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2017-01-30吴树元

北方音乐 2017年1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文化

吴树元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论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吴树元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并日益深化,在音乐教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受各类因素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学忽视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导致西方文化影响扩大,限制了民族发展。本文在对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关系作出简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学视域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障碍因素,并重点就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进行了探究。

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我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再现了各民族人文风采,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高校音乐教学的维度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基础,发挥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对推进学生素质建设至关重要。日前,学术界关于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越发广泛。

一、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音乐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丰富教学内涵,发挥心灵净化效果。随着时间的积累、历史的沉淀,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丰厚、形式多样,聚合了人民的智慧,是各民族发展的成果展示,因而其传承还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爱国情怀。尤其是多元文化生态背景下,我国音乐教学既要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又需深化本土文化底蕴,在此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音乐教育的辩证基础。通过细致地研究发现,每一部民族音乐作品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小故事,浓郁的民族色彩及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并在全球化态势影响下,着力突出了我国音乐文化特色,以此占据了国际舞台上的一席之地。所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应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开展,如此才能实现人才专业发展。从另一个维度讲,高校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载体。高校作为人才发展主阵地,拥有其他机构无所比拟的教育资源优势,应力担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重任。由于民间文化组织明显的不稳定性特点,单纯地依赖其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而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代,是国家发展、民族兴亡的未来。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输,是高校音乐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校教学视域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障碍因素

高校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体现在各阶段、各方面。但是,事实上,受学生、教师、教学等因素影响,高校教学视域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着重重障碍:

(一)学生因素

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是教学主体,其内在动力机制表现直接影响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实效,包括兴趣、情感等。受多元文化生态影响,加之互联网应用普及发展,当代大学生更偏爱流行音乐或网络音乐,极少接触民族音乐,对其背后的文化延展更是知之甚少。有些大学生甚至滋生了“崇洋媚外”心理,对民族音乐文化兴趣不足,相关组织活动甚少参与,制约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此外,与其他理论基础课程不同,民族音乐文化课需要以大量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文化为依托,对学生而言可谓一种不小的挑战。在迈入高等校园之前,很多学生并未对音乐进行系统地学习,理论基础薄弱,民族音乐文化涉猎浅显,造成了教学上的困境。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孜孜不倦的教学。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的现状不尽满意,不同程度地表示存在压力,学习参与兴趣泛泛,久而久之出现了懈怠等不良情绪。因此,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身心素质,有效组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至关重要。

(二)教师因素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扩招之势已成常态,生源数量急剧增长,突显了高校教育能力不足,尤其体现在师资力量配备上。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音乐大课堂学生众多,而教师相对时间、精力有限,分散到自己身上的关怀较少,所作出的指导也不够全面,对个人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同时还承担着诸多事务性工作,常常身心俱疲,对学生关怀自然有心无力。此外,这种工作现状还使得教师很难抽出时间或精力从事教研相关工作,限制了其综合能力发展,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了解不够深刻,自是难以在学生中传承,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削弱了教师威信、魅力,对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弱化。究其根本,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除了与教师自身相关外,还受高校培训教育乏力影响。因此,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首要解决师资支撑问题,切实了解学生发展需求,从数量和水平上加强师资建设势在必行,以谋求更高的教学实效。

(三)教学因素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高校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匮乏。据调研实践发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音乐专业学习上,参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主动性缺失。在现实的高校音乐课堂上,教师所有涉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但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简单地将教学定位于知识传授,内容设计单一。如此,周而复始的曲目练习,极易引起学生枯燥感,对民族音乐文化精髓的认知与掌握也造成了一定障碍。此外,从教学方式上谈,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仍旧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创新,课堂气氛沉闷,亦会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自身烦躁情绪,即使有心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往往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影响了学习兴趣和信心。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要讲求方法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创新性,如此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客观需求,事关民族兴旺、国家未来,对培育新一代综合性人才意义重大。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革新思想理念

思想是行为的主导,决定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发生。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首要树立师生良好的认知意识,强调其基础性和重要性,确立宏观指导目标,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学行为。值得提出的是,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复制或因循守旧,更重要的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突破创新,要着力突出民族这一特色,顺应多元文化生态发展趋势,既要强调外来文化科学、有效地汇入,又要注重本土文化传承,两手并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此外,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因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灌入而转移。因此,教师还需积极学习以生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其进行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大力传扬民族音乐文化,展示它独特魅力的一面,使之植根于心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及习惯,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师资建设

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持,是高效音乐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从高校音乐课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维度讲,教师是组织者、主导者和实施者,其综合能力及素质表现直接影响了工作成效。新时期,高校必须要认知到师资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适时加强相关投入,包括人才任聘、培训教育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综合审查自身教育承载能力,科学响应国家号召政策,统筹既有资源,吸收大量生源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人才教育优势,通过多种渠道任聘人才,合理控制师生配比,以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要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工作,针对音乐教师普及素质教育理念,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确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任务及目标,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涵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研能力和引导能力等。而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则需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教研活动,汲取优秀教学经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实价值及需求,借助互联网开拓视野,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实现,就要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局限,不断创新内容、方法设置。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于挖掘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明了其特点,结合音乐教学课堂实践,有选择性地进行融入,让学生了然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激发其参与兴趣,并在充分讲解技术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演绎,使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精准的分类,诸如文化特点、演绎风格等,帮助他们深刻认知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堂上,激励他们自我认知、自主学习。此外,在教学方法设置上,根据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内容的不同,可选择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整合民族音乐文化素材,制作精良的音乐教学课件,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刺激学生感官,将他们置身于虚拟现实情境当中,引导他们产生深刻的感知,并组织其进行小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有效提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

(四)创新讲评机制

民族音乐文化学习讲求一个互动交际的过程,在不断的讲评反思中获得升华。同时,完善的讲评机制还有利于指导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创新改革,应体现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简单而言,在一段精彩的民族音乐演绎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其个性差异,引导其思考和总结在此过程中个人对情感、文化的感知,并精准地表达出来,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互换,从不同维度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发挥自身主导地位,认真观察各学生小组动态,保证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发言,并就突出问题或奠定问题做好记录工作。此后,教师要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讲评,客观论述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效指导意见。如此通过师生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讲评客观性、全面性。此外,教师要需充分尊重学生意见或建议,利用讲评反馈信息,在论证了其可行性之后,融入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课堂改革当中。只有无限契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断注入活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和必要。在未来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改革并发展的过程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意义重大,是关键课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有待完善。因此,作者希望学术大家广泛参与此课题研究,可在本文论点基础上作深度和广度上的延展,结合高校音乐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

[1]刘荣蔚.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51-52.

[2]荣卫.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科技,2016(04):396.

[3]唐捷.论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16(15):79.

[4]宋楠.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研究[J].戏剧之家,2016(23):204+206.

[5]赵梅.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高教学刊,2017(04):96-97.

J60

A

吴树元(1995—),男,汉族,宁夏石嘴山人,商洛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文化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谁远谁近?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