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性教学在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改革对策
2017-01-30刘睿
刘 睿
河南教育学院工商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0
浅谈实践性教学在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改革对策
刘 睿*
河南教育学院工商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0
实践性教学是在继承前人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以教学实验、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从更广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性教学方式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
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我们之所以要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基于如下的思考: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这一专业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第三,实践性教学是我们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
那么如何在地方高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呢,实践性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
一、制定与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的系统,计划树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的育人观和质量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育人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两大教学体系的有机联系,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加以重视,两者相辅相成。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融理论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采用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业务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究、毕业实习等。具体安排可按上述实践教学计划进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研究和发现现有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区域,逐步改革,直至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是上述计划与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保证。为了激发教师的实践教学热情,在综合考核方面,可以在目前由学生评分上设计该类课程的指标体系及其分数比例,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大实践分数的比例,实行目标考核;在课内实训方面,也应该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考核应从制度上明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记一定学分,其表现、成果可记入档案,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课内实训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如50%记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激励机制方面,结合考核的结果对实践教学给与一定的报酬,使其收入与付出挂勾,加大激励的力度。另外,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教师将实践教学活动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研相长。
二、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素质是实践教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多渠道丰富现有教师的实践经验,一是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增加教师对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参加一些实务方面的培训及学术研讨会,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等;三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四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其次,引进并培养双师型人才。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时,在同等学历条件下优先录用曾在企业就业过并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另一方面,把教师送到相关的职业学院或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江苏省规定,高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除具有教师资格外,还应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资格。最后,定期聘请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或本专业毕业生做专业课专题讲座,并建立这些专门人才的信息库,这些人才的加盟必将使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的结构得到较好的改善。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实习基地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也有局限性。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属于企业的敏感部门之一,有些企业出于保密并不向学生提供涉及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核心资料,因此,学生在平时见习和毕业实习时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和岗位,或在对口的岗位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上述现状,应加大人力资源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使学生能在“模拟”的环境下掌握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1]薄赋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5):130-131.
[2]赵广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67-69.
[3]赵红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9-81.
[4]傅忠贤,易江营,赵娟.对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09(4):104-105.
[5]罗帆,李昂,彭谦.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9(7):43-45.
刘睿(1979-),女,河南驻马店人,本科,MBA研究生在读,河南教育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助教,工商管理专业。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