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爱你

2017-01-30

新传奇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育性玩儿情商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爱你

我遇到过非常多的父母,发现基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照顾性父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这些父母的作用,都只是在“看”着孩子。聊天、看手机,或者自己发呆,跟孩子只会有一搭无一搭,心不在焉地应和;一类是教育性父母。这类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讲得每句话,都是按照育儿百科的教学方式和大纲,有教学目的和意图的。

在国内,能跟孩子玩,而且会跟孩子玩儿的父母是凤毛麟角,极为少见。我们家的两个孩子也不喜欢跟我玩,就是因为我无法控制的优先教育的态度。无论玩什么,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找到一些教育意义。

譬如一起玩卡片,我会让她们数每个人分了多少张卡片,让她们按照颜色归类,把卡片上的字读出来……我自己觉得,一个游戏让孩子们认识了颜色、数字、字母、大小,还能找到自信,多值啊。

事实上,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候她们仅仅需要玩,需要开心,需要精神愉悦。我家的两妞儿喜欢和爸爸玩。他不但可以和她们玩儿,会耍赖,会偷懒,还会发明很多新鲜的规矩。

其实,陪孩子玩是一个考验智商、情商、注意力和体力的任务;陪孩子玩,更是取得孩子们的信任,让孩子们爱上父母的最好方式,没有之一。

父母子女,血缘让我们连在一起,无法分离。可是如果不提养育的恩情,仅仅作为一个人,我们的孩子会喜欢我们吗,会和我们亲近吗?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塑造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可是作为孩子,除了被动的迎接、承受和忍受父母的爱,孩子们会不会自己从心里觉得,父母是一个有趣、有价值、有威信,值得信任和尊重、让自己热爱的人呢?这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报刊文摘》)

猜你喜欢

教育性玩儿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色彩玩儿起来
玩儿火的画家
意外收获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战“痘”不能痘着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