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管理状况调查分析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李 盈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大学生心理管理状况调查分析

李 盈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对教育的投入逐渐扩大,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但是,在这一过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解大学生心理管理的现状,分析大学生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学校管理以及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管理状况的影响,从而探索大学生在心理状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管理的现状作

为代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力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对抗挫折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但是,现当代的大学生心理管理状况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融入不到集体之中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现在的80后,90后就是计划生育下的直接受益人。然而,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使得现在的大学生不容易考虑他人的感受,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缺乏集体荣誉感。

(二)部分大学生争强好胜心强,以至于严重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好胜心强说明了一个人具有积极进取的意识,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夸赞的事。可是,过于求胜,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现在部分大学生中便存在着这种问题。在另一部分的大学生中又存在着过于安逸的现象。他们认为考上大学即是成功,在大学中不抓紧机会提升自己,每天浑浑噩噩地度日,直到即将毕业,步入社会才感觉到慌张。

(三)大学生对自己不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好高骛远。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制定的目标可以不切合实际,可以漫无天际。现在的大学生,在给自己选定目标时,就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情况,在就业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管理的因素

(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影响心理管理的决定因素。一部分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会放松对自我的管制。对自身的管控能力不强,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难以控制心理的变化,缺乏清晰地自我认识,不能以一个健康而积极的心态应对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改变。而争强好胜的大学生,对自身管理过于严格,内心就好比整天绷着的弦,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二)家庭管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管理的基础因素。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一直扮演着“早教者”的身份,他们通过自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期望大学生能够按照他们所预想的目标前进发展。因此,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一部分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成功的家庭教育下,他们会加强对自身的心理管理,以良好的心态朝着完善自身的方向前进。

(三)学校管理对大学生心理管理起着直接的影响。随着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被发现,高校对心理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对心理教育的方式进行持续地研究和探索。学校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对大学生的心理管理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生转变。大学生要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要承受着就业的压力等等。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之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自身心理与社会需要的不对称,使其势必会遭受挫折和打击,从而对心理状况产生消极地影响。

三、对大学生心理管理的建议

(一)大学生应理智应对,全面丰富和发展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对于自身心理产生的问题,大学生应及早地发现,理智地应对,并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案,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而且,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应该把握好机会,不断地充实自己,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地发展,培养自身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增强心理的抗打击能力和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家庭应扮演好孩子人生导师的角色。在发现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家庭应该以导师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然而,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家庭与孩子相聚的时间变短,不能够掌握孩子心理地变化。这时候,父母就需要加强与孩子的联系,时常与孩子通电话,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和孩子聊天,引导孩子将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并凭借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给予孩子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高校应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开展,并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以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之后的社会生活。如今,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就。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随着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的提高,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例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有些大学生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到位,认为去进行心理咨询是一种十分丢面子的行为,即使心理有了困惑,也不会真正地去进行心理咨询。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扩大其广度,更要增加其深度,让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在人前进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明明意识到了问题,却不敢面对,放任其恶化。其次,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提供给大学生实践的机会,增加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至于在步入社会之后感到茫然失措。

正如柏拉图所说,“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大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成败。为了促进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管理,不仅需要大学生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还需要家庭和学校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三方地共同努力之下,大学生将会以一个更好的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1]江全.浅析大学生心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92-94.

[2]杨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9(02):144-147.

G

A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