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一小步,和谐一大步
——浅谈如何帮助不合群的孩子融入班集体

2017-01-30王慧慧

山西青年 2017年21期
关键词:合群共情班集体

王慧慧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121

共情一小步,和谐一大步
——浅谈如何帮助不合群的孩子融入班集体

王慧慧*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121

不合群的孩子是老师和家长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文明和谐班级建设的一大难题。这类学生不仅给家长老师造成压力,也让其他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合群的学生行为表现,大多数的原因是共情能力低下,为了帮助这一类孩子融入班级活动中,本文将具体阐述关于引导共情的方法,仅供参考。

不合群;共情能力;引导方法

几乎每个班集体都存在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独来独往,几乎没有朋友,不受同学欢迎与关注,他们基本上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个性孤僻或者执拗,在行为上通常有以下表现:喜欢搞破坏;消极配合老师或同学的要求;喜欢嘲笑或欺负他人或常被取笑被欺负;喜欢给家长或老师惹麻烦;容易生气;不愿分享;行为上可能带有攻击性等。这样一类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压力与阻碍。为了构建和谐融洽的班集体,营造活泼有序的班级氛围,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帮助不合群的孩子融入班集体中来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大部分不合群孩子出现以上的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共情能力低下,即同理心发展水平不够。所谓共情能力,即指理解和感受别人的能力。他是人际关系建立的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说,会“换位思考”能赢得更好的关系。良好的共情能力是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指标。共情能力较高的人通常会体会别人的情绪,体会别人的想法及别人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并做出共情的行为。例如,有人摔倒了,会主动去关心安慰。

一个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班集体需要这类学生不断努力做出改变,但更需要老师及周围其他人做出努力。面对不合群的孩子,班主任掌握培养共情能力的方法才是前提。以下的情况呈现出错误的不利于培养共情能力的沟通方式,班主任需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一、否认不合群孩子的感受

如:学生上体育课摔了一跤,疼得直哭。老师不应该说:“你要坚强一点,很快就会不疼了啊”,学生的感受其实更需要理解与安慰,而不是教导。

二、不回应、不在意、忽略不合群孩子的感受

如:学生着急过来告诉老师有人拿了他的橡皮,他很着急。老师不应该说:“你怎么没有把橡皮放好呢?”或者回应“知道了”

三、老师以成人的角度强加理解学生的感受

如: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可是孩子不会做在发呆,老师不应该说:“这道题这么简单,刚才讲过了,你怎么不会做呢?”

四、没有及时把握理解孩子有同理心行为的时刻

如:学生的铅笔掉到地上了,另一个孩子赶忙离开座位捡起来归还,此时老师不应该阻止捡铅笔的学生,认为他随意离开座位是不守秩序。因为捡铅笔的孩子的共情能力比较高,如果此刻阻止,会剥夺他展现同理心的机会,损坏了学生继续发展的共情能力的积极性。

五、诱导孩子做不理会他人的心情反应的行为,不采取任何行动来处理人际关系

如:当学生有情绪时,不是让他在一旁继续闹情绪,或者不管他进行冷处理。因为情绪需要共情被理解之后才能平复。

除了以上需要避免发生的状况外,建议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这一类不合群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促进这类学生能够主动表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感受他人的情绪,做出相应合情合理的反应,融入班级的集体活动中来。

首先,班主任应多在集体活动关注不合群学生的特定某种行为,引导学生使用描述个人情绪而非行为的方法来达到共情;

如:某个不合群的学生与他人发生冲突后哭泣扔东西发泄,班主任的教育引导的方式可以是:“某同学,你刚才是不是因为什么事情感到伤心了,所以才扔东西的?”;而不是说某某同学刚才因为什么事情扔东西了。强调内心的感受而不是他的某种行为,这样能引导班级其他学生学习这种情绪描述的方法,达到集体环境渗透共情能力的培养。多用精准的情绪词汇,如伤心、害怕、失望、委屈等描述感受的词语,描述的情绪越具体,就越能理解别人的感受,越不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其次,班主任要想表达对学生行为感受跟想法的理解,就要先展现自己能共情孩子的能力,以身示范;

如:举行集体活动时,不合群的学生不积极参加活动,被排斥参与时,老师可以这样与他沟通,来展现自己沟通的方式。老师应该先进行情绪描述:“你很难受是吗?你是担心他们都不喜欢你,还是你担心自己不会玩?”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以及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多用情绪类的词语描述,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多种场合中,老师应该多引导所有学生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用“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呢?”的话语来强化共情能力;

如:某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老师要借此机会引导共情方法来教育那些不合群的学生。可以请某个不合群的学生来谈谈如果他是答错问题的学生,听到有人笑自己,心理会有什么感受?相信多利用这样的机会来练习,学生的共情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老师要多鼓励学生产生共情的行为,多用“如果你是他,你会希望别人怎么来做呢?”“或者对比两种行为,你会选择怎么做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发展学生的同理心思维;

如:某学生值日时不小心把水弄到地上,导致别人摔跤了,被其他学生告状了。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问问不合群的孩子、洒水的学生、摔跤的学生等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那个不小心洒水的人,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那个摔跤的孩子,你希望别人能为你做什么呢?”“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看到别人来扶你还是在旁边笑你?”等换位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做出能共情的行为选择。

综上所述,不合群学生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学生,因此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就必须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共情能力。作为班主任,面对不合群的学生,要以身示范,用共情的沟通引导的方式,才能真正帮助不合群的学生及所有人,共创温馨的班集体。

D

A

1006-0049-(2017)21-0116-01

王慧慧(1987-),女,汉族,湖北黄石人,本科,任职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德育及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合群共情班集体
谈合群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爱我的班集体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漫画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