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唐英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成就

2017-01-29严兴民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教育专业委员会

艺术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唐英青花景德镇

□严兴民 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教育专业委员会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开创了景德镇个人陶瓷艺术创作的先河,他就是史上最杰出的督陶官唐英。唐英于雍正六年(1728)奉旨来到景德镇督陶,初到景德镇的唐英,对制瓷工艺一窍不通,往往维诺于工匠之意。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闭门谢客,苦心钻研,亲自参与陶瓷制作,终于成为制瓷业的行家里手。在长达二十多年的督陶生涯中,唐英亲手制作的传世作品有很多,其中既有供奉神灵的瓷器,也有自用或馈赠的瓷器。其艺术风格主要突出表现在工整和高雅两个方面。本文从督陶官唐英的自制陶瓷入手,分析唐英自制陶瓷的艺术特征,力图呈现其工雅相兼的陶瓷艺术成就。

一、唐英简介

唐英,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督陶官,他一生涉猎广泛,性情高雅,不仅著有诗文集和戏曲集,在书画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并拥有丰富的督陶经验、制瓷技艺和陶瓷理论知识,编撰了不少的陶瓷专著。在漫长的督陶生涯中,他成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

二、唐英陶瓷作品

乾隆五年(1740)十月一日,唐英制作唐英款青花缠枝纹花觚(3),高64.7厘米,口径26.7厘米,底径23.5厘米。撇口呈喇叭状,向上渐收,鼓腹开光,腹下渐次外撇,圈足。器身上下部绘缠枝莲,腹部开光内书青花楷书“养心殿总监造。钦命督理江西陶政,监管江南淮、宿、海三关,暨江西九江关湖口大孤塘等关税课,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兼佐领加五级,沈阳唐英敬制五供全分,虔献东直门外壩北长店村四道街东口天仙圣母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十月朔日”。

乾隆六年(1741),唐英制作青花莲纹烛台一对,高67厘米,现藏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器形高大,整个造型以倒体形底座竖立一柱,柱分多节,鼓突和内收交替变化,上有一盘,中立烛插。纹饰层次近二十层。足座上开光。供器成套有五件:香炉一、烛台二、花觚二,称为五供。它们原本一套,后分离被收藏在国内外。人们认为其为唐英特制的供器,记述清楚,纪年确切,甚为珍贵。

我们从上述的供器上可以看出,其器形非常规整、端庄,使用青花料,饰以传统的缠枝莲纹,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青花色料属高温釉下色料,历久弥新,永不褪色。传统的缠枝莲纹饰代表高洁,非常适用于神器供奉。此类器物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并达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

这些工整端庄的供奉瓷器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和唐英担任的职务分不开的。供奉祭祀历来是国家大事,君主大多都很重视。因为国祚绵长、社会安定是国家与君主的最高理想。乾隆帝也不例外,自然对供奉用的神器要求很严。唐英在乾隆二年(1737)以淮安关使并兼领窑务,遥领陶政。由于远离御窑厂,无法专司陶务,御窑烧造水平出现倒退现象。乾隆三年(1738)十月二十九日,唐英受到太监毛団、胡世杰、高玉传旨责备。在烧制供奉神器的过程中,唐英当然要精心设计制作了,这是获取君王信任的重要途径。

唐英一生涉猎甚广,尤喜作诗绘画,皆有很深的造诣,著有《陶人心语》《陶人心语续选》诗集。在督陶期间,江南的秀丽风光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上自由奔放。他经常泛舟昌江,外出郊游,或凭栏听风,或吟咏诗文,或品茗对论,或寻幽觅静。景德镇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不少的足迹,也给了他许多的创作灵感,他在景德镇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晚年,唐英常将自己的诗文表现在自制的陶瓷上。

他自制仿汝釉竹节诗文笔筒。笔筒呈竹节形,遍体施豆青釉,釉色青中泛绿。纹饰梅竹,或雕或绘,并题“截竹为筒”“月缕无瑕玉、风弹不调琴”“风过碧天摇风尾,雨余幽润洛龙孙”。款为“丙子仲夏沐斋制”。有“翰墨”“陶铸”“赏心”“芳铭”四枚图章。

从上述作品可以看出,唐英有着典型的文人、隐士情怀。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陶瓷领域,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督陶官,还开创了个人陶瓷艺术创作的先河,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珠山八友陶瓷艺术的兴起及在其影响下,景德镇今天的陶瓷艺术更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彩。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多年,不仅亲自参与陶瓷生产,“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息食者三年”,还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将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升华到理论上。唐英是我国古代督陶官中对陶瓷生产工艺加以理论化的第一人。其《陶冶图说》是对“古代制瓷工艺流程最完整的记录”,是陶瓷工艺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不朽著作。

猜你喜欢

唐英青花景德镇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序 言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青花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唐英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唐英的督陶经历与戏曲创作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