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思维

刘 现

湖北省利川市第三中学,湖北 利川 445418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刘 现

湖北省利川市第三中学,湖北 利川 445418

问题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慢慢总结出以下有关问题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以期给同仁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有效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首先实现观念的更新,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等都在不断的转变中,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变,面对的学生也在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此,探索适应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有关问题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摸索问题教学在实践层面的技术和艺术,并将之不断发展与完善,从而作为探讨如何活跃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教学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

《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一种解释与我们研究的范畴很相近,即“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①。”对于“问题教学”,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中进行了解释:“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去研究和探索,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灌输教材的做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②。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问题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各地中学历史课堂的具体实践。

二、问题教学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问题教学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包容态度

主动参与是问题教学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问题教学在整个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始终有权利自由地提出和补充问题。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真心诚意的赞赏学生不断萌发的问题意识,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赏识中培养一种包容、诚实和自信的学习态度。

(二)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学生在学校中、在课堂上能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但他们一旦具备了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等于是给自己插上了一对自由飞翔的翅膀,可以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来选择知识。中学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经过国内外诸多教学实践证明,是能够使学生从问题启发开始,通过自身的思考,以解决老问题为目标,并催生萌发出新问题的成功教学模式。

(三)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过程

问题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问、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和回答。在教学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中,以学生思维视野为依托,充分展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过程。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去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乐趣、对未知知识产生好奇和不断探究的思维过程。

(四)能够增加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自信心

问题教学要求师生做出改变,从关注知识和能力转变为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在今天这个时代,创新就是从思考问题开始,创新就是从尊重每个个体的思想开始的,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趋势。在这样一种大的发展态势下,包括中学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要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要重新考量我们的中学基础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我们的教育现状与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使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我们必须要进行变革,逐步向“因材施教”的方向靠拢。

三、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树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们提出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

1.兴趣生疑法。历史图片,历史漫画,丰富的文字材料,精彩的历史故事,感人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再现当时历史情境的电影、电视剧的片段等等都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巧妙使用这些素材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批判质疑法。在新课程实施中,要着力培养学生个性鲜明的历史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3.自主质疑法。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传统也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学生提出历史问题

课堂教学根本目的,既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怎么来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愿望,并推动学生能自主地创设问题,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呢?

1.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时,可先从发展演变过程、特点和趋势进行探究,首先讲清楚“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概念,其次分析秦朝确立君主专制时在中央官制上和建立中央集权时在地方官制上的制度设计及其原因和影响,从而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认知体系。

2.教师要赋予和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力。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显得有些幼稚和偏激,教师也应该首先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勇气,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3.课堂教学要讲究“留白”的艺术。一堂好课应该是:充满了学生不完全懂而又有浓厚兴趣去研究的各种问题,使课堂从生成问题开始到带着问题结束,让问题贯穿历史课堂的始终。课堂上适当的“留白”,既可以打破“课堂学习”的固化模式,又能不断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和问题意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和愿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

我们知道知识本身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知识之间具有继承性和连贯性,学科内的知识往往也具有相通性或者相似性,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非常强调学科内知识迁移和方法借鉴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假设,从而去挑战前人、挑战老师、挑战身边每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又要经过细心求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甚至是错误从而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落在实处。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教学策略,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等条件而定,只有灵活地、有针对性的应用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注 释 ]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版,1996:1322.

②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

G

A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