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怎样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2017-01-30
习近平怎样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对于培养年轻干部,习近平曾表示,要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
近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内容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6年10月27日期间的讲话、文章等八十多篇重要文献,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其中,该书第六篇重点阐述“从严治吏,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更具有现实意义。
“选拔年轻干部”是怎样提出的
“干部年轻化”的提法,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干部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的思路受到社会广泛支持。
2000年,中共中央首次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到会讲话。他从培养可靠的接班人、维护政党的执政地位角度,强调了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必要性。
胡锦涛在讲话中要求“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具体安排可以看出,对选配年轻干部的政策进行了放宽、突破:县级以上党政班子调整时要优先补充年轻干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要空出名额、物色人选,本地区找不到适当人选的要通过交流选配。对于职数已满但缺年轻干部的,经批准可以“先进后出”,也即先选配年轻干部,超编的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原来的职数。
这次座谈会召开后,中组部又一次发出专项通知,要求省级党政班子中,凡50岁以下的干部没有达到5名的,要抓紧配备,50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不少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甚至走上领导舞台。
党的十七大召开的2007年,中组部对选拔年轻干部的成就进行了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
不过,据全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的观察,2005年后,在一些正式文件中,很少出现“干部年轻化”的字眼了,更多的提法是“选拔年轻干部”。
2009年,选拔年轻干部的基调再次调整。这年3月,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再次召开,主题是如何培养年轻干部。接着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这一次不像1995年、2000年那样提出要“不拘一格”,而是要“认真研究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探索破格提拔制度”。
也就在2009年,中央明确指出了“年轻化”不是“低龄化”。当年11月20日,全国组织部长学习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决纠正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破格不能出格
党的十八大后,选配年轻干部再次出现变化。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讲话中专门用一个章节阐释了他对选拔年轻干部的考虑。他表示,要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他还表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是每个班子都硬性配备年轻干部。
“德才表现好的,群众口碑好的,还是应该用,不能简单以年龄画线。”习近平说。
在年龄不搞“一刀切”的干部任用思路下,2014年12月,中办印发了《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不把换届提名年龄作为干部调整年龄界限。党的十八大之后,一些“老将”纷纷出马,印证了这一思路。
对于干部的成长,习近平认为“培养不等于照顾”,不能唯台阶论,但必要的台阶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
在中央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思路做出调整之前,破格提拔年轻干部存在“拼爹”现象,将破格变出格。对此,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上对一些年轻干部议论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简单考虑班子年龄结构要求,不注意人选内在素质。尽管选拔年轻干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习近平也明确表示,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也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不能缩手缩脚,但破格不能出格,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
2014年,中共中央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对破格提拔进行了限制性规定,包括试用期未满或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
2014年7月14日,中央层面首次召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会讲话,提出了选拔年轻干部的16字方针——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
这次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选拔青年干部作出了指引,各地都对下一步选拔培养干部做出了部署。
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
对于如何用人选人,去年一年,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值得深思。
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党组织对待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10月27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要落实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要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用人风气更加清朗,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解决“重选轻管”问题。同时,要抓紧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
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密切相关。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
他表示,干部要提高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专业对口那么简单。选人用人要适应这种要求,开阔视野、着眼全局,在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最适合的人选选出来。
(《公务员文萃》2017年第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