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里看陕西三线建设
2017-01-29陈子平
文/陈子平
从档案里看陕西三线建设
文/陈子平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中,陕西省革委会办事组(全宗号文2-1目)档案起止时间1968年-1978年,档案数量414卷;陕西省革委会基本建设指挥部(全宗号文3-11目)档案起止时间1968年-1972年,档案数量174卷。这些档案虽然数量不多,但它真实地记录了陕西三线建设的全过程,是研究陕西三线建设不可缺少的第一手史料。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两党矛盾扩大到了两国关系领域,以至于后来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百万,大部分战略导弹指向我国几个大城市和重要军事设施,试图对我国正在建设的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美国也与我国周边不少国家结成反华同盟,对我国形成半月形包围圈。我国东北和沿海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美苏可携带核弹头的弹头的导弹打击范围之内,而西部地区则在美苏军事火力打击的范围之外。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三线建设中去。
三线是指内地长城、陇海线以南,京广线以西地区,包括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西、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
在内地进行“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平衡全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内地工业发展、促进内地经济开发的重大措施,但更多的则是为备战的需要。
在“文化大革命”的硝烟迷漫中国大地的时候,陕西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开始了。这场宏伟而壮丽的建设,从1965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历经15年。期间只有10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但由于国家重点投资和三秦儿女的努力,“三线”建设仍取得了显著成就。
根据全国总的战略布署,陕西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这是因为第一,陕西地处内陆腹地,又是我国东部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要道和门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陕西的地理特点,完全符合中央在内地大山区建设“三线”的要求,是按照“分散、靠山、隐蔽”原则进行“三线”建设的理想地方。第二,陕西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开发条件和建设前景。第三,经济建设有一定基础,经过“一五”、“二五”时期的建设,农业、商业、文教、科技、交通运输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为陕西进行“三线”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1966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三线”建设工作。1968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于同年8月14日,在生产组下设置了内地建设办公室,12月1日决定将内地建设办公室交省革委会“三线”建设指挥部领导,12月5日省革委会为加强“三线”建设的领导,决定成立基本建设指挥部。宝鸡、汉中、安康、咸阳、渭南、商洛、西安等“三线”建设任务比较重的地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基本建设指挥机构。
1969年4月,兰州军区召开了陕、甘、宁、青4省(区)“三线”建设座谈会,对陕西提出要求,适当发展关中、汉中地区;积极发展商洛、安康、陕北地区;重点发展以汉钢和特殊钢厂为中心的钢铁工业,以渭北黑腰带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和国防、机械、化工、电子、仪器、仪表工业;大力开发水利电力资源,相应地发展轻工业。
为贯彻落实兰州军区“三线”建设座谈会提出的规划设想,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于1969年4月29日下发了当年基本建设计划,除了安排上述项目外,特别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建设地段医院250个,还要以打歼灭战的方式完成9个地方“小三线”建设项目。1970年1月22日,省革委会召开各级领导干部大会,强调“三线”建设和军工生产要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年末又召开了“陕南地区三线建设问题座谈会”,提出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陕南三线建设,集中力量修建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同时确保汉中、安康两个地区1971年的农业生产有新增长。
70年代是陕西“三线”建设的高潮时期。这个时期全省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为161.39亿元,经过大规模的建设,改变了陕西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宝鸡、咸阳3个城市,而关中其它地区工业基础薄弱,陕西、陕北基本上空白的格局。由于建设项目重点向关中陇海铁路沿线、渭北和陕南伸展,加之新建的47个工矿区、镇中,分布在关中24个,陕南21个,陕北2个,汉中、韩城、渭南也变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形成了陕西工业的新格局,对于建设关中、开发陕南陕北,振兴陕西经济,发生了深远影响。
陕西“三线”建设刚开始起步,就遇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许多项目被迫停下来,全省525个“三线”建设项目仅完成30%。尽管经受了“文革”的干扰与破坏,陕西人民还不断克服极左影响,排除各种困难,仍使“三线”建设得以实施。从1965年开始,陕西每年都要动员工、农、兵、学、商各界几十万人参加和支援“三线”建设,在建设高峰期常年民工就达百万之多。另外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调集大批人员、技术力量、设备和物资,支援陕西“三线”建设,为“三线”建设奉献了聪明才智,洒下了辛勤劳动的汗水,陕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陕西“三线”建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下,克服“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
交通运输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尽快适应备战和工农业发展,“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陕西的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建设给予重点投资。全省先后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3.1亿元,正线铺轨里程1009公里,交付营运里程887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510公里。这一时期建成的铁路线路主要有:阳(平关)安(康)线、西(安)韩(城)线、梅(家坪)七(里镇)线和跨省区的襄(樊)渝(重庆)线铁路陕西段。另外,还完成宝成铁路电气化工程和陇海铁路西宝线复线工程。公路建设修通了西(西安)万(四川省万源县)、周(周至县)洋(洋县)、兰(兰州)宜(宜川县)3 条公路干线外,关中、陕南各县公路建设发展很快。1966年至197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8104公里。
能源工业得到很快发展。能源工业作为“三线”建设的先行行业,自然得到了重点投资。煤炭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1966年至1979年为适应“三线”建设开步实施的需要,从1965年的394万吨,增长到1970年674万吨,增长71.9%。这一时期投产矿井25处,设计能力1194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产矿井最多时期。到1980年原煤产量达到1792万吨,陕西煤炭工业基地基本形成,不仅能够满足本省的需要,而且开始向外省市调运出售。电力工业从1966年到1979年间,先后建成秦岭(一期)、韩城、渭河、略阳4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和石泉、石门两个水力发电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2.5万千瓦,发电量从1966年的18.3亿千瓦小时增长到1979年的71.3亿千瓦小时,增长2.89倍。在这同时,还动工架设了西起甘肃刘家峡水电站,东至陕西眉县汤峪,全长534公里,输电能力42万千瓦,是国内这一时期距离最长、电压最高、输电量最大、国内第一条33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在超高压技术、制造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建设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等方面有了重大发展。除此而外还建成了石泉县至西安市枣园的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有了很大增强。“三线”建设时期即“三五”“四五”时期,根据中央的部署,在陕西开展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从1965年到1976年,国家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累计投资23.5亿元,建成国防企业事业单位128个,其中生产企业61个,专业研究所26个,物资站、库9个,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6所,医院6所,其它事业单位20个,拥有固定资产47亿元,各种设备3900台,职工24.5万多人,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航空工业发展很快。航空工业经过“三线”建设,基本上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辅机和专业化组件、部件制造以及航空科研教育在内的航空工业基地,拥有比较完整的科研试验手段和实力较强的科研,设计与生产能力。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在“三线”建设时期逐步配套,形成综合能力,成为能够生产中小型飞机的大型联合企业。“三线”建设时期在陕南兴建的大型运输飞机制造公司(即012基地),是我国唯一的大型运输机“运八”生产基地。航天工业在“三线”建设时期,特别是在1966年到1975年的10年间,国家在蓝田、凤县、临潼、长安、户县、西安等地先后建设了063、067基地,下属15个大中型工业项目,形成了科研、设计、试制、生产的完整体系,成为我国航天工业的一个重要基地,为我国卫星上天,导弹发射,电视卫星接收、转播做了重要贡献。电子工业从1966年到1975年相继在宝鸡、商洛等地投资兴建了26个电子工业项目,加上地方投资建设的30多个小型电子工业企业,形成了从元件、器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体系,使国家规划在陕西建立电子工业基地的设想基本实现。核工业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了核原料地质勘探、矿山开采、核工业控制设备、测试仪表、高压容器的研制、生产能力,为我国多次进行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导弹的发射和水下潜艇导弹的试验做出了重要贡献。兵器工业先后建成了渭阳柴油机厂、朝阳仪器厂和6个研究所,加上陕西地方投资建设的前进机械厂等6个地方兵器企业,使陕西具备了从研究到设计、试制、批量生产各种常规兵器的能力,成为我国兵器工业的重要基地。船舶工业经过“三线”建设从无到有,得到一定发展,已具有生产中速柴油发动机和鱼雷仪器、仪表的能力。
民用机械有了新的发展。1966年到1979年,全省民用机械工业总投资达12.8亿元,先后开工建设的项目有30多个,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20个,新增了一批精密机床、大型锻压设备、大型工程机械以及汽车、拖拉机制造能力,使陕西的机械工基本上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产品面向全国的生产体系。
冶金工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为了改变陕西冶金工业的落后面貌,兴建了一批冶金工业,主要有略阳钢铁厂、陕西焦化厂、西北耐火材料厂、陕西精密合金厂等。新增生产能力有:铁矿开采74万吨,炼焦36万吨,炼铁26.1万吨,炼钢15.3万吨,精轧钢17.1万吨,陕西的钢铁工业基础这个时期奠定。有色金属工业在这个时期兴建了宝鸡有色金属加工,该厂总投资2.3亿多元,1965年动工,1970年建成投产,能加工生产钛、锆、钼、铌、钨、鉏等多种稀有金属及合金材料,规格品种达500多个,畅销欧美及香港地区,现在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金堆城钼业公司是“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我国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和研究中心,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建成的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已形成年生产单晶硅5400公斤、多晶硅1.5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地方投资建设的八一铜矿和潼关金矿,分别形成铜采选18.15万吨、金采选8.25万吨的生产能力。
建材工业有较大发展。“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3.1亿元,先后建成了延河水泥机械厂,该厂所生产的专业配件和水泥机械设备供应全国近300多个水泥厂,成为全国影响较大的企业之一。兴平玻璃纤维厂是由天津迁建而成的,投资2573万元,建成了无碱、中碱和特种玻璃纤维生产线。为适应“三线”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70年代初全省扩建和新建了新川水泥厂、铜川市水泥厂等一批中小型水泥企业。同一时期,国家还投资扩建耀县水泥厂4号窑,陕西改建了两个小平板玻璃厂,还建设了大理石、水磨石等建筑装饰石材等厂、矿,基本上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建材工业体系。
化学工业也有所发展。这个时期兴建了兴平化肥厂、陕西化肥厂、红星化肥厂、西安化工厂、宝鸡氮肥厂、西北第二合成药厂和金家河磷矿等。各地相继建成小氮肥厂3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累计形成各类化肥生产能力100万吨。
轻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三线”建设时期,陕西轻工业建设投资很少,为改变陕西轻工业的落后状况,国家从上海等地迁建了陕西缝纫机厂、西安红旗手表厂,新建和扩建了第一钟表机械厂、西安钟表元件厂、宝鸡五一造纸厂、西安造纸机械厂、风雷仪表厂、陕西造纸网厂和西安宝石轴承厂等大中型企业,填补了陕西轻工业的一些空白。到“三线”建设结束时,全省轻工业总产值达到13.8亿元。特别是西安红旗手表厂、西安钟表元件厂、钟表机械厂、钟表研究所和宝石轴承厂等项目的迁建和新建,使陕西的钟表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从科研到生产的完整体系,成为全国五大钟表重点产区之一。
农业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长期以来,陕西的农业基础条件一直很差。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三线”建设时期,在这方面给了较多的投资。“三五”、“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达8.1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宝鸡峡灌区、冯家山水库、王窑水库、石头河水库、石门水库、东雷抽黄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和一大批小型水利项目。宝鸡峡引渭工程是这一时期建成的最大水利工程,总引水能力为115立方米/秒,共有总干渠和干渠6条,灌溉关中西部渭北13个县(区)的300万亩农田。历史上干旱缺雨的渭北旱原,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经过10多年的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25.5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由1965年的14.5%提高到1975年的30.2%。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精心抓水利建设,至今陕西人民是称赞的。
农业机械的生产和使用有了新的进展,先后建成了陕西手扶拖拉机厂等骨干企业和一批地市、县农机修造厂,形成了年产12000台手扶拖拉机和批量生产播种机、粉碎机、铡草机、脱粒机等上百种农机产品的能力。到1975年,全省农业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162台,联合收割机、碾米机、磨粉机、榨油机、农用载重汽车等都有了数倍或成10倍增长。全省机耕面积达到1621.5万亩,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化肥、农药开始广泛使用,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得到有效防治。这个时期,由于3个大中型化肥厂、30个小氮肥厂和一批中小型农药厂的建成,每亩农田平均施用化肥量达到9.2斤,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单产的提高。
营造防护林带进展比较快。在府谷、神木、佳县、靖边、定边等县的67个公社,总长950公里的长城沿线,营造了3条大型防风固沙骨干林带,面积达41万亩,加上过去历年造的林,使东西长420公里、宽12-126公里的沙漠区域里,出现了许多大小绿洲。对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平衡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开辟新的农业生产领域,提高产量,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畜牧业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除役用大牲畜头数发展较缓慢外,生猪增长了114%,羊达到594.2万只,成为全国的奶山羊基地之一。
三线建设在陕西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虽然遭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但由于国家重点投资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三线建设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陕西的经济格局,对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档案馆)