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探索创新
2017-01-29盖妍卉沈阳音乐学院
□盖妍卉 沈阳音乐学院
一、非专业小提琴教学现状分析
1.业余小提琴学习者基本功训练不够扎实
小提琴学习者众多,基本功不扎实是其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姿势不规范,对音准、节奏、声音要求比较松散,演奏缺乏完整性三个方面。
2.上课时间无法保证
受应试思想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下,小提琴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课时安排和进度成为较大的难题。学生练习时间不足,课时无法保证,仅凭教师上课的有限时间,学生难以取得进步。
3.教学模式趋于传统
小提琴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对基本功的扎实性要求较高,但目前仍然以“空弦—音阶—练习曲—乐曲”为主要教学模式,并以教师讲授为主,“过课”似乎成为学习小提琴的假象目标。
4.教师的要求标准不够高
为了满足水平较低、缺乏基础的学习者,教师不得不降低要求,在基本知识、技能层面“徘徊”。
二、小提琴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1.针对儿童阶段的学习者
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思维发达、创新能力最强的时期,儿童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这种新鲜感维持时间较短,因此对儿童的教学应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尝试用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
【案例1】跳格子,适用于一对一的上课模式
教师在地面画上格子,针对演奏难度较大的片段,学生演奏符合标准即可往前跳一个格子,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往前进,到达终点即可获得小奖品。
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难点,有效地加强了完成困难片段的能力。
【案例2】分小组比赛,适用于一对多的上课模式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同一乐曲的演奏,演奏合格人数多的小组为胜,得到奖励。对相同的片段可进行多轮比赛,适度均衡奖励学生。
这样能够督促学生在课下认真练习困难片段,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竞争意识。
2.针对业余爱好者
(1)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抛弃传统的先练技巧再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尝试在乐曲练习中直接训练学生技巧。这一方法减少了前期枯燥的磨炼,学生在乐曲练习中更有目标地逐步掌握技巧,大大节省了基本功的训练时间。与此同时,这种方法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标准的检验。
(2)学期汇报必不可少。舞台感受是学生进步的必要环境,教师应保证每年至少2次的汇报演出,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器乐比赛和展演,适当予以鼓励和褒奖,并在每次登台后都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总结,部署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一环节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练习质量,提升学生演奏水平,使学生积累更多演奏经验。
3.针对小提琴学习的专业人士
小提琴专业学生基本功相对扎实,他们的问题往往存在两个方面:技巧演奏的高度精准不够和舞台经验的匮乏。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在进行一对一教学的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好对问题的深度研讨。
(1)公开课教学:一人演奏,教师授课,多名学生在台下聆听学习。
(2)开授专项技巧的集体课学习,开展专项比赛,加强学生的学习深度,提高练习精准度,引导学生挑战自我,追求极限,在适当的竞争中扎实提高自身能力。例如,教师可举办克莱采尔第9课手指速度大赛、莫扎特回旋曲跳弓大赛、揉弦大赛、优质发音大赛等比赛。
(3)“镜子”教学法:以几个人为单位,每人演奏后由学生逐一点评表演者的优缺点,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解,互相比对学习,共同进步。
(4)增加短期阶段性汇报演出。期中、期末考试是学院的固定模式考试,教师可自行安排学生完成阶段性的作业,然后进行总结,使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中,要求速度为4分音符=180,要求学生在两周完成,并进行总结。
新时代的小提琴教学有独特的特点,教师应在学习者思维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业余教学,都需要教师掌握一个“度”,尤其是教学标准的要求,无论程度高低,都应给予学生较高的标准,带领学生评判演奏的优劣,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整改。学生在练习时,每个音、每一弓都应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出现“琴在人不在”的学习方式,做到“不优质,不继续”,最终将学习目的延伸到对音乐世界的畅想中。长此以往,学生的演奏水平必定会取得喜人的进步,欣赏水平和能力同样会得到提高,对学生艺术教育和素质的培养将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