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教学探析

2017-01-29朱晓彤

山西青年 2017年22期
关键词:探析舞蹈教材

朱晓彤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教学探析

朱晓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学前教育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未来会从事幼师工作,琴棋书画、才艺表演、歌舞等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须要学会的特长内容范围。目前由于人们对于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是突出实践性和时序性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更是应该突出实践的教学过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探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的教学方法改革之路。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教学探析

学前教育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突出课程实施强调学习效果的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由于要涉及到舞蹈训练这种技能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因此,绝对不能单纯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只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全面的提升,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探究、勤于动手,才能让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更加生机勃勃。探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的教学方式,首先要了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才能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改善目前专业舞蹈教学相对僵化的现状。

一、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型的人才,而专业型人才在现代化教学改革要求的形势之下,需要能够有艺术才能和更高的艺术修养。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通常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为指导,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理论指导和教科书指导之下的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理论课的教学,从整体的课时安排来看,舞蹈教学的专业课课时相对较少,平均下来每周一到两节课。舞蹈教学本身是需要实训型的教学,因此对于这种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来说,每周两节课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训练时间不足,课后学生又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舞蹈技能和舞蹈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因此在未来很难胜任对儿童舞蹈教学工作。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教学往往是作为选修课,或者是副科目来进行学习,因此在教材方面和教学的重视程度方面略有不足,教材结构往往不是很合理,很多学生的教材都是借鉴艺术类学院的教材,就是在平常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材的选择并不很重视,而且在教学日常过程中对于教材的使用频率很低。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训练和舞蹈教材,应该鼓励使用校本自主教学,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目前比较匮乏,但是,舞蹈专业院校的教材或者中等师范学校的舞蹈教材,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儿童教育学习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从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角度入手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训练的专业化程度亟待提升,学校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教学老师的专业水平亟待提升,学校应该从师资力量提升的角度入手,不仅应该增加舞蹈教师的数量,而且应当提升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采用外聘的制度,寻求专业化的音乐舞蹈教师来进行舞蹈教学,同时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人才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增加对于舞蹈教学比例的投入和重视力度,因此就可以培养专门适用于专业舞蹈训练教学的舞蹈类教师人才,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将幼儿心理、幼儿舞蹈动作、舞编能力和课堂设计能力,与幼儿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连为一体。

(二)设置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程

课程的设置是学习和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不能简单地使用舞蹈专业的课程敷衍了事,而是应该结合幼儿教育心理和幼儿教育的实际特点,安排更加适用的舞蹈课程内容。学前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必须要满足学前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就是说舞蹈老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教学课堂上,怎样说话、怎样引导幼儿、怎样编排舞蹈动作和实行科学的教学计划,都是应该有一定依据的,而这个依据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对于舞蹈动作吸取的学习规律。

(三)因人制宜,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当然在舞蹈基础条件和动作掌握程度方面,不可能和专业化的舞蹈学生相比,尤其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舞蹈的行为艺术来说,毕竟学前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教育、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实现学前教育学生提升舞蹈水平的教学课堂中,一方面要注重技术性训练的实效性,另外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基础条件,并不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舞蹈动作方面精益求精,也要考虑到学前教育学生,在年龄和骨骼生长发育情况方面的实际特点。因此,对于舞蹈课程内容和舞蹈需要达到实际效果方面,应该更注重未来对于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说如何引导幼儿具有更好的舞蹈审美能力,引导幼儿对于舞蹈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是未来的幼师们所需要探讨的学习目的。

(四)建立起乐舞融和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际效果必然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对于舞蹈训练的实效性来说,必须要建立起一种感知和体验音乐、享受和了解舞蹈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实际上就是乐舞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指导学前教育学生,通过优美的具有节律性的肢体语言,达到感受自我显示形体之美的效果,了解舞蹈的气色之美和神韵,最终达到喜欢通过舞蹈来表达自身的内心情感,通过内外交融的方式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舞蹈学习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潜能和对于舞蹈技艺探求的欲望。

三、结束语

现在舞蹈教师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储备人才,突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使得教师在面临竞争之时能够胜不骄,败不馁,正确的面对学习,面对未来。

[1]邓桂.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策略探析[J/OL].体育科,2016,37(06):28-29.(2017-03-03)[2017-09-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171.G8.20170303.1149.028.htmlDOI:10.14038/j.cnki.tykj.2016.06.089.

[2]张蕾.舞蹈科学训练与保健损伤治疗研究[D].山西大学,2015.

[3]王九萍.体育舞蹈者韧性提升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4):72-73.[2017-09-0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3.24.057.

朱晓彤(1998-),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G712.4;J

A

1006-0049-(2017)22-0215-01

猜你喜欢

探析舞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VR阅读探析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