”的演唱特点

湘西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在生活生产中随着心情的变化,即兴创作的民歌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丰富且形式不一,所以要根据不同曲调和不同演唱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演唱方式。它大致分真声演唱、假声演唱、真假声结合演唱等。

在“土家酒歌”演唱中以真声演唱为主,这也是土家族人民最广泛的演唱形式。而演唱者是没有经过正规发声训练的土家族百姓,所以他们在歌唱时多用胸腔呼吸,而后靠喉头冲击的力量发声,从而声音高亢嘹亮。

在“土家酒歌”演唱中也有以真假声结合的演唱形式,这种方式是土家族民歌演唱方式中最常见的,它是真声与假声结合而发声。唱词部分用真嗓而拖腔用假嗓,音域宽至两个八度,唱腔多用在音高区。

同时波音和上下滑音也是“土家酒歌”很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在湘西土家族民歌演唱中有很多的波音和上下滑音。有时这些小倚音会在演唱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演唱环境的不同以及演唱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表现出来。这样独特的演唱技巧和方式,突出表现了“土家酒歌”独特的一面。

湘西土家族民歌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富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还在于它以下别样的表演特征。

叠音,它指在歌唱中,将相同的字或音节重叠。这一运用能够增强我们对语言的感受,从而领悟到音乐的美感。在土家族民歌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

衬词,在土家族民歌中,衬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往往不代表实际意义,而是起到一种补充音律的作用。它是既用来表示感叹又用来加强语气。

方言词,湘西土家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但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它有很多方言词。而方言作为一种生活生产语言,形象生动的反映了湘西土家族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例如“莫来”就是普通话中的“别来”。

押韵,又叫韵脚。土家族的民歌句式一般都很整齐并有押脚韵,如“来”、“哎”。

四、结语

通过对湘西土家族的起源及民歌分类、当地发展状况、土家酒歌文化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特色以及“土家酒歌”中特有的演唱方法与表演特征的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酒歌文化贯穿着整个湘西土家族百姓的日常生活。他们以酒歌传言、以酒歌为媒等。真实体现出湘西土家族的风土民俗。“土家酒歌”是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土家酒歌”是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符号。

[1]胡远慧.湘西土家族民歌研究[J].音乐大观,2012(02):26-27.

[2]肖琴.古丈土家民歌及演唱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张文华.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中的文化内涵[J].音乐创作,2010(01):148-150.

[4]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5]赵翔.从土语山歌看湘西土家族音调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Z1):27-32.

[6]王桂芬.论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演唱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10.

[7]田世高.土家族民歌歌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50-52.

[8]田璨.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

[9]孟宪辉.土家族汉语民歌音乐特色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2):120-128.

[10]谈焱焱.论土家族民歌的衬词[J].戏剧文学,2003(07):79-81.

米军霞(1992—),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湘西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