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7-01-30陈军向
陈军向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国外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陈军向*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推进现代学徒制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了解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先进举措,深入挖掘其内涵,借鉴其先进经验,从法律法规建设、教育培训标准、校企深度合作、双师队伍建设和招生招工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启示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西方工业革命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后因无法适应集体化的大规模生产而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学徒制在现代社会得以重生,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或正在尝试建立适合新时期的现代学徒制系统,相关的立法、政策和项目层出不穷,已成为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理论和实践都取得新的成绩,但有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例如,“技工荒”情况普遍存在;工学结合不突出,校企合作不理想,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等等。基于此,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先试点后推广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是激发职教办学活力和解决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述评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经营现代学徒制,并不断创新其表现形式和强化其内涵。
英国是世界上最初实行学徒制的国家,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1993年正式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作为实施国家技能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基础现代学徒制”完成者可获二级国家职业资格,“高级现代学徒制”完成者可获三级国家职业资格。通过此种方式,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受到行业企业欢迎。
德国的学徒制开展得较为普遍,主要归因于其法律保障、制度规范以及就业资格准入,促使企业参与度高,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学徒制参与率高达91%。学徒制被视为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支柱,而“双元制”正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与工作培训紧密结合的新学徒制形态,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几年来备受关注,它将以前相互隔离的学徒制和培训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学徒(学生)、培训机构、雇主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培训课程与实际操作一体化的体系,培训项目和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和在资格框架下的培训包。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营,采用商业化拨款方式,即根据学徒的人数、开始课程的数量与培训的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拨款。
其他国外,如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学徒制度也颇具特色。由上可知,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对中国而言,目前这些尚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我国现代学徒制把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层面,中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内涵透视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新形式。
目前,国外现代学徒制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大类:需求引导型和供给引导型。需求引导型的学徒制也可以称为高企业合作与低学校整合型,其特点是雇主责任感高,企业培训强大,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相分离,如德国、奥地利、瑞士;供给引导型的学徒制也可称为低企业合作与高学校整合型,其特点是雇主责任感低,企业培训相对较弱,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进行了较为密切的整合,如英国、法国、荷兰、丹麦。
国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政府为主导,第二类是以企业为主导,第三类是以全日制学校为主导,第四类是企业与学校双主导。同时,“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和“双师制度”也存在先后和轻重的关系。(一)学徒具有双重身份,但身份有先后,一种是先确认学徒身份,再进行学籍注册。该身份一经法律确定,企业会把学徒的教育与培训当作是“份内事”,不仅会主动参与整个过程,还会对职业学校“心存感激”。另一种是先注册学籍,后确认学徒身份,企业支持力度比较小。(二)“双元育人”,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徒有学习与工作的双重任务,学徒在岗学习主要由企业管理,在校学习主要由学校管理,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但起核心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企业。因为企业是职业能力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三)“双师制度”,国外没有“双师型”教师的提法,但国外学徒制的双师培养是普遍现象,笔者在德国大盖劳职业学校考察,发现企业的师傅不仅按计划授课,还定期到学校听课指导和了解学徒学业情况。在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基础上,双师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
尽管国外现代学徒制在发展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双方合作提供职教课程、工学交替、实岗培养、零距离上岗而言,其内涵是一致的。
三、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打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在以下三个关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1)产教结合、工学交替;(2)政府支持力度大;(3)法律保障强。相比之下,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配套的扶持政策与制度,技术支撑框架等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从部分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看,一个“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呼之欲出,即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企业和学校对学徒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行业则在职业资格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法律保障是基础
无论是德国的法律保障以和就业资格准入,还是澳大利亚的政府拨款,都是从国家层面设定实施规则和提高制度保障。要确保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顺利运行,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可参考澳大利亚的《职教法》、芬兰的《学徒制培训法》、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等。以学徒为例,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国家就很难保证企业依法保障学徒学习期间的权益,难以避免学徒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的有机结合,学生、学校、企业三者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明确规定各方的责权利。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这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基础。
(二)规范教育培训标准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一整套管理体系的支撑。目前西方国家多以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来控制现代学徒制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比如,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英国的《学徒制框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都是由国家部委级单位颁布,在全国统一实施的学徒培训标准。这些文件对学徒完成培训所应该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甚至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确、细致、统一的要求。可见,我国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学徒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并逐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通,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
(三)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虽然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但总体而言,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企业这把火未能熊熊燃烧。这一点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与规范。可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激励措施,出台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经费支持或优费政策,如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授予荣誉等,吸引更多的不同性质与规模的企业参与进来,促进校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实用人才。
(四)建立稳定的“双师”队伍
“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使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有新技术但没有教师资格,有教师资格而没有新技术”的尴尬情形将制约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质量。主要原因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知识更新没有制度保障、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师身份的认定,对师傅的教学工作业绩的有效评价与激励未配套等,建立一支稳定的双师队伍需要相关政策支持。
(五)试点招生招工制度改革
当下我国实施以企业为主的现代学徒制难度很大,比较实际的选择是改造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可以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进行试点招生招工制度改革。一是招生即招工,企业提出需求,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共同教育和管理;二是招工即招生,校企双方根据企业新招的员工的学历和技能证书获得情况,确定其是参加岗前培训获得技能证书还是工学结合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在进行招生招工制度改革的试点同时,还要考虑学徒制层次高移化的趋势,即为学徒打通专业学士、硕士学位的发展通道。
四、结束语
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要在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校情和转型期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学校、学生、企业的利益诉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2]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
[3]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陈军向(1971-),男,厦门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