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工作研究

2017-01-30金小琪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阶段管理工作班级

金小琪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高中班主任工作研究

金小琪*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阶段学习的特征也内在地决定了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只有认清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应性调整才能把高中的班主任工作做好,也才能把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上去,这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工作。总体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重、学生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地要求高中班主任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把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落到实处。

高中班主任;学生工作;高中学习特点

一、高中班主任的人性化管理

(一)高中班主任应当寓情于教

高中班主任的工作从来不是单纯地班级管理工作,而班级的管理工作也从来不是单纯的制度管理工作。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和生活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学习任务空前加重。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不是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所能比拟的,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都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在中国高等教育阶段还没有实现普遍化,也就是说众多的高中生依然在争夺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这就决定了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盼。家庭的压力往往是深层次的压力,很多情况下,不少高中学生都在面临着家庭的压力,有的高中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家庭面临着经济压力,有的家庭的家长只想盼着学生抓紧考上大学,不断地给学生施压。这些种种家庭的压力都导致了学生学习及生活上的巨大压力。

第二,学生自身的内在压力。很多高中生都为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尤其是一些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总是幻想着能尽快、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各科成绩,使自己的成绩能在短时期内名列班级前茅。高中生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毕竟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间接地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压力,教育学上经常言及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定不要以为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就是一件好事,恰恰相反,没有任何压力的教育也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教育、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所以一定要适当的增加学生的压力。

但一定要注意,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适当”,也就是说一定要把学生的压力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能也不允许把学生的压力扩大化乃至急剧增加学生的压力。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程度都是有限的,也都是可以计算的。一旦超过学生的心理压力承受范围,学生往往面临着精神崩溃的状态,这个状态极易导致一些极短时间的发生。鉴于这样的学习压力与动力并存的高中学习阶段,班主任一定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教学中,学会适当地为学生减压,同时学会适当地为学生加压。

(二)高中班主任应当学会激励学生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激烈学生的生活热情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在高中学习阶段,上已述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升学以及就业的双重压力,高中阶段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合适的大学可以上,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可能直接踏入社会,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自己是否愿意踏入社会又是一个未知数,很多学生习惯了待在校园里学习知识,或者很多学生学习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仍然喜欢学习知识的感觉,这些都是潜在的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也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考虑到的。

也就是说,班主任只有在熟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时,班主任才能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有根据地实施管理行为,班主任这个时候的管理效率往往是最高的,因为只有建立在班主任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的管理行为才是有效的管理行为,才是值得学生不断展示学习状态的管理行为。高中班主任学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要对本班级的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各科的强弱优势对比强项与弱项等,对这些绝对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各个因素,班主任必须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大体的熟悉。其实,这些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和班主任拉近距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就是说,班主任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前提就是班主任一定要熟悉学生,熟悉学生的各个方面,在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有建立在熟悉、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激励手段才是有效的激励方式。

(三)班主任要知行合一

班主任人性化管理透视着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任何时候,一个领导者只要自己说的与自己做的没有任何区别,那么一个领导者就会是一个值得人们信赖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就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与爱戴。管理学上的原理应用到教育学生即班主任在的管理工作中一样奏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如果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以理服人,把自己和学生说的切实地拿到自己的行为上面来,这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个内在要求。同时班主任一定要在管理中,注重对细节的要求,也就是说,凡是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就要矢志不渝地执行,注意检查学生对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完成程度,同时,如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同或者赞成,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寻找原因。不断寻找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得与失,不断强化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意识。班主任一定要切实把学生的立场放在第一位,学生究竟需要什么。需要什么,这是班主任要首要考虑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不能和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相提并论。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在这个时候是最脆弱、最敏感的,如果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注意这些,则一不小心就会触及学生的自信。打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导致学生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班主任知行合一的另外一个指向是,班主任要用一些实实在在的言行举止为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传授同学们科学文化知识,但更在很大程度上是交给同学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认为,班主任在知行合一的管理模式中,学生们更容易培养自己的感恩的心,养成对自己、对世界的一个正确的观念。

其实,在教育学中,学生正确观念的养成对学生正确行为自己正确学习方法的养成是起绝对作用的,一个具备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生,必定有一个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在这样的外在因素的引导下,学生往往更容易养成自己的一个正确的做事情的方法和做事情的习惯,这样,一个人内在的做事情的行为习惯养成了,那么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可能是最佳的,这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能保持一个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二、高中班主任要寓乐于教

(一)班主任要有一双发现兴趣的眼睛

前面已经多次论述,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及生理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及其任课老师,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枯燥的课堂或者枯燥的班级管理工作尽量做到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学生此刻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班级里的一些新鲜事,一定要把这些新鲜事分享给大家,并把这些事情的道理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高中班主任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显现在学生面前。其实,对任何一个老师来讲,他带给学生的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自己的品德对学生的深度感染。也就是说,师德对学生的感染是深刻的也可能是终身的。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因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而把学生的心理忽视了,学生本身就有一个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加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没有成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学生时期是最容易形成的,也是最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如果在学生时期,学生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那么学生在今后也是很难成才的。这就要求班主任一定要深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考虑,不能仅仅考虑当下的班级管理,也许在当下或者当时看来,班级的管理工作是方便了,学生也确实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了,但学生的长远发展也许就受到影响了,班主任一定要注意管理学生的当下性,同时又必须看到管理学生的长远性。这是任何一个负责的班主任和负责的老师都必须要做到的。班主任发展兴趣的眼睛指的就是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多多观察同学们的优点,哪怕是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同学也都有很多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只有优点而无任何缺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而只有缺点没有任何优点的学生也是不现实的。学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寻找学生的优点同时学会以适当的方式改正学生的缺点是任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总抓手。

(二)班主任要不断展现乐观的心态

其实,在高中学习阶段,无论高中的学生们还是老师们,都面临着一些巨大的压力。一方面,高中的学生因为面临着高考的现实压力,不可能轻轻松松过完高中,高中注定是学生们最艰苦或者最人难以忘怀的学习阶段,另一方面,高中的老师们面临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老师的课程一般都比较多,为了让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尽快提高,高中的老师们面临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老师们的压力并不比同学们的压力小。

班主任作为各科老师之间联系的纽带,一方面负责沟通学生与各科老师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科课程的课时,另一方面,基于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全面负责性,班主任也会更频繁地与各科老师做沟通工作与联系,班主任也会从各科老师那里来了解学生们各科功课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程度。在这里,我们就是要强调的是,在同学们、各科老师们都面临着巨大压力的学习阶段,作为班级管理与协调枢纽的班主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不得不全面的。

所以,班主任必须在各科教师之间、高中的同学们之间,不断展现出乐观的心态。这就要求班主任:

第一,有一颗善良、豁达的心胸。也就是说,即便有一些学科始终是班级的弱项,班级内的同学们始终对这个弱科没有太大的提高,班主任对这科的老师也一定要以宽广的心胸来对待,不断帮助弱科老师寻找成绩不能提高的原因,找准弱科原因之后,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达到提高弱科成绩的现实目的。另一方面也要求班主任对同学们有一颗宽容之心,也许有的同学成绩很差,尽管这类同学学习往往也够努力,但就是没有起色,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共有特征。

第二,班主任要不断给同学们以自信,帮助同学们渡过难关。很多时候,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同学们感觉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不可以对学生们施加压力,因为学生本身已经认识到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了,再施加任何压力都不利于同学们提高成绩,唯有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多给予同学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才是最契合实际的,也是最能解决问题的。

(三)班主任要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一个班级意义和班级精神的一种软实力,积极地班级文化是班级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与保障,消极的班级文化就容易造成对班级发展的障碍,不利于同学们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同学们成绩的提高。任何时候到要注意培养一个班级最优秀、最精华的一部分班级文化,这是每个班主任的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高中阶段尤其是要注意班级文化的培养和塑造,不能仅仅注重外在的、表面形式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从来不是一种外在的宣示,而是一种内在的底蕴。这种底蕴存在于每一个学生心目之中,又升华于每一个学生的外在的行为之上,这才是一个班级文化应该具有的特征。

我们认为,班级文化有时候其表现形式就不限于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恰恰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文化状态,这样的班级文化才是正常的班级文化,也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就是一种培养班级文化的过程,班级文化的培养与塑造往往是多方面的,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或者状态。

但总的来说,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塑造有一种引导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把班级文化塑造成什么样子就是班主任的一种内在的文化选择。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中,学生们才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也才能在学习困难面前不患得患失,努力追求真正的自我,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应该具备的内在感召力。

[1]许其宝,杨红莉.新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与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2]李富荣.关于德育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8).

[3]安伟.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探析[J].学周刊,2016(32).

金小琪(1995-),女,汉族,辽宁灯塔人,渤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在读。

G448;G

A

猜你喜欢

阶段管理工作班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称心的新班级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