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表演能力的舞蹈教学改革研究
2017-01-30朱秋涛
朱秋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基于大学生表演能力的舞蹈教学改革研究
朱秋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在大学生舞蹈教学实践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个舞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向观众传达出真正的感情。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表演能力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如何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变得尤为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技能、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舞蹈蕴含的微妙所在,爱上舞蹈,动情舞蹈,学会为舞蹈表演。
大学生舞蹈教学;表演意识;舞台感觉;想象力;感悟力
舞蹈可谓是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艺术内涵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被认为是民族的标志。如:我们的大学课堂上会有傣族舞,蒙古舞,新疆舞,回族舞等许多舞种。因此,对舞蹈的正确认识犹为重要。舞蹈与其它艺术相比,更具抒情性和表现性,不仅在时间上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空间上也如此,作为一个舞者,最重要的是以情感人。舞蹈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但不是对发生过的或者是真实存在的盲目的效仿,而是内在情感的迸发和升华,以肢体动作所作出的速度之适中,力度之精确,幅度之微妙而吸引观众们的眼球,超跃生活,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脉动性,借助音乐节奏营造优美的意境、塑造真实的形象。
一、情感培养作为铺垫
平时要求学生多听一些舞蹈片段的歌曲,在聆听中学着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事先可通过搜集整理学习的舞蹈的背景来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大意和引申义。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处其中,设置一系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境,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要注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一些情感方面的体验,通过引导和交流,强化学生对舞蹈作品深刻的认识。
二、培养舞台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培养舞台意识中,眼神的情感流露和表情的传达则显得颇为重要。“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是舞蹈鉴赏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做示范,从难到易,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更好的配合音乐,做到形神兼备。与此同时,要有丰富的语言做指导,能够为学生设置情景,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自己身处舞台之上,培养台风,在舞台上能够将自信完美的自己表现出来。其次,教师应该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从内心散发出美感,进一步掌握审美知识,了解舞蹈与音乐及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通过服装的装饰,学生焕发光彩。
三、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
舞蹈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改造和创新教学方法。舞蹈教师要虚心接受新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审美,从新角度、新层次、新领域去挖掘学生潜在的素质和能力。
四、通过想象加强表现力
在日常我们的舞蹈表演实践中,想象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表演者的所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 意志、表演感觉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表现都和想象紧密相关。它贯 穿在表演者表演的始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思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例如播放一段古典舞《秋海棠》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坐下来闭着眼睛想象着当时的场面。主人公秋海棠回忆起了当年在戏台上的风光,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突然间主人公摸到了自己脸上的伤疤,气氛转变,义愤填膺的跟随着音乐的节奏疯狂地舞动;到了最后主人公秋海棠完全的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当中,此时气氛变得更加凄凉,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观众们不知不觉的潸然泪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五、训练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
舞蹈是是一门内外兼修的艺术,动其身动其心更动其情,在作品赏析中,不要以孤立、静止的观点或单纯的舞蹈形式、动作来加以分析讲解,要尽最大努力把舞蹈作品放在大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赏析。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化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视觉和听觉,使其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能够身临其境,尽情的享受音乐与舞蹈带给自己的快感,达到心旷神怡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在舞蹈训练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例如班会召开,小型才艺展示,学校庆典等,通过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对学生的舞技和形态进行强化,将技能、音乐、情感融会贯通。
人们常说:“舞蹈是脚步的诗歌,舞蹈是生命的节奏”。 舞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表演中一定要充满感染力,只有内外兼顾,才能达到完美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表现力,更好地诠释作为一个舞者的魅力所在。
[1]马雷蕾,许华.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 35(05):516-519.
[2]程艳霞,朱苏丽.管理专业大学生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13,27(06):121-125.
[3]董植寿.自主创业视域下体育舞蹈专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 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